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原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450967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原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原因 论文关键词 中药调配 临床疗效 影响原因 论文摘要 中药调配工作直接关系到中药临床疗效。调配质量的好坏,不但影响到药品疗效的发挥,也影响到病人健康乃至生命安危。本文从中药调配剂量、处方应付、药品的炮制处理、药品质量等方面,分析了调配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其目标在于提升配方人员的认识,确保调配质量,从而提升中药临床疗效。 中药调配系指根据中医处方要求,将中药饮片调配成适宜临床患者使用的过程,它含有暂时调配方剂的特点,是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理论和实践的辨证统一,也是医院药剂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中药调剂工作量大,包括专业知识面广,技术性强,所以调配质量的好坏直

2、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和安全用药。现就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几大原因进行浅析。 中药调配剂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的“量”和疗效有主要关系,医界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之说。中药方剂依“君臣佐使”配伍组方,各药剂量改变会造成处方功效、主治发生改变。剂量的正确性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但在调剂中屡见主观估量,“抓药”代称的现象,造成配方总量、单剂量不正确。中药调配剂量对处方疗效的影响关键有以下几方面:同一味药,剂量不一样,作用亦异。以肉桂为例,小剂量有引火归原的作用;大剂量则有补肾阴,散寒止痛之功效。有些药品剂量不一,还可造成作用相反,如红花少许养血,大量则破血;还有些药品有双向调整作用,如黄连、黄柏之

3、类,小剂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这些全部说明了药品“量”和“效”的关系。有些方剂中单味药剂量改变,会使整个方剂主辅换位,药效属性发生改变。如张仲景的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因各药用量不一样,其所治病证方剂名称全部不相同。一些毒性中药,其诊疗量和中毒量很靠近,应严格掌握。如马钱子等,用量不足则疗效不显,用量过大则极易中毒,故应慎选剂量,以防中毒发生。 处方应付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在调配药品时,还要重视处方应付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尤其要注意对药名脚注及附加术语的审定。 中药的处方脚注,是指医师开写中药处方时在某味药的右上角或右下角处所加的简明要求。其目标是指示调剂人员对饮片应采取的特定处理方法

4、。脚注的内容通常包含炮制法、煎法、服使用方法等。常见的脚注术语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烊化、打坏、炒制等。中药脚注的特殊处理,直接影响着药品疗效的发挥。调剂人员必需按处方脚注的要求,认真实施,切不可有丝毫懈怠。有的处方虽未加脚注,但假如是需特殊处理的,仍应按炮制规范的要求处理。如生矿石类、动物角甲类,其饮片质地坚硬,应另包先煎,这么可使有效成份易于煎出;制川乌、制草乌等有毒饮片可先煎,可降低乌头碱含量,降低毒副作用。薄荷等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份的饮片不宜煎时间过久,以免有效成份散失,降低疗效,故应后下。富含绒毛的饮片如旋复花、辛夷等包煎,可降低绒毛混入煎剂后刺激咽喉。阿胶、鹿角胶、饴

5、糖、蜂蜜等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和群药同煎,以免煎液粘稠而影响其它有效成份的煎出及结底糊化,影响疗效。所以上述各类药品调剂时应实施脚注,单包注明使用方法。 药品的炮制处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中药炮制的目标在于降低或消除药品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解药性,便于调剂、贮藏和提升药品疗效。炮制方法不一样,功效各异。中医认为“酒浸外提,姜制发散,土炒健脾,醋制人肝止痛,入盐走肾软坚。”如土炒白术,长于补脾止泻,焦白术,补脾而不滞气;生甘草味甘偏凉,可泻火解毒;炙甘草味甘性偏温,可温中祛寒等。如醋制元胡索,其有效成份生物碱可和醋酸结合成易溶于水的醋酸盐,煎熬时易溶出,能增强止痛作用。所以在配方时应依据处方意

6、图付药,应付炮制品者,一定要依方调配,不可混用、代用。另外,中医用药还讲究“逢子必捣,逢子必炒”的标准,当代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做法含有增加疗效的作用。所以,如碰到预先不宜捣碎的完整类药材,如大枣、莲子、砂仁、豆蔻等,也必需在调配时暂时捣碎。这些全部是在中药调配时应遵照的基础规范。 药品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药品质量是决定能否提升疗效的确保,中药饮片因为种类繁多,成份复杂,采收、加工、贮存保管不妥,极易出现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腐烂等变质现象,也有因为药源紧缺,利益驱动造成劣药伪品混入等,这些直接影响着饮片质量和临床疗效,甚至病人的安危。如麦冬、杏仁等走油;白菊花、橘

7、红等变色,可使药品疗效下降发生不良反应;银柴胡,主治骨蒸潮热,退虚热;山银柴胡则有毒。还有如炮甲片以矾水或盐水浸泡以增重,水半夏充半夏,芸苔子充菟丝子等。因此,药房调剂人员更应把好关,果断杜绝把伪劣、霉变、虫蛀等药品调配出去,以确保临床疗效和患者用药安全。 讨 论 总而言之,中药调配工作直接关系到中药临床疗效。调配质量的好坏,不但影响到药品疗效的发挥,也影响到病人健康乃至生命安危。中药调配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充足认识到中药调配工作的主要性,不停加强中医药理论知识学习,提升本身业务素质,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调配工作。在中药调配操作中,要认真把好各个关键步骤,做到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这么才能确保调配质量,从而提升中药临床疗效,充足发挥中药在防治疾病中的主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