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457913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化市江埔街大江路公共租赁住房工程 支撑梁拆除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目 录1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3第一节 编制依据3第二章 工程概况4第三章 施工部署6第一节 施工准备计划6第二节 方案选定6第三节 拆除条件7第四章 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9第五章 安全技术措施18第六章 文明施工措施20第一节 管理制度20第二节 检查措施20第七章 主要施工机械和人员选用计划22第八章 进度控制措施23第一节 目标23第二节 进度控制的方法23第三节 强化进度计划管理23第四节 施工进度的控制23第五节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24第九章 安全保证措施26第一节 安全保证体系26第二节 安全生产职责26第三节

2、危险源辨识30第四节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31第五节 施工场地的安全管理32第十章 应急预案35第一节 应急救援组织与联络电话35第二节 应急救援职责35第三节 应急救援工作和报告程序35第四节 事故应急救援电话36第五节 突发事故发生应急处理方法36第六节 急救技术及常备药品37一、急救技术37二、 常备药品38第七节 各种应急处理措施38一、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措施39二、 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措施39三、 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措施41四、 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措施42五、 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42六、 火灾事故的应急措施43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本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按照业主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3、。并在人员、机械、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部署的原则下进行编制。我公司对此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高度重视,召集了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有丰富管理及施工经验的人员,在经过实地勘察,明确工程特点、充分了解施工环境、准确把握业主要求的前提下,成立编制专题小组,集思广议、博采众长,力求本方案切合工程实际,思路先进,可操作性强。第一节 编制依据一、 基坑支护施工图。二、 我公司的技术、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及管理制度。三、 广州市拆卸工程施工管理细则。四、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五、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

4、1)。第二章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从化市江埔街大江路公共租赁住房工程建设单位:从化市住房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计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1 .建筑设计概况从化市江埔街大江路公共租赁住房工程是两栋,其中1#楼为地上14层,2#楼地上为16层,地下为2层(局部为1层),1#楼高为42.15m, ,2#楼高为47.95m.。上部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25774.8,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7481.1。建筑主要特征表:建筑类型民用建筑(居住 公建)备注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三

5、类 50年耐火等级二类二级防水等级地下室防水二级,屋面为一级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裂度6度主要结构选型剪力墙框架结构、筏板基础建筑层数地下2层,地上14/16层总高度47.95m建筑基底面积约4700m建筑总面积1# 楼9790.5,2#楼8452.2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12 m,基坑短边长约65m,长边约79m,总周长300m。基坑支护方式:鉴于上述基坑与周边建筑(构)物的关系、场地的地层特点及基坑挖深关系,基坑支护采用800厚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作为挡土、止水结构体,内部采用两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和腰梁支撑,分别支撑于标高-1m和-4.8m位置。本工程支撑梁和腰梁采

6、用静力法拆除,总工程量约计1000 m 3,各支撑梁、腰梁的规格和施工总长度见下表:名称最大跨度(m)规格(m)支撑主梁170.8*0.8次梁60.6*0.8腰梁1.2*1第三章 施工部署第一节 施工准备计划技术准备方面,首先必须认真做好实地勘察工作,对所拆除的构筑物结构情况都必须有较为详细的了解; 在对所拆除的构筑物结构进行细致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拆除措施;对临近建(构)筑物,根据现场情况做好各项保护措施;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

7、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拆除支撑时做好对主体梁板的产品保护措施,由于每层支撑梁与相应楼板高度相差较大,在支撑梁拆除前必须在已浇筑的混凝土楼板上面铺设木模板,覆盖每道支撑梁外扩4m范围,以便施工操作、行走。第二节 方案选定一、 控制目标:控制施工范围,确保周围建筑及设施的安全。控制施工时间,尽量不扰民、少扰民。控制粉尘飞石, 确保人员安全。控制施工噪声, 尽可能减少噪声。二、 方案选取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现场环境复杂,而且高空作业,必须做好充分施工准备工作,全面规划,合理部署,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措施,妥善安排力量,精心组织施工,确保拆除工程按期、按质完

8、成。本工程拟采取风炮机拆除,在钢筋密集用风炮机难以拆除的情况下静力破碎+风炮机拆除法。三、 施工组织安排1、按总包单位与设计的程序安排,配合主体结构的施工进度划分区域,分块、逐段、逐根进行拆除。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拆除支撑梁采取从北向南,先拆除八角撑后主撑的方式进行,当总包单位钢筋混凝土梁板达到养护期后开始拆除,因此第二道支撑、腰梁的拆除工期需8天,第一道支撑、腰梁的拆除工期需1012天;清运钢筋混凝土块工作在实施拆除的第二天即开始同步进行,使混凝土块粒径小于40厘米,支撑、腰梁破碎结束后采用反斗车结合人力斗车运至已浇筑的楼板面靠近基坑边车辆出入口的位置堆放,在工地大门口处用加长挖掘机直接装

