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453077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深圳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深圳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深圳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深圳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8日)引 言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是民生净福利的有效载体和生动形式。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 2009年8月17日,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意见(深发200910号),提出了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

2、。2010年5月23日,市委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目标和通过“高水平旅游会展业”打造“国际消费城市”的要求。为了实现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深圳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出境游集散地的地位,合理安排旅游资源,统筹产业布局和建设项目,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决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3、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重点对“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旅游业发展做出战略性安排,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分析发展基础后,提出了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进一步拓展本市旅游业的优势和潜力,扩大产业规模,提升行业质量的措施和策略,提出了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以确保在“十二五”期间及更长时期内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第一章 旅游业的发展基础与发展形势 一、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深圳旅游业经受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甲型H1N1流感等影响,但充分利用了扩大内需政策和消费升级带来的机遇,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势头。2010年1月,美国纽约时报将深圳评为全球“2010年旅游者必到的

4、31个旅游目的地”之一,强调深圳是中国最富庶的城市和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项旅游经济指标继续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旅游业成为本市重要产业。全市接待入境过夜游客、旅游外汇收入等重要指标一直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达7698.19万人次,其中接待过夜入境游客1020.60万人次,居全国各大中城市首位;接待过夜外国游客167.58万人次;全市旅游总收入达628.28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12.19亿元,旅游外汇收入31.78亿美元。假日经济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十一”、春节两个黄金周

5、旅游收入达80.34亿元,其中春节黄金周旅游收入43.54亿元,居全国主要旅游城市首位。旅游业已成为深圳的重要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带动作用突出。特别是旅游业正在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居民消费支出中旅游类支出呈上升态势,旅游业已经成为产业升级、扩大内需和经济高端化的重要依托力量,对城市发展的贡献率大大提升。2产业体系较为完整,旅游企业竞争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十一五”期间,深圳成长出了一批实力强、管理水平高、效益好的旅游企业,产业体系较为完整。截止2010年,全市共有各类旅游住宿设施1900多家,基本上满足了从高到低不同层次市场的需求。从类型来看,逐步改变了以前较单一的面貌,商务、会议、度假等

6、不同类型的酒店,形态较为丰富,特色较为明显。到2010年,全市已建成各类景区景点117处,包括人造主题公园、自然生态、滨海度假、都市风情、购物美食、人文历史等不同类型。根据国际有关机构统计显示,华侨城与美国迪士尼公司等位列全球旅游景区集团八强,成为亚洲惟一的入选者。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旅行社近260家,设立的营业部近500家。3旅游产品特色基本形成,旅游国际化步伐加快。深圳旅游产品体系类型日益丰富,形成了“都市风情”、“主题公园”、“滨海休闲”和“高尔夫之都”等旅游特色。都市风光旅游功能得到开发,深圳中心区CBD是高端商务旅游的集散地,名企云集、游客纷至。深南大道已成为国内著名的景观大道

7、。建成并成功营运一批国内知名的旅游景区,在接待游客人数、销售额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滨海休闲初具影响力,大小梅沙、浪骑游艇会、F1摩托艇锦标赛等滨海和海上旅游受到瞩目。全市建成高尔夫球会15家,共计540个球洞,其中,观澜湖球会有216个球洞,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高尔夫球会之一,不同风格的球场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高尔夫旅游度假者。深圳旅游的国际化特征越来越突出。全市形成了立体化旅游交通网络和海、陆、空俱全的口岸格局,旅游服务设施和公共场所的国际化信息图形符号进一步完善,具备了方便海内外旅游者到访的语言环境和出行便利条件。深圳成为粤港澳旅游圈和整个南中国海旅游圈大格局中的核心环节之

8、一。4高端旅游发展迅速,旅游新业态成为新亮点。我市以高星级酒店为代表的住宿设施的发展在全国居领先水平。到2010年底,全市达到五星级标准酒店超过30家,达到四星级标准酒店接近60家。大型旅游度假胜地、生态旅游景区、大型商业休闲设施、文化休闲设施、商务会馆、休闲俱乐部、健康管理俱乐部等遍布全市,高端旅游服务供应商包括国际旅游代理商、国内国际酒店连锁管理商发展迅速,主题旅游及深度体验产品、奖励旅游等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了全面的服务。本市的旅游新业态成为新亮点。深圳的高尔夫旅游、游艇、邮轮、滑翔、潜水、航海、攀岩和在线旅游等新业态崭露头角。2010年,全市高尔夫球会接待游客人数达125.39万人次。登陆

