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问答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45262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学问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遗传学问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遗传学问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遗传学问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遗传学问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学问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问答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1. 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始于哪一年,是如何建立的? 答:孟德尔在前人植物杂交试验的基础上,于 1856-1864 年从事豌豆杂交实 验,通过细致的后代记载和统计分析,在1866 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 文。文中首次提到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认为性状传递是受细 胞里的遗传因子控制的,这一重要理论直到1900年狄弗里斯、柴马克、柯 伦斯三人同时发现后才受到重视。因此, 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 被公认为是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的一年。3. 你怎样理解遗传、发育、进化在基因水平上的统一? 答:基因是遗传、发育、进化的共同基础。个体发育的过程是细胞内的基因按照 特定的

2、时间和空间程序精确表达的过程。个体的发育时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是基因组中各个基因在时间和空间上选择性表达的 结果。遗传的实质是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后代,并在后代中表达。性状的发育由基 因控制,遗传传递的为基因信息流。进化是对基因突变的定向选择。遗传稳定进 化,变异导致进化,二者统一于基因。进化论、细胞学说和基因论分别从群体、 细胞核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普通遗传学是三者的纽带。(第二章 遗传学的细胞学基础)1.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 答:有丝分裂是指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其结果形成两个与亲代细胞 染色体数目一样的子细胞;减数分裂是染色体复制一次,

3、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 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并且在减数分裂中有同源染色 体之间的交换,这样就为遗传性状的重新组合提供了物质基础。2. 从遗传学角度说明这有丝分裂的意义?答: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于间期染色体准确复制,在分裂期两条子染色体分 开,分别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使得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在数量与质量上完全相 同的染色体,保证了细胞在遗传上同母细胞完全一致,也保证了个体的正常发 育,以及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且在进行无性繁殖的生物中保证了性状表 现的稳定性。3. 从遗传学角度说明减数分裂的遗传意义。 答:1)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交替,保证了物种世代间染色 体

4、数目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子细胞或配子中染色体组合方式是多样的,使配子 受精后的子代群体产生遗传多样性的变异。3)减数分裂中的交换进一步增加了配子中遗传差异的多样性,结果会使生物后 代出现更加丰富的变异类型。(第三章 孟德尔式遗传)1. 简述孟德尔第一定律。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中,杂种一代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开,分别 到不同的配子中去,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F2代基因 型比为1:2:1,表型比为 3:1。2. 何谓上位?它与显性有何区别?举例说明上位的机制。答:所谓上位是指某对等位 jiy7 的表现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的

5、影响,随着后 者的不同而不同,这种现象叫做上位效应。上位可分为显性上位和隐性上位。而 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中,当其处于杂合状态时,只表现一个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该基因为显性基因,这种显性叫做显性。所以上位是指不同等位基因间的作用, 而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内的作用方式。例如家兔毛色的遗传是一种隐性上位的 表现形式,灰兔与白兔杂交,子一代为灰色,子二代出现 9 灰兔:3 黑兔:4 白 兔的比例。这是由于基因G和g分别为灰色与黑色的表现,但此时必须有基因C的存在,当基因型 cc 时,兔毛色白化,所以为隐性上位。P灰色X白色CCGGJccggF1灰色CcGgJF2 灰色 黑色 白色 白色9C_G_3C

6、gg 3ccG_lccgg_3. 何谓基因的多效性?试举例说明。答:所谓基因的多效性是指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和影响生物体多个性状的表达。例如:翻毛鸡的翻毛基因F,具F基因的个体,从外型上看,小鸡在没有 长出蝇羽之前,就可以看到羽毛外翻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表型,如:体温比正 常小鸡的体温低,还具有心跳快、心脏变型、脾脏增大的变化,同时导致增殖 率降低等。4. 怎样通过杂交(你需要提供两种杂交方法)验证所观察到的遗传现象是否符合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答:(1)分离定律:F1代自交,F2代表型比3: 1.F1代与隐性纯合子测 交,配子比例为 l: l(2)自由组合定律:F1代自交,全部F2代组合分3类

7、两对基因纯合类, 自交后不再分离,此部分占1/4,其中有4种表型, 4种基因型,各1/16; 一对等位基因纯合(不分离)而另一对杂合(3: 1)分离,此部分占 1/2,其 中有4种基因型,各1/8,共3种表型;两对基因杂合类,此部分占1/4, 只有一种表型和基因型,按9: 3: 3: 1 分离。 F1 代与隐性纯合子测交,配子 比例1: 1: 1: 1.5. 显性有哪几种主要的形式,并做简要解释。答:(1)完全显性 F1 代所表现的性状与显性性状的亲本完全相同,若 与该亲本种在一起,根据该性状无法将亲本与 F1 代 区分开来。(2)不完全显性 F1 代的性状趋于某一亲本,但并不等同于该亲本的

8、性状的现象3)共显性F1 代表现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双亲的性状融合 为一体,对后代的影响相同。(4) 镶嵌显性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F1代个体上表现的现象。它与共显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亲本的性状不发生融 合,而是同时在不同部位表现。(5) 超显性F1 代的表现超过亲本的现象。6. 基因型和表现型有何关系?举例说明? 答:基因型在环境条件的作用下,可出现各种表现型,即基因型这种内因在环境条件作为外因的影响下cai8出现结果,因而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表 现在: 相同的基因型可有相同的表现型,如基因型YY的豌豆全为黄子叶,yy 全为绿子叶. 相同的基因型可有不同的表现型,如人的一卵双生子,基因型

