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模板(第四阶段)王媛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44565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模板(第四阶段)王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说课模板(第四阶段)王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说课模板(第四阶段)王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说课模板(第四阶段)王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说课模板(第四阶段)王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课模板(第四阶段)王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模板(第四阶段)王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画 风说课稿 王媛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教学形式教师王媛单位吐鲁番市第一小学课题名称15.画 风教材版本人教版说课记录说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画风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李卫、丹丹、小艺一起画画儿时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谁能画风”。是小艺首先动脑筋想出了办法,最后还是三人合作,用不同景物的变化描绘出了风的样子。本课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教材所处地位:画风第二课时的教学结构从总体上分为四大环节:猜谜语导入新课。通过猜谜语激趣从而自然的引入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设计的目的

2、在于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内容。根据修订版大纲精神,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主要区别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二年级下半学期已经掌握了一些自学方法,读书的遍数要多,要求一步步地提高,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培养了独立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读书体会。通过让学生“先自己读书找疑然后,小组内互相质疑,合作解疑最后,全班汇报交流”的方式学习课文,这一设计在自学环节中学生已经能做到正确、流利。对学生小组内质疑、解疑,从课文中找相关语句的方式,学生能自己解决课文,理解到李卫、丹丹在小艺的启发下由不会画风到画风的经过,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分角色对读、老师引读)体会课文,从而为最后一个环节(即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拓展。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画风,并让其将风画出来,最后上讲台将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并将其中的内容描述给大家听。这一设计体现了修订版大纲的精神,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说与画的欢乐气氛中受到教育,进行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让学生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出风的。并通过读文理解句意。2、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际和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风的特点、作用和种类,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3)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3、语感目标:通过情感

4、朗读,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体会到故事中小朋友的聪明机智。4 、德育渗透: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并且学生会勤于观察生活、遇事动脑、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设重点为: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不断创新的意识。定难点为:培养学生动脑想像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勇于求知的兴趣。说教法我们强调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议论纷纷、主动学习、书声朗朗四线并进。画风一课,对于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的理解比较浅显,学生很容易通过朗读自己体会,重点仅在于让学生了解三个小朋友是怎样动脑筋画风的,以及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不断创新的意识。故而我在这堂

5、课中主要选用自主学习、读书体会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先自己读书找疑然后,小组内互相质疑,合作解疑最后,全班汇报交流”的方式学习课文,以及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体会课文;最后,让学生大胆思维:你还可以怎样画风,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参与的方式。这一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更深,效果更好。在动手、动嘴、动脑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进行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为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说学法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领悟”是我教学这堂课文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我班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让学生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学习,达到

6、营造主动、互动、合作和生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智慧。说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猜谜: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学生兴致勃勃猜出谜底是:风。(板书:风)2.唱风:会唱带风字的歌吗?(风在吼,马在叫?晨风吹,阳光照等等)吟风:会吟有风的诗句吗?(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等)听风:(课件播放北风呼呼的声音)这是什么样的风?谈风:你还知道什么样的风?指名自由说。(龙卷风,春风送暖,凉风习习,秋风送爽等等)师小结:我们能唱风,能吟风,还能听到风,那风能画出来吗?(板书:

7、画风)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指名质疑。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拉近学生距离,谈风论风,架起通往文本的桥梁,很自然地带孩子们进入文本规定的情境中去。课题质疑,激起好奇心,产生读书的愿望,为新课学习做足了铺垫。(二)读课文过渡:小朋友们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认真读书,善于思考的孩子一定能够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答案。请大家打开书,自己读读第15课。1、扫清生字障碍-我会认生字:课件出示宋涛、陈丹、赵小艺的人物及其名字(带拼音),齐读。去掉拼音,男女分开读。给生字组词。老师打乱顺序,指着大屏幕的字,让学生开火车组词,如:涛波涛,艺文艺。还可以结合班上孩子的姓名认字。设计意图:认

8、识生字,抓关键,结合本次生字大都是姓名的特点,设计了认识人物,练习生活姓氏识字的环节,贴近生活实际,简单易懂。2、生字回文,自己再读课文,这一次要读得更熟练。3、指名分段读课文(老师也读一段做示范),引导学生学会评价他人的读书情况,学会取长补短。4、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到底是怎样画风的?用笔画出答案。设计意图:默读是课标对二年级阅读提出的新要求,必须落实。同时,我们抓住主要问题,找出答案,并随手画下来,让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交流答案时安排这样的活动:课件出示三个人的画,让学生配上文中相关的句子。设计意图:借助图画读书也是课标对低年级段的要求,这个看图配句子的活

9、动,能达到运用图文练习达到图文互补的效果。5、四人一组,分角色读课文。汇报展示,评价发奖。6、喜欢文中的三个孩子吗?为什么?指名答。你们想画风吗?你准备怎么画风?指名答。师:创意不错!下节课,把你们作品带来吧!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抓住了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生长点,有助于孩子的发展。朗读环节的设计意图:课堂上要充满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低年级的朗读更为重要,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途径,不少于5遍地通篇朗读,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提高。(三)写字过渡:你们的课文读得不错,画风的创意又很多,下面老师想看看你写的漂亮字了,愿不愿意展示一下。写哪些字呢?看!(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陈斜)生仔细

10、观察。齐读这两个字,找规律:都是左右结构,不同点:陈左窄右宽,斜左宽右窄。生自己写:打开书,找出左右结构的字,摆正姿势开始写,师:写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呢?其他结构的字形呢?设计意图:二年级下期,孩子已经积累了不少写字技巧,我们应该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并且迁移到其它字的书写上,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长。(四)小结: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既认了生字,又读了课文,还写了那么多漂亮的字,最后老师给大家设计了这样几项作业,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项去完成吧!小画家: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播音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演员: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小诗人:编一首关于风的儿歌小巧手:做一

11、架风车,到风中去放飞你的快乐设计意图:这个作业设计集多样性、创造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尊重学生的个性能力差异,利于学生通过作业活动充分发挥在自己的特长和潜能。说板书设计低年级的学生很活泼,认知水平还处于直观认识阶段,因此在板书上我没有过多的写文字,只是把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名字和他们的画简单画在黑板上,再把学生悟出的道理板书在下面,让学生一目了然。说其他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反思首先,我在课堂中虽然体现了课堂作业本的内容,比如生字前后鼻音的区别,句子意思的正误判别等,在阅读教学中都是体现的,生字的书写也是备课内容中一部分的,但由于时间关系,作业没能挤进课堂中,这是一大失误。 其次,课堂中阅读教学讲解过细,没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在类似内容的教学中,应该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合作学习。这样的课堂应该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人地位。如果有这样的教学设计,时间可以更加充裕,作业甚至是写诗都可以挤进课堂,效率会更高。 这是对我的一个督促:你需要努力,以不断进步,保持新鲜的教学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