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技术培训资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448361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检测技术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动检测技术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动检测技术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自动检测技术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自动检测技术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检测技术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检测技术培训资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精品资料自动检测技术 0、一1, 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原件,测量电路,三大部分组成。2, 有一温度计,它的量程范围为 0200C,精度等级为0.5级。该 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士 1,当测量100C时的示值相对误 差为:1%。3,传感器工作原理可以分为: 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_。4, 误差按出现的规律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5,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主要有: 精度,稳定性,线性度一等。6, 测量方法按测量手段分为:7, 测量方法按测量方式分为:8, 热电式传感器的类型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联立测量偏差测量,零位测量,微差测量热电敏式,电敏式

2、和 电偶式9, 热电效应是在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 A和B组成的闭合回路中,如果它们两个接点的: 温度不同,则回路中产生一个:电动 势。10, 热电偶产生的电动势有:接触电式,和 温差电式 两部分组成。11,电动势的大小除了与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以外,还决定于结点处 的温差,这种现象称为: 热电效应。12, 温度越高,接触电动势:越大;两种导体电子密度的比值越大, 接触电动势:越大。13, 在同一导体的两端因其温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热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式14, 热电偶必须采用:两种不同 材料作为电极。15,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方法有:补偿导线法,计算法,补偿电桥法, 冰浴法。16, 物质的电阻率

3、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热电阻效应。17, 热电阻内部引线方式有:二线制,三线制,和 四线制 三种。18, 热敏电阻是用:半导体 制成的热敏器件。19, 随着温度的升高,半导体中参加导体的载流子数目就会增多, 故 半导体导电率就:增大,它的电阻率也就:减小了。20, 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 电容量 的一种传感器。21, 电容式传感器的三种类型为: 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变介电常 数。22, 为了提高变极距型(变间距型)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改善其非 线性,一般采用:差动结构。23, 改变极板覆盖面积的电容式传感器,常用的有成:矩形 线位移型 和成:扇形角位移型两种。24, 变面积

4、型和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是:线性。25, 电容式传感器常用的转换电路是:调频电路,运放放大电路。26, 运算放大电路的最大特点是: 输入阻抗及放大倍数足够大 。27, 电容式传感器的主要缺点是: 寄生电容大,变极距非线性。28, 应变式传感器在外力作用下主要是: 结构尺寸 发生变化,压阻 式传感器在外力作用下主要是: 电阻率 发生变化两者都引起:电阻 发生变化。29, 常用的电阻应变片有两种: 金属,半导体。30, 金属电阻应变片有:丝式,箔式。31,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核心部分是: 敏感栅。32, 机械滞后是在贴有应变片的试件进行: 加载和卸载 时,其 R/R -e特性曲线不重合。

5、33, 零漂是在恒定温度下,粘贴在试件的应变计,在:空载 的条件 下,电阻随时间变化的特性。34, 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通常有:自补偿,桥路补偿。35,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 R1R3=R2R436, 直流电桥的三种工作方式为:单臂,半臂,全桥。37, 霍尔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 的一种传感器。38, 霍尔传感器由:霍尔元件,磁系统 和 测量电路 组成。39, 霍尔传感器是一个:四端 元件。40, 不等为电阻是:控制电流为额定值B=0时输出的电动势。41, 电感式传感器的种类分为:自感式,互感式,电涡流式。42, 自感式传感器由:铁芯,衔铁 和 线圈 三部分组成。43, 自感式传感器的工作

6、原理是当衔铁移动时,气隙 发生改变,引 起磁路中:磁阻变化,从而导致:电感系数变化。44, 自感式传感器可分为: 变隙式,变面积式 ,螺线管式。45, 为了减小非线性误差,实际测量中广泛采用:差动 变隙式电感 传感器。46,变压器式交流电桥由于输入是交流电压, 输出指示无法判断位移方向,必须配合:相敏检波电路 来解决。47, 谐振式测量电路分为:调幅 和 调频。48, 零点残余电压是:衔铁处于中间平衡位置时的零点电压。49,电涡流式传感器是根据:电涡流效应 制成的传感器。50,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量转换成:阻抗 的变化51,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形式: 脉冲。52, 绝对编码器消除非常值

7、误差采用:四位格。53, 光栅的组成是由:标示光栅 和 指示光栅。54, 莫尔条纹具有:放大 作用。55, 光栅在四分之一栅距出安装两套 sin原件是为了:变向。56, 光栅细分技术的目的:提高分辨率。57, 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器件: 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58, 光敏电阻的暗电阻:很大,暗电流:很小。59, 光电流指:光电流与暗电流之差。60, 光敏电阻不宜作测量元件,一般作为:光电开关。61, 直接输出电压的光电元件: 光电池。62, 光电池的光谱特性指:不同波长的光灵敏度是不同的。63, 光电池的光照特性指: 不同光照下光电效应是不同的。64, 光电池作测量元件时,一般作为:电流源不宜作:电

8、压源。65, 光纤的传输条件:纤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的折射率。66, 光纤的传输原理:全反射原理。67, 光电耦合器圭寸装的内部结构: 发光元器件和受光元器件。二,判断1,传感器是一种测量器件或装置,它将被测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 用输出,一般系统有输入和输出,所以均看作传感器。 (x) 2,无论合种传感器, 只要提高灵敏度, 必然会增加非线性误差。 (x) 3,迟滞特性表明传感器在正 ( 输入量增大 ) 反 (输入量减小)行程 期间输出和和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4,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 (x)5, 引用误差属于相对误差 (“)6, 绝对误差是示值与被测

