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45948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 一、 1.读观潮第三、四自然段回答问题。(1)给下列文段括号内用“”选出合适的词语。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欢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卧 横跨)江面。(2)我能写近义词。顿时( )犹如( )颤动( )逐渐( )(3)依照课文例子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例:山崩地裂 ( )( )( )(4)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5)从第一段话中的“ ”“ ”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 热情之高。(6)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 。(只填

2、序号)景象非常壮观 所听到的声音所看到的样子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 (7)“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 :说明 (8)短文中第二段话是按照 从( )到( )的顺序写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 2.读课文鸟的天堂倒数第一二三自然段回答问题。(1)写出文中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2)按文中内容填空。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 和 多。“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没有 _,而是 。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 。(把序号填在横上。)对大榕

3、树的称呼 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3)根据课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静寂( )兴奋( )应接不暇( )(4)写出文中的拟人句:(5)写缩句: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6)在百鸟争鸣中为何单独写画眉鸟的叫声? 二、 1.读爬山虎的脚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回答问题。(1)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在后面。(2)写出句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均匀( )拂过( )舒服( )(3)第二自然段主要写爬山虎的 ,从 和 两个方面来写。(4)作者分别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地描写的。形状:我是从 等词语感受到的。动作:我是从 等词语感受到的。颜色:我是从 等词语感受到的。(

4、5)写出第三自然段中比喻句:写出第四自然段中比喻句:2.读蟋蟀的住宅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1)这段话共有( )句,主要写 ( )。(2)文中的“它们”是指 ( ),“随遇而安”的意思是( )。这段中哪些语句具体说明这句话的意思。( )(3)这段话用了( )说明方法。(4)蟋蟀选择的住址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5)读第五、六自然段回答问题。 请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并写下来。( )-( )( )-( ) 我还会写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安静( )简朴( )简单( )照样写句子。例: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6)写蟋蟀的洞穴是按从( )到(

5、 )的顺序写的。(7)我们之所以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是因为(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蟋蟀的住宅在( )上,出口的地方总有( ), 就像( )。门口很( ),内部墙壁很( )。整个住所 ( )。三 、 1.阅读课文巨人的花园回答问题。(1)第一自然段主要写巨人 。(2)文中“那里”指的是 (3)第二句话按 的顺序写的,依次描写了 和 这些景物,表现了花园 的特点。(4)读第79自然段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喧闹-( )训斥-( )写反义词。隆冬( )孤独( )荒凉( )漫长( ) 当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他看到了什么? 是 (谁)使巨人终于明白了 (5)读完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6、? 2.去年的树第1517自然段回答问题。(1)这一段话中和眼睛有关的词语是( )、( )、( )。(2)我发现这几句话中用了两个“看了一会儿”。第一个看仿佛在说:第二个看仿佛在说:两个“看”饱含了鸟儿对树的无比的深情和留恋。(3)我知道小鸟唱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是因为 。四、 1.阅读白鹅第2、3自然段回答问题。(1)这两个自然段的关系是( )(选填序号)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第三自然段写了鹅的叫声( )的特点。第三自然段还采用了 ( )写法突出鹅的叫声这一特点。(选填序号)A 、比喻 B、对比 C、排比 (3)写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养鹅等于养狗? (4)在下列句中填上含有

7、“然”的词语。凡有生客进来,鹅( )厉声叫嚣,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 狗,( )如此。今天( )下着雨,已经下了快一个星期了,天气( )没有一点转晴的迹象。(5)读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既是全文的( )句,又是( )句,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2.读猫第1自然段, 回答问题。(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猫的老实,表现在:贪玩表现在:尽职又表现在:(3)造句。任凭也 :非不可 :(4)找出本段的反问句,把它改成陈述句。(5)“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换一 种说法。(6)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既老实又( ),既贪玩又(

8、), 既胆小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 )。(7)判断,对的打“”,错的打“”。猫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 )“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说明猫是一位画家。( )五、 1.读长城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1)修筑在八达岭上的这一段长城,特点是:(2)以下建筑有什么作用。垛子:城台:(3)近义词:坚固( )反义词:平整( )(4)读句子,选择恰当的汉字(在正确答案上划“”)。这样气(魄 魂)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 厉)史上是一个伟 大的奇迹。这一段长城修在八达岭上,高大(坚 艰)固,是用(巨 具)条 石和城(砖 专)筑成的。(5)照课文原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在长

9、城上,( )着脚下的方砖,( )着墙上的条石, 很( )地想起了古代修筑长城的人们。长城的东头是( ),西头是( ),长( )多里。(6)读一读,选一选,正确画“ ”。你答应 (yn yn)别人的事,就应 (yn yn)该做到。这数(sh sh)不清的条石,全是靠无数(sh sh)的肩膀抬 上来的。要把这么重(zhn zhn)的条石抬上山,真是困难重重(zhn chn )(7)选一选正确的解释,填一填序号。自然界 理所当然 自由发展 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秘密。( )站在长城上,很自然 地就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既然你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就听其自然吧。( )(8)“

10、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使用( )说明方法。2.读颐和园第二、三、四自然段。(1)第二自然段写了长廊的 和 两个特点。(2)写出课文中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的过渡句。(3)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这段话中,作者写了( )、( )、( )、( )、( )、( )、( )、( )的景物,最详细写的是( ),它的特点一是“静”,作者用“( )”来比喻它;二是“绿”,作者用“( )”来比喻它。(4)理解文中的句子填空。1)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这句运用( )的方法,突出长廊( )的特点。2)一座八角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个三层建

11、筑是( )。作者抓住了( )和( )两个方面来写这个三层建筑。(5)读完了颐和园片段,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 )吸引了我。(6)课文中第四段景物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7)“掩映”一词说明什么?对的打“” 1)绿树十分茂盛,看不见其它景物。( )2)绿树十分茂盛,只能看见景物的一角。( )(8)写出文中词语的反义词:隐约( )古老( )近义词:耸立( )隐隐约约( )(9)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长廊 ( )的栏杆 ( )的杨柳 ( )的公园 ( )的宫殿 ( )的城楼 (10)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内容。“爽”字的音序是( ),部首是( ),“爽”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率直、痛快;舒服

12、;明朗,清亮。在“神情气爽”一词中“爽”字应取第( )种解释。在“豪爽”一词中“爽”字应取第( )种解释。“垂”字的音序是( ),部首是( ),“垂”字共有( )笔, 第四笔是( )。“垂”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将近;东西的一头向下;流传。在“倒垂”一词中“垂”字的意思是( )。在“永垂不朽”一词中“垂”的意思是( )。(11)从万寿山下往下望,作者依次写到的景色有( )、( )、 ( ),是按照从( )到( )的顺序来写的。(12)“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一句中“滑过”改成“划过”好吗?为什么? 六、 1.读搭石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1)文中的“理所当然”指的是:(2)造句:如果就 (3)经常到山里的人,见过几种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 (5)课文围绕( ),不仅写了( )美,还写了( )。2.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最后自然段。(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生命桥:。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