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媒体优化语文课堂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452738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灵活运用媒体优化语文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灵活运用媒体优化语文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灵活运用媒体优化语文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灵活运用媒体优化语文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灵活运用媒体优化语文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灵活运用媒体优化语文课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灵活运用多媒体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摘要】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多媒体 多维创新 学习兴趣 教学效率一、利用录音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声音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而录音是一种贮存和提供音频信息的手段。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时,一老师先让学生初读课文,

2、然后放录音,学生聆听课文录音,心潮会随着录音伴乐朗读而起伏,背景音乐中,那潺潺的水声,悦耳的鸟鸣,轻快的旋律,让人仿佛置身于优美的春光中,看到绿意荣荣的春山,姹紫嫣红的春花,清澈见底的溪流,欢呼鸣唱的春鸟。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课文录音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听录音无声读,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试着读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录音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利用画面教学,优化教学情境。俗话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而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

3、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丰富的交互形式赋予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能力,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新颖性、乐趣性,可以使学生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们知道,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让学生头疼的一块知识,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曾经有一位有经验老师在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考虑到刚开始学生对文言文没有兴趣,觉得内容又长又枯燥又难懂,针对学生的这一学习实际情况,老前辈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搜集到欧阳修各个阶段的图片,真题来展示欧阳修的成长阶段,并找了一些经典有代表性的影响欧阳修成长的趣事,让学生对欧阳修独特的性格产生一定的兴趣,同时对醉翁亭记中的事物,如琅琊山,醉翁亭,酿泉等景观通过

4、多媒体技术的处理,进行了由近到远的推移,并附带文字的简单介绍;第二步,播放课文的录音。使学生对这篇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基础知识真正掌握;第三步,采用画面和录音同步播放的方式,丰富生动的画面,声情并茂的朗诵,把课文中文字所展示的各种美直观地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犹如在身临其境中,自然的走进课文,投入主动积极的学习。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变化性,因而它能极大限度地营造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气氛。例如苏州园林一文,文中所描绘或介绍的地方是我们农村大多数孩子未曾见识过的,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在互联网上搜集这些地方的相关图片,并把它们制成CAI视听课件,上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这些

5、优美诗意的画境、趣味盎然的情境带给学生的视觉感官上的享受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学生可谓百看不厌。在欣赏的同时,老师应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文章语言的精妙。他们的朗读能力、欣赏能力就会在这边看边读的多媒体教学课堂中不断提高。 三、利用影视教学,突破课文难点影视教学的优点是形象结合,生动直观,它能逼真地表现各种教学事物,具有广泛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在教学沙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一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主要情节,感受主要人物形象,此时学生对人物的评价是:安东尼奥是慷慨大方的,鲍西亚是多情机智的;夏洛克是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心中满是对安东尼奥的肯定与同情,对鲍西亚的喜爱与

6、赞赏,对夏洛克的讨厌与批判初步领会作品主旨是,宣扬无私的友情,坚贞的爱情,再播放威尼斯商人的电影,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此时学生对夏洛克这一人物形象的感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电影中,他们感受到课本以外的戏剧特殊的社会背景,同情夏洛克作为犹太人长期所忍受的屈辱,理解他拒绝巨额赔偿,坚决请求割一磅肉的做法。这样,利用影视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难点的理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利用课件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语文老师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工具是粉笔加黑板,这对教学内容容量不大的新课讲授没什么影响,可是如果面对的是时间紧迫而且容量很大的九年级复习课时,就很难及时有效

7、的呈现教学内容,教学效率也会大打折扣,这时我们灵活运用课件进行教学,既可高容量展现教学内容,又方便快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我在进行中考文言虚词“之”字复习时,我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制作了一些课件: “之”常见的几种用法,判断的方法,课内典型的例句以及七年级至九年级所有“之”字句中“之”的用法,课外文言文练习;课堂上运用课件展示,一节课下来,学生既对之字的用法有了系统的认识与掌握,又学到了判断方法,还得到了及时大量的练习与巩固,而且师生都省去了大量的抄写,课堂效率很高。 五、反思媒体教学,发现其中劣势。由于语文学科的独特性以及多媒体技术固有的局限性,应用多媒体来辅助语文教学

8、中存在的不足也不言而喻。主要有如下几点: 1、忽视学生对语文作品自主品读。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对作品的自主品读与体验,语文便会枯竭,了无生趣。多媒体技能具有看、听的优势,所以很多老师更青睐于上课使用多媒体课件,把一些图片,视频,音乐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但是这样的语文教学设计却代替了学生对作品本身的品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想象,阅读能力。作品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如果学生不认真的去品读,怎么能深刻地理解体会作品独有的情感呢?单纯的通过对图片画面的解读,不仅不能代替学生对作品的的品读,并且很容易形成学生的惯性思维。

9、2、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词汇“灌”,是教师作为教学的唯一主体,在不停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语文教学后,我们发现,这样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地好转,只是灌输的主体由“老师”转向“多媒体机器”,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现代教育的最新理念是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发挥其独立思考能力。而我们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只是充当了“搬家”的作用,语文知识从教材中搬到课件上,多媒体课件演示充当了整堂课的重点,学生却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整个课堂有人这样形容:学生瞪着眼睛看,老师围着电

10、脑转。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初衷是为了使丰富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但是令我们遗憾地是:只是由“人灌”演变成了“机灌”,这与我们的现代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必然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是语文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语文教学飞跃和推进的必备武器。通过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可以使老师对于教学过程插入更多自己的构想和方式,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同时运用特定的多媒体资源,通过对资料,文字,图片,视频等编辑,整合,帮助学生更直接、更有效的接收语文知识,品味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领略中国语文的深厚博大。使语文教学真正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总之,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树立正确的认知,针对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积极主动地摸索出适合教学的方法,形成创新,个性的教学模式,适时适量有效的灵活的运用多媒体,让语文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