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雨导学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448911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雨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雨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雨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雨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雨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雨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雨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秋天的雨导学案课题秋天的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的含义。【语文要素】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秋天的景物,感受秋天的美好。4.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秋天的雨,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2.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师生)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秋天的雨写了哪些内容。(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

2、(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秋天在你们的眼睛里是什么颜色呢?你喜欢秋天里的哪些景色呢?(学生自由举手发言)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五彩缤纷的秋天。(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激趣导入引出文题(用时:5分钟)1.板书“雨”字。引导学生说一说春、 夏、秋的雨各自的特点。2.出示秋雨及秋季景色的图片。 3.板书文题,引导学生质疑。1.小组内交流,抓住每个季节的雨的特点来介绍。2.欣赏图片,感受秋之美。在小组内交流感受3.齐读文题。在学生介绍每个季节的雨的特点的时候,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语言是否简练,是否能准确体现各个季节的雨

3、的特点。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用时:20分钟)1.提出阅读要求,引导读文:读准确,读通顺,多读几遍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难读的句子。2.检查学生识字情况。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组织学生朗读,强调“匙”的读音。 3.组织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4.组织学生概括段落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中心句概括内容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秋天的雨的。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小组内开火车读句子,正音。 3.在教师的组织下,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自己的朗读情况,并相互评价。 4.小组内交流汇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找到各段的重点句

4、,简单概括段落内容,并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结构。在组织学生概括段落内容时,请学生说一说每段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每段开头的一句话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三、再读课文,随文积累(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读文,边读边标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2.组织学生交流喜欢的句子及理由,指导学生发现句子的特点或表达规律。3.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1.快速默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做上标记。2.小组内交流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全班汇报小组内的交流情况。3.进行赛读,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教师不仅要从内容的角度引导学生体会,更要从语言和表

5、达的角度引导学生去领略文本的语言特点。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1.带领学生书写生字,强调笔顺。2.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观察“颜、丰”等生字的笔画,跟老师一起书写。学生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书写后师生共同订正。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书写时,要突出学生的自我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复习词句,引入新课(用时:5分钟)1.出示词语卡片。 2.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说一说本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3.教师导入新课。1.开火车读词语。(注意将多音字读准确。)2.小组内说一说本文主要从

6、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3.学生齐读文题。在读词语的环节,教师强调“扇”是多音字,请学生用不同的读音分别组一个词来加以区分。二、抓重点段,品析课文(用时:27分钟)1.学习第1自然段。 (1)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雨是如何把秋天的大门打开的?(2)指导学生朗读。2.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对“五彩缤纷”的理解并交流课文是怎么来表现秋天的五彩缤纷的。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秋天的五彩缤纷,并在反复朗读中积累语句,体会语言的特点。 课件展示银杏叶,引导学生抓住“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体会银杏叶的特点,体会比喻的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到这个自

7、然段中找找类似的句子,并交流从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抓住“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和“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体会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3) 指导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仿照文中的句子,进行小练笔。(4) 组织学生交流。 3.引导学生自学第3、4自然段。(1)出示思考题:秋天的雨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从哪里能看出冬天快来了?(2)引导学生抓住第3自然段,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并体会“勾住”一词的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抓住第4自然段,边读课文边观察课件,体会小动物们的忙碌勤劳。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引导学生联系全文体会最后

8、一个自然段的含义。1.自读第1自然段。 (1)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秋天的大门是如何被秋雨打开的。 (2)抓住“轻轻地,轻轻地”体会秋雨的温柔,并读出其特点。2.自由读第2自然段。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圈画相关语句,并在小组内交流内容。(2)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展示学习成果。观察课件中的画面,交流发现银杏叶的特点。说说这里把银杏叶比作了什么,有什么好处。抓住“红红的枫叶”这一句交流前后两句话的相似之处,明确两句话在表达方法上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两句话的结构也相同。通过肢体演示理解“你挤我碰、频频点头”等词语,交流拟人手法的好处。 (3) 仿照文中的句子,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自己

9、试着写几句。(4) 交流自己的小练笔,并进行修改。 3.按照学习前一段的方法自学第3、4自然段。(1)带着思考题自读课文,圈画词句。 (2)交流学习第3自然段的感受,交流对“勾住”一词的理解。 (3)交流学习第4自然段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第3、4自然段。4.自由说自己的看法,并带着喜爱之情齐读第5自然段。1.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涉及一些优美句子的理解,理解这些句子时,一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平时的生活积累,二要反复朗读品味。2.如果有条件,可以通过课件把课文中的文字用图像表现出来,合理运用多媒体,利用背景音乐进行配乐朗诵,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3.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颜色、气味等方面进行仿写

10、,注意要运用一定的表达方法,实现表达能力的增长。因为是小练笔,所以不要过高要 求学生。4.学生自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并汇报交流成果。 5.学生交流体会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三、练习巩固,总结全文(用时:8分钟)1.组织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积累词句。3.总结全文。4.拓展延伸。 (1)读秋天听听,秋的声音。(2)画秋天,找秋天。1.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抄写在本上,会背的部分还可以默写。 3.谈一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收获。4.完成布置的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围绕

11、秋天开展一些活动。拓展积累,升华感情1.师小结:秋天的雨真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清凉和温柔,还给我们带来了绚丽多彩的秋景、清香甜美的蔬果气味和动植物准备过冬的热闹场景。2.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1)拓展:同学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丰收、欢乐)(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欢快、欢乐的语气。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请你把第2自然段读一读,背一背吧。教学板书6 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总写钥匙开门分写颜色气味小喇叭总写丰收欢乐欢快、赞美、喜爱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的优美,而我的教学过程也遵照这一点。在整个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丽。小结作业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请学生说一说本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是对学生本课学习成果最好的检测。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情感的升华。基于此,本课作业:(1)写一首诗(编写歌词)(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七、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6 秋天的雨看看秋的颜色闻闻秋的味道听听秋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