9、深圳的邮轮公司已有6家,本市成立了4家游艇会。总部设在本市的芒果网成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在线旅行预订服务的提供商。5旅游公共功能和社会职能逐步发挥,成为和谐社会和民生福利的重要载体和生动形式。“十一五”期间,深圳处在从工业化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变革期,旅游管理部门积极发挥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作用,使旅游业成为改善民生条件、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满足人民群众多种消费需求、丰富城市生活、美化城市环境的有效手段。本市建成了公益性的旅游咨询中心,为海内外游客提供快捷方便的旅游咨询服务;建成了公益性深圳旅游网站和1258033旅游声讯服务台,为游客特别是自助游游客提供资讯;深圳旅游网有中文、英文、韩文、日文

10、版。旅游管理部门先后举办了深圳国际旅游文化节、“精彩深圳欢乐行”旅游线路评选、“旅游进社区,周末好去处”、 “一区一节”、“旅游进厂区”等活动,狠抓市场监管,通过“优质诚信香港游”等活动打造诚信旅游,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二、旅游业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旅游业面临着发展机遇的同时,在产业环境、产品建设、配套政策等方面,都还有较大的不足:1旅游消费环境有待改善,产品类型相对单一,市场有待进一步培育。一是旅游消费虽已形成较大的规模,但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消费环境尤其是商务环境不够完备,交通住宿、金融服务、公共设施的使用维护等方面不尽人意,旅游消费群体的合理需求得不到反映和满足。二是产品以观

11、光旅游和商务旅游为主,品种不够齐全配套,产品不够精细。比如部分有观光功能的不具备休闲度假功能,有休闲度假功能的不具备娱乐保健服务功能。三是设施建设和服务规范化改进余地很大。旅游酒店设施区域分布不合理,类型不足,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旅游景区主要靠华侨城景区群,滨海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旅行社“小、散、弱、差”明显。四是高端化不足。与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相比,高端旅游产品形式、品种、数量较少。邮轮、高尔夫、游艇等消费尚未像发达国家那样找到一条与大众消费结合的路子,小众化倾向明显。攀岩、潜水、航海、滑翔、跳伞、直升机空中观光旅游等休闲运动产品和特种旅游项目还较鲜有,更未产业化。2旅游资源缺乏整合,发展

12、后劲有待强化。一是旅游业发展面临城市用地紧张、营商成本大幅度上升和资源整合难度加大等困难。本市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限,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统筹难度较大,行业规划的资源保护与实施力度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已制约到旅游业升级转型。二是部分领域存在着重复建设或盲目粗放式开发,加剧了资源的供需矛盾。部分旅游资源被挤占严重,优质旅游资源以各种途径退出了产业领域,制约了对优质旅游资源的生产性利用。三是旅游景区面临资源创新和市场潜力开发难度增加的困境。如何以高端旅游为切入点,创新发展路径,提升产业效益,在下一个竞争和增长周期中寻找发展空间,是本市旅游产业不可回避的问题。3支持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不充分不完备。一是政

13、策支持力度有限。本市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出现高端化、高成本化趋势,需要有良好的产业政策的支持。旅游项目投入大回收慢,现采用土地拍卖制,提高了投资成本,部分国内外大中型旅游投资商转向了内地土地成本低的地区,制约了相当一部分有特色、有实力的旅游投资商和大中型项目的进入。二是产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领域新问题,需要产业政策引导。如旅游新业态领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公平竞争政策环境有待提升,市场主体地位有待强化。想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有许多政策创新需要取得突破。三、“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一)“十二五”期间的国际国内形势1全球经济转型风险加剧,但世界旅游业潜力大、机会多,产业空间拓展余地

14、大,仍将保持增长势头。从世界范围看,自全球金融风暴产生以来,主要的世界经济体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制造业出现了需求不足的问题,旅游业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但旅游业也是恢复最快的行业之一。“十二五”期间,国际旅游业仍处在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世界旅游业在20世纪末叶以来的发展呈加速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旅游人数和消费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35%和6.7%,远高于世界财富年均3%的增长率。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统计,2005年起旅游业以8万亿美元的产值,首次超过石油业和汽车制造业成为世界最大产业。“十二五”期间,一方面,旅游业作为敏感度较高的行业,将继续受到全球经济景气影响而出现较大波动

15、;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新兴经济体的强大旅游市场需求,仍将使旅游业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几个重要产业之一。2我国经济健康成长,和谐社会稳步推进,旅游业将迎来战略机遇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从全国的旅游业发展来看,旅游业正进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旅游业有希望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由于在产业升级换代、增加就业、促进农村发展、缩小地区差距、节约资源等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而正在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6、逐步进入黄金发展期。近10年来,除个别年份外,我国主要的旅游经济指标基本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速。首先,从涉外旅游看,未来中国旅游业仍然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中国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和资源,以及上海世博会等阶段性旅游热点,推动了入境游的突破性发展。其次,从国内旅游看,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收入稳步上升以及文化生活的丰富,大大深化了我国人民的旅游消费需求。近10年来,国内旅游消费额的年均增长率高于15%,远高于总体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时,居民消费将由以物质消费为主逐步过渡到升级型物质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阶段。国内旅游业作为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