9、量真值之间的差值 (“)7, 系统误差是可以避免的(X)8, 热电偶的工作机理是导体的热点效应,而热电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两种导体的材质不同且两个节点的温度不同。(“)9, 热敏电阻灵敏度高的原因就是它的温度系数远大于金属热电阻的温度系数。(“)10, 只有当热电偶两端温度不同, 热电偶的两种导体材料不同时才能有热电势产生。(“)11, 热电偶的补偿导线都是通用的。 (X)12, 在热电偶回路中, 接入第三种导体, 不会影响热电偶输出的热电 动势。(“)13, Shi通常用热电阻测量电阻值。(“)14, 寄生电容影响大是电容式传感器的主要特点之一。(X)15,电容式传感器本身就是一个可

10、变电容器。(“)16,为了变极距电容式传感器提高灵敏度和改善非线性, 一般采用差动结构。(“)17, 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只有在厶d/dO较大时,才有近似的线性 关系。(“)18, 电容传感器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被测量间的关系, 除变面积外都 是线性的。( x)19, 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与极板间初始距离之间是成反比例关系的。(X)20, 在电容传感器中,若采用调频法测量转换电路,则电路中的电感 和电容都发生变化。(“)21, 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 器。( X)22, 变面积的电容式传感器,常用的有线位移型和角位移型两种。(V)23, 用电容式传感器测

11、量固体或液体物位时, 应选用变介电常数电容 式传感器。(V)24, 霍尔传感器是一种电感式传感器。(X)25, 压电传感器本身的内阻抗很高, 而输出能量较小, 因此它的测量电路通常需要接入一个低(高)输入阻抗前置放大器。(X)26, 原始的压电陶瓷呈电性,具有压电性质。(V)27, 影响半导体材料应变灵敏度系数 k, 的主要因素是导电材料几何 尺寸的变化。 (X)28,影响压阻系数的因素有: 扩散电阻的尺寸, 结构,杂质的浓度和温度。(x)29,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30,敏感栅是金属电阻应变片的核心部分。(“)31,零漂是在恒定温度下, 粘贴在试件上的应变计, 在承受载荷

12、的条 件下,电阻随时间变化的特性。(“)32, 机械滞后是贴有应变片的试件进行加载和卸载时,其厶R/R-e特 性曲线不重合。( x)33, 电桥平衡条件是其相对两臂电阻的比值应相等,或相邻两臂电阻 的乘积应相等。(“)34, 电桥的差动工作方法具有补偿作用。(x)35, 电桥测量电路的作用是把传感器的参数变化转为电阻的输出。(V)36, 制作应变片敏感栅的材料中,用的最多的金属材料是铂。(x)37, 产生应变片温度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试件与电阻丝的线膨胀系数 相同。(V)38, 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它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这 种现象称机械效应。 ( x)39, 变隙式电感式传感器适用于测

13、量位移变化较大的场合。( x)40, 差动变压器的输出是交流电压, 若采用交流电压表测量, 既能反映衔铁位移的大小,又能反映移动的方向。(x)41, 变间隙式电感传感器的测量范围与灵敏度及线性度相矛盾。(x) 42,为了减小非线性误差, 实际测量中广泛采用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 器。(“) 43,零点残余电压是当差动自感传感器的衔铁处于中间位置时所输 出的电压。(“)44,霍尔式传感器是一种电感式传感器。( x)45,变隙式自感传感器, 当衔铁移动靠近铁芯时, 铁芯上的线圈电感 量增加。(“) 46,变压器式传感器很像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称为变压器式传感器, 多米用差动结构。(“) 47,电涡流式传

14、感器利用涡流效应将被测量的变化变换成线圈的涡 流变化。( x) 48,为了辨别差动变压器传感器的移动方向常米用相敏检波电路。(V)49,电涡流式传感器的检测物体不一定是金属。(x)50,螺管型电感传感器米用差动结构也不能完全消除非线性误差。(V)三,选择题 1,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 B)A. 传递信息B.感受被测量C.分析处理信号D.执行要求的操作 2,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C)A. 量程 B. 灵敏度 C. 阻尼比 D. 重复性 3,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传感器的(D)A. 线性度越好 B. 迟滞性越小 C. 重复性越好 D. 分辨力越高 4,衡量在同一工作条件下,对同一

15、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 间的不一致程度的指标。 (A)A, 重复性B,稳定性C,线性度D,灵敏度5,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之一有( B)A, 幅频特性 B, 线性度 C, 相频特性 D, 稳定时间6, 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 0200C,精度为0.5级,试求: 该表可能最大绝对误差为( A)A, 1 C B,0.5 C C, 10 C D, 200 C7, 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 0200C精度为0.5级,试求:当 示值为20 C时的示值相对相对误差为(B)A, 1 C B, 5 C, 1 D, 10 8, 下列那种误差是能避免的( C)A,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粗大误差 D, 相对误差9, 通过对热电偶理论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其中真 确的是( AB)A, 若热电偶两极材料相同,则无论两接点的温度如何,总热电势为 0B, 即使热电偶两接点温度相同, 不同的 A,B 材料,会使回路中的总电 势为 0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