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复习资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45680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对外汉语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复习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填空10,名词解释5,简答,论述,教案。一、 习得、学习、对比、偏误、中介语、字本位教学法(名词解释、代表人物、理论)习得: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语言。这种没有非常明确的语言学习意识的获得,通常称为习得。学习: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下,有专门的老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通过讲练等环节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去获得语言,通常称为学习或习得。掌握第二语言主要是通过“学得”,而通常不能单靠“习得”。 字本位教学法:以字为汉语教学的基本结构单位,认为字是汉语教学的起点,突出体现在字的书写,字的理解,字的扩展

2、的三个环节上,法国白乐桑先生倡导“字本位”的伦理,其代表作是汉语语言文字启蒙。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目的语系统,该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与母语和目的语两者都不相同,是一支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不断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理论指导下的偏误分析的研究,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是从鲁健骥于1984年发表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一文开始的。对比分析:是把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测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所可能造成的影响,即第二语言学习者干扰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取相应的预防

3、性措施。 偏误分析: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偏误产生的原因,某种偏误产生的阶段性,等等。偏误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使第二语言教学更有针对性。第一语言 :指一个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 :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或多种语言。 母语 :指的是本国的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的是外国的语言。 第一语言和母语不能等同; 第二语言也不能和外语等同 目的语 :是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六种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及其理论基础。 又称“翻译法”、“传

4、统法”、“古典法”。它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重在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代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1、语言学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 2、心理学基础:18世纪德国的官能心理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征1、以培养读写书面语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的教学。 2、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 3、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4、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容所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5、阅读领先,注重原文,阅读文学名著。语法翻译法的评价1、主要优点 1)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

5、阅读和翻译水平较高,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 2)采用母语讲授,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还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2.主要缺点(1)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2)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忽视语言技能的训练;(3)教学容过深过难(指经典文学作品),教学过程比较枯燥;(4)过分依赖母语教学和翻译手段,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思维和交际的能力;(5)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少实践机会,课堂气氛沉闷。直接法及其理论基础也称“反语法翻译法”、“改革法”、“现代法”、“自然法”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西欧,这是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的教学法。它主以口语教学为

6、基础,按幼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 1、语言学基础:当时发展起来的语音学和科学的连贯语法 2、教育学基础:夸美纽斯等人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3、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刺激反应”的观点代表人物有德国人贝力子(M.Berlitz)、丹麦人叶斯珀森、英国人帕默和韦斯特等人。直接法的主要特征1、直接联系原则 2、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 3、以模仿为主的原则 4、句本位原则 5、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的原则直接法的评价1、主要优点:(1)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 (2)强调直接运用目的语进行教和学;(3)注重语言实践

7、,多说多练;(4)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加深学生的感知印象。2.主要缺点:(1)用第一语言教学的教授方法来讲授第二语言,忽视了第二语言教学的特殊性;(2)排斥母语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3)一系列的句型模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对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5)对教师的言语技能要求太高。直接法的实例:德国贝力子外语学校 法国古安的系列法听说法及其理论基础又称“口语法”、“句型法”、“结构法”、“军队教学法”。这是一种强调通过反复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法。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产生。代表人物是弗里斯、拉多。1、语言学理论基础: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2、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

8、反应论。听说法的主要特征1、听说领先。 2、反复操练,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7、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影、电视等,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刺激。听说法的评价1、主要优点 :(1)以口语为中心,以培养听说能力为主;(2)强调句型的训练,创造了一套通过句型操练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方法;(3)限制使用母语但不排斥母语的作用;(4)通过母语和外语对比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5)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进行教学。 2.主要缺点:(1)强调听说,忽视读写;(2)听说是枯燥的机械性操作;(3)