9、车外运出去,清运工作在破碎结束后23天完成。2、支撑、腰梁拆除时,先拆除联系撑、角撑、对撑再拆除腰梁,使原支撑的应力按要求逐步均衡释放。3、拆除时,甲方及监理部门,可进行监测,发现情况及时联系研究,以确保在安全前提下完成支撑拆除工程。4、每天的静力破碎时间,根据协调会上各单位负责人协商后确定,破碎前作好安民告示工作和做好警示以及控制范围工作。第三节 拆除条件一、支撑梁拆除的技术条件 根据“先撑后拆”的设计院要求,要拆除第二、第一道内支撑梁前,拆除进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按照地下结构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拆除必须满足下述技术要求,放可开始拆除工作。 第二道支撑拆除条件:1)基础浇捣完成,并经养护后混

10、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2)第二道内支撑梁以下混凝土结构梁、板墙柱,换撑板已施工完成,并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3)第二道内支撑梁以下混凝土外墙与支护连续墙之间的已按设计要求回填料进行回填。 第一道支撑拆除条件 1)第一道支撑梁以下的混凝土结构梁板柱墙换撑板等已施工完成,混凝土结构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的75%;2) 第一道内支撑梁以下混凝土外墙与支护连续墙之间的已按设计要求回填料进行回填。二、 拆除顺序 先撑后拆,先拆板,再到次梁,其后主梁,然后腰梁。先拆第二道支撑,再拆第一道支撑。第四章 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一、风炮机拆除 1、技术准备:1.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

11、技术规范、标准、工艺规程。1.2按设计及施工规范,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1.3对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作业和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1.4拆除混凝土支撑前,应将支撑梁附着物体清理干净,对上一层支撑梁上残留的混凝土垫层、模板、油毡亦认真清理,防止落物造成二次伤害。2、施工机械准备 2.1配备4台空压机、4台炮头机用于凿碎混凝土支撑梁。 2.2配备2台装载机专门装运破碎混凝土块。3、劳动力准备 配备13名工人进行支撑拆除工作。4、施工现场要求 4.1做好塔吊的维修工作,保证能连续吊运拆除的混凝土碎块。 4.3由电工在支撑梁拆除区域,设置专用配电箱,并对电箱设置防雨防潮设施。 4.

12、4基坑降水管线、电缆线均应布排整齐、固定牢固,并由专人检查,拥有良好的作业状况。5、施工工艺本工程支撑梁拆除顺序与底板基础混凝土浇捣区块顺序相同,即从西北东北西南东南的次序进行。施工工艺:支撑设临时观测点人员机械就位先凿开斜向主撑梁两端与冠梁(腰梁)交接处观察基坑变形情况拆混凝土支撑作业清运破碎混凝土块。5.1内支撑的拆除与地下室结构施工交叉进行,在支撑的拆除区内必须严格按支撑设计时已考虑的各种工况逐步进行,必须严格执行“先撑后拆”的原则。5.2第二道支撑拆除时,应先将支撑梁与腰梁分离,观察位移情况。开始不易开口太大,控制在5cm以内作业,然后按先拆连系次梁,后拆主撑梁的方法,分段凿除,利用塔

13、吊吊运等方法拆除水平内支撑。5.3混凝土支撑拆除时,应由外向内逐步分条分段进行,不得从中间多处同时拆除作业。拆除速度以每天拆除12条纵向支撑为宜,防止支护结构因拆撑过快造成内力突变产生过大位移(此原则亦适用其他作业区)。5.4第一道支撑梁拆除时,一定要保证楼板与围护桩之间回填,与地下一层楼板强度达到设计的75%后,方可进行拆除工作。5.5板式传力梁主筋应和围护桩主筋焊接,另一端按受拉要求锚入地下室外墙板不小于30d。5.6后浇带位置在支撑拆除前,应预埋相应的传力构件。做好换撑处理及混凝土传力带的设置,是保证各作业区拆除支撑梁的前提。5.7一、二道路支撑拆除时的注意点 5.7.1拆撑期间,项目部

14、应提请基坑监测单位加强对围护体和周围建筑物的监测。 5.7.2支撑拆除采用机械结合人工破障,钢筋、混凝土等碎块由塔吊吊至地面装车外运。 5.7.3沿纵向主撑梁、连系梁每段对称拆除,对梁长中部及立柱两端1米处必要时可设型钢临时支顶,防止支撑梁下落造成基础柱插筋变形。 5.7.4对第二道支撑的格构立柱节点,不得全部凿完,外围保留30cm。支撑梁内钢筋采用氧气焰进行切割,严禁用炮头机强行打断,防止节点破坏。 5.7.5为保护混凝土质量,在拆除支撑梁时,可由专人采用旧模板在梁的投影下衬垫,防止砸坏面层。 5.7.6对于已拆墙体及后浇带暴露钢筋部位,亦应以较坚韧的遮盖物进行保护。6、安全施工技术措施6.1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操作规程和本专项施工方案。6.2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上岗,爬高必须系安全带。拆除作业时严禁人员位于支撑梁下。6.3接受建设、监理及治安部门对现场质量、治安、环保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6.4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主电线路必须由专职电工负责。移运性用电设备必须用电缆供电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其他任何人不得随意推拉闸刀。6.5现场照明灯具的架设高度要符合有关安全规程的要求,不低于2.5米。6.6在拆除区域设置临时警戒线,并由专人负责看护,闲人不得进入。6.7经常与监测单位联系,了解拆除内撑作业期间支护体系后土体水平位移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