9、相同,他 们经过多次有丝分裂形成成体,但表现型总有相对差异,这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 环境条件的影响。 不同的基因型可有相同的表现型。如在人的眼色遗传中,基因型BB和 Bb 都是褐眼,这表现完全显性。 不同的基因型可有不同的表现型。如人的肤色,黄种人和黑种人的基因 型是不同的。7简述基因型、环境和表型的关系。答题要点: 表现型环境=表型,也就是说,明确了某种基因型,只能说这个个体具备了表 现该表型的可能性,还要通过环境表现,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变。8. 试述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即细胞学基础。答:表现特征:独立遗传:如两对相对性状表现独立遗传且无互作,那么将两对具有相对性 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

10、其F1表现其亲本的显性性状,F1自交F2产生 四种类型:亲本型:重组型:重组型:亲本型=9:3:3:1.如将 F1 与双隐性 亲本测交,其测交后代的四种类型比例应为1: 1: 1: 1.如为n对独立基因, 则F2表现型比例为(3: 1) n的展开。细胞学基础:独立遗传:控制两对或n对性状的两对或n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 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分 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9. 简述分离规律的实现条件。1)子一代形成的配子数目要相等,生活力(受精能力)要一样。2)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3)F2 代中三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要相

11、同,至少要存活到观察统计之后。4)显性完全。5)基因型在理论上所决定的表型和实际表现出来的表型要一致(基因型和 表型要一致)。10简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践意义。1)区别真伪杂种2)鉴定基因是否纯合3)有目的地组合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4) 预测杂交后代中理想个体出现比例。11、简述孟德尔第二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其F1个体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之间彼此分开, 非等位基因之间彼此独立地在配子中组合,形成数量相等的四种配子,雌雄配子 自由组合,显性完全时,F2代的表型比为9: 3: 3: 1。12.用什么方法可以鉴定一群体是纯种还是杂种? 答:可用自交或测交的方法进行鉴定:(1) 自交法:将此

12、群体的种子播种或近亲繁殖(动物的姊妹交)。植物经套 袋自交,后代的种子(动物的后代)若全部表现一致,没有分离,则表 明是纯种。若有性状分离,则表明为杂种。测交法:植物选带有隐性性状的亲本(动物亦然)与被测亲本进行交配,收获并观 察原亲本(带显性性状)的特征。若偶分离,则表明被测亲本的 类型,则表明北侧亲 本纯合,课留下作品种或用于配种。28.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的意义?答:因为(1)分离规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的表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只有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说无分离现象的存在, 也就无显性现象的发生。(第四章连锁遗传规

13、律)1. 什么是遗传学图上的图距,如何计算?有两个实验室分别用豌豆的两个不同 杂交组合测得的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之间的图距很不一致。你觉得会出 现这种情况吗?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何在?有可能克服这种矛盾吗?答: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通常用交货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 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或称为遗传学图上的距离。在一定条件下,交换值 可以用重组值表示,所以求交换值的公式为:交换值=重组型的配子数/总配子数X100%应用这个公式计算交货值,首先要知道重组型的配子数,测定重组型配 子数的简易方法有测交法和自交法两种。有两个实验室分别用豌豆两个不同的杂交组合测得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 基因之间的图距

14、很不一致,完全有这种可能,这主要是因为交货值会因某种 外界和内在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测定的方法、使用的材料、性别、 年龄、温度等条件对某些生物的连锁基因间的交换值都会有影响。染色体的 部位不同、染色体发生畸变等也会影响交换值。因此在测定交换值时总是以 正常条件下生长的生物为研究对象,并从大量资料中求得比较准确的结果。2. 什么叫干涉和并发系数?二者之间有何关系?答:一个单交换的发生往往影响到另一个单交换的发生,这种现象叫干涉。干涉是否发生可以通过计算得知,如果蝇杂交实验中,若两个交换互不 干扰的话,两个交换同时发生的概率应为两个交换率的乘积,即10.7%x9.5%=0.12%这是理论上

15、的双交换率,而实际双交换率为:(3/1926)X100% 00.16%这说明两个交换之间存在着干涉现象。干涉的程度用并发系数表示: 并发系数=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上例中并发系数=0.16%/1.02% aO.15 说明实际发生的双交换只占理论双交换量的 15%,其余的1-15%=85%因 干涉作用而没有发生。并发系数的范围是01,并发系数越大,说明干涉越小;并发系数为1 时说明没有干涉,此时,实际双交换率等于理论双交换率;若并发系数为0, 则说明完全干涉,在三点测验中若测定后代只有 6种表型,则没有双交换类 型。在病毒遗传研究中,出现并发系数大于 1,即负干涉现象。3. 何谓伴性遗传?一个父亲为色盲的正常女人与一个正常男人婚配,预期其子女 的类型及比率如何?答: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一般是指X染色体上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 它们所控制的性状总是与性染色体的动态相连在一起,这种与性别相伴随的 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4试比较伴性遗传、限性遗传和从性遗传并举例。 答题要点如下表:遗传方式相关基因与染色体遗传特征举例伴性遗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基因表达不受性激素影响色盲、芦花鸡上从性遗传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杂合体在不同性别中有不同的绵羊角、人类秃上表达顶限性遗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仅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