9、句型操练脱离语境,不利于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听说法代表性的教材:英语900句。 视听法及其理论基础又称“圣克卢法”、“整体结构法”。 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法国。它强调在一定的情景中视觉(图片影视)感知与听觉(录音)感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代表人物是古布里纳和古根汉。 1、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2、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 (二)视听法的主要特征1、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 2、语言和情景紧密结合。 3、整体结构感知。 4、重视口语教学;重视句型教学。5、排除母语和文字作为中介:直接用外语进行释义和练习。(三)视听法的评价1、主要优点: (1)调动了视觉、听觉等

10、多种感官的功能,有利于培养语感;(2)直接建立外语和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思维的能力。2、 主要缺点 (1)过分强调整体结构,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训练,缺少分析和归纳规则性的东西,有碍于理解和运用外语;(2)忽视书面语的作用,人为地割断了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联系。英语教学中运用视听法的典型教材,如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认知法及其理论基础又叫“认知符号法”(cognitive-code approach), 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J.B.Carroll)。 认知法主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按照认知规律,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

11、,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言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这种教学法是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而产生的。 1、语言学理论基础: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 2、心理学基础:认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发现学习理论等 3、教育学原则:学生中心论 认知法的主要特征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自学。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适当使用母语。 5、正确对待学习者的语言错误,给予有分析的指导。 6、广泛运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有助于创造语言环境,使外语教学情景化、交际化。1、优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有意义的

12、学习和有意义的训练,注重理解。 2、缺点:认知法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充实交际法及其理论基础又称“交际语言教学”、功能法、“意念功能法”。它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交际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西欧共同体国家,中心在英国,创始人为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代表人物还有英国的语言教育家亚历山大、威多森,荷兰的埃克等。运用交际法编写出的最有名的教材是跟我学(Follow Me)。 1、语言学理论基础:社会语言学2、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语言学 交际法一反其他教学法以语法或句型结构为纲

13、的传统做法,明确提出以功能意念为纲。功能是用语言做事,完成一定的交际行为。意念指功能作用的对象,也就是功能的具体容,常用来回答“什么”、“谁”的问题。 功能、普通意念、特殊意念是交际的三大要素。 交际法的主要特征1、以培养交际功能为宗旨。 2、以功能和意念为纲。 3、教学过程交际化。 4、以话语为教学的基本单位。 5、单项技能训练与综合性技能训练相结合。 6、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 7、基本目的语和专业目的语兼顾。 8、按话题螺旋式安排语言材料。 1、主要优点:(1)博采众长,吸取了多种教学法的长处,并注意克服它们的缺点。(2)培养交际能力是其根本目标;(3)提出功能意念畴,突破了

14、以语言结构为纲的传统观念;(4)以话语为教学单位代替“句本位”的传统做法;(5)以一种全新的观点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2、主要缺点(1)科学地对功能和意念项目进行确定、分类和排序,还是有待解决的问题。(2)语言功能和语言结构在教学中的结合是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3)课堂教学交际化难以真正做到。 (4)交际法在教学容和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带来了教师培训、教材编写、测试评估等一系列新问题。 (5)允许学习者犯错误不等于对学习者的错误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二、(1)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原则1)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A、目标明确:用汉语交际;B、两个教学阶段。 2)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特点进行教学

15、的原则:3)不同的教学阶段与不同的教学目标相互适应原则A、简化音系教学 P367,B、循序渐进4)大量操练实践的原则 A、以技能训练为主,知识讲解为辅;B、自觉模仿,勤于实践。(2)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原则1)要认真掌握每一个词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 2)词的教学应与句子教学相结合,在一定的语境中掌握词汇3)利用词的聚合和组合关系在系统中学习词4)掌握汉语构词法,重视语素教学,词与字(语素)教学相结合 5)不同的言语技能对词的掌握有不同的要求 6)加强词汇的重现与复习,减少遗忘 (3)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原则1、通过语言对比突出语法的重点和难点 2、从句型入手,句型操练与语法知识的归纳相结合。3、由句子扩大到话语4、语法结构的教学与语义、语用和功能的教学相结合5、精讲多练,以练习为主 6、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安排语法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