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44447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井点降水施工方案本工程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方案降低地下水,坑底尺寸*(1)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地质报告,对于本基础工程而言,建筑物基础处于是湿润区,较强透水土层中,该场地地下水位较高,最高地下水位理埋深在地表下,地下水较为丰富,场地土质以粉质粘土及粉土为主。(2)井点降水方案的选择现根据岩土工程勘测报告的土层测试情况,本基工程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具体采用的是无压非完整井的环状井点系统。(3)无压非完整井的环状井点系统的计算计算简图无压非完整井点简图井点管高程布置根据本地和工程实际情况,先开挖至处,再下井点管。井点降水深度,考虑抽水设备的水头损失以后,一般不超过6m井点管埋设深度H(见图1)。HHi+h+

2、IL般取 式中Hi井点管埋设至基坑底面的距离(mj)h基坑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最小距离,I水力坡度,根据测定环状井点为1/10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m)H=H+h+IL=+(1/10)X23群井涌水量计算公式:Q=(2Ho-S)S/(LgR-lgXo)式中Q井点系统的涌水量(m3/d)K土的参透系数(m/d)H含水层厚度(m)S水位降低值(m)R抽水影响半径(m)常用计算公式:粉质粘土取K=R=VHXK=X,=Xo环状井点系统的假想半径(m)对于矩形基坑其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大于5时,可按下式计算:Xo=VF/兀F环状井点系统包围面积(m3).长/宽=76/46=5F=76义462=

3、3496mXo=VF/兀=3496/=(m)S/(S+l)=x+=经查表得Ho=(S+l)=x(5+Ho=+=S=+=Q=(2Ho-S)S/(LgR-lgXo)=XX(2X()=2704m3/d单根井点管的最大出水量由下式确定q=2兀rclcv=2兀rdc65K1/3=130兀rdcK1/3式中q单根井点管的最大出水量(m3/d)rc滤管的半径(m)lc滤管的长度(m)v滤管的极限流量(m/S)k土的渗透系数(m/d)q=130兀rclcK1/3=130XX2)XX11/3=m3/d井点管数量由下式确定:n=Q/q=2704/=265根n=X265=X265=根取292根井点管平均间距为:D=

4、L/n=(76+46)乂2/292可取D=。式中L总管长度(m)根据以上计算,按每台轻型井点降水设备配3040根井点管计算,本工程一级轻型井点要配备8台套降水设备,局部加深处增加二级轻型井点降水另行配备。(4)井点管的埋设井点管距离基坑壁一般不小于1簿间距为,为防止局部发生漏气,滤管必须埋入透水层内,总管标高的布置可能接近原有地下水位线,并沿抽水的水流方向有的上仰坡度,水泵轴心与总管齐平。采用直径70mmll勺冲水管冲孔,孔径一般为300mm冲孔深度一般比滤管底深左右,并保持垂直,埋管时,井点管与孔壁间及时用粗砂灌实,距地面下深度内,应用粘土填塞严密,井点管沉没完毕,即可接通总管和抽水设备。(5)轻型井点的使用使用时应保证连续不断地抽水,正常的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水不来或一直较混,或清后又混等,应立即检查纠正。真空度是判断井点系统良好与否的尺度,必须经常观测,一般应不低于,如真空度不够,通常是由于管路系统联接不好,有大量漏气,应及时修好,井点管淤塞,可通过管内水流声,手扶管壁感到振动,如井点管淤塞太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时,应逐个用高水反冲洗或拔出重新埋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