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县区关于流行前线商业广场的政府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443612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县区关于流行前线商业广场的政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无锡县区关于流行前线商业广场的政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无锡县区关于流行前线商业广场的政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无锡县区关于流行前线商业广场的政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无锡县区关于流行前线商业广场的政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锡县区关于流行前线商业广场的政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县区关于流行前线商业广场的政府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锡X县区关于流行前线商业广场的政府报告 2X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X年1月11日在XX县区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董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X年工作及“十一五”发展情况 22X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区政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围绕建设“最有魅力的现代化中心XX县区”的总目标,以“转型优化、科学发展”为工作主线,坚持“保增长与调结构并重、扩投资与促消费并重、强经济与惠民生并重、重发展与增和谐并重”的工作思路,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2、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亿元,增长1.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8亿元,增长 3.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发展的各项任务。 一、多措并举促进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突出稳定增长工作重点,深入开展“百企超亿、千企创新、万民创业”等系列活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局面。投资增长态势良好。坚持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双轮驱动,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年初确定的47个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日航大酒店正式营业,君来洲际酒店即将开业,金科世界城一期、永通公馆已开盘销售,九龙仓国金中心、世贸中心二期已完成桩基工程,茂业二期住宅及商业裙房已经封顶。预计完

3、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8亿元,增长29%,其中服务业投资达到79亿元,增长7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5.3%。工业经济量质齐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28.5亿元,增长0%以上,增幅全市第一;技改投入占工业总投入的比重达到93.3%,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dp比重达27%。一汽锡柴获“中国行业十大创新品牌”奖,国盛模具研制出的超高精度微注塑工艺高透光高分子微流控芯片,博阳集团开发的“基于网络和传感技术的智能工业系统”已在相关行业中推广应用。消费市场持续旺盛。通过“政府搭台,商家唱戏”,消费潜能有效激发,市场持续升温,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亿元,增长18.1。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引

4、进企业820家,增长;新增注册资本.5亿元,增长57%;实现到位注册外资26亿美元,其中服务业占比达.9%;新批000万美元以上重大外资项目4个,新批外资研发中心1个;完成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增长16%;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离岸外包合同额、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额、离岸外包执行额分别完成.8亿、1.5亿、14亿、1亿美元,经济开放的领域、层次和水平明显提高。 二、创新发展加快转型,竞争能力逐步提升 把稳定增长与调整结构、推进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转型优化升级互促并进,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出台了更大力度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传感网、软件及服务外包、文

5、化创意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完成产值43亿元;南长科技创新及服务外包集聚区纳入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集聚物联网及相关企业8家;n1955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了二泉网、对外图书交流中心等20余家创意设计类企业入驻。服务业发展提速增效。服务业增加值占gp的比重达到6.%。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荣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成功开辟江南民俗风情之旅、民族工商休闲之旅和“古运河之恋”婚庆游三条旅游线路,举办了世博婚庆盛典、无锡首届万人相亲大会、南门头上美食节等大型活动,文化产业主营收入达11亿元,旅游业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创新支撑更加有力。新增技术开发项目44个,备案金额3.亿元;新增530企业3家,其

6、中a类项目个;引进高层次人才98人,海外留学人才56人,“530”计划团队人才68人;建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海外引才工作站个;完成专利申请36件,增长782%,其中发明专利12件;实现专利授权2件,增长8.8,其中发明专利1件;辖区20余家企业与科研院所保持紧密合作关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感知太湖o智慧水利”、“感知环境o智慧环保”等传感技术应用项目列入国家级示范,新得宝金属软管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合作的汽车绕节器研发设计检测平台,获得省级中小企业技术平台支持。载体建设步伐加快。无锡(南长)国家传感信息中心以“感知节点高端研制”和“感知技术应用创新”为重点发展传感网产业的导向进

7、一步明确,物联网研发基地正式奠基,创智园二期、创业大厦、科技创业中心等功能性载体建设进展顺利;太湖广场国际商务集聚区、清名桥古运河文化创意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成立南长传感网产业发展基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三、建管并重优化环境,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坚持“都市产业创X县区、文化休闲特色区、品质人居引领区”的区域定位,全力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大力推进道桥工程拆迁建设,轨道交通 1、2号线南长站点前期拆迁基本完成;通扬路、清名东路等城市重点道路已建成通车,辖区路网密度列XX县区第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大力推进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完成南禅寺广场升级改造,实现了业态布局的调整优化

8、;南下塘轴线、跨塘桥两侧广场、永泰创意产业区和民宿区等区域的修复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南长街招商已经完成,其中北段的商家入驻已完成60%,春节期间一批文化休闲业的知名品牌店将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服务。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完成金城新村、大竹园新村、南苑新村等8个老新村7.3万平方米改造;完成房屋拆迁面积1462万平方米,其中危旧房2545户,城中村151户,非住宅9.5万平方米;安置房施工面积达8.万平方米,竣工4.2万平方米,人民群众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管理全面推进。完成沪宁城际铁路南长段、永乐路、南长街的环境整治和立面改造,对芦庄路实施道路改造和环境综合治理;全区新增绿地36.2万平方米,绿化覆

9、盖率达%;在全市率先建成投运00吨大型生活垃圾中转站,全区生活垃圾机械化收集率达00%,区域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进一步健全;切实加强社区工作,顺利完成新一轮社居委换届选举工作,8个社区被评为“X省和谐示范社区”,46个社区被评为“X市和谐示范社区”,安排专项经费建立了社区市政、绿化、环卫、保洁的新机制,实现了市、区、街三级管理的全覆盖。生态环境明显优化。控源截污快速推进,完成26块排水达标区创建工作,点源治理全面达标;“清河行动”全面展开,完成106万平方米河道保洁任务,河道水质逐步改善;开展“蓝天行动”,坚持源头控制、预防为主、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对各类污染源实施综合治理,大气环境质量逐步好

10、转。 四、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社会建设扎实推进 坚持以人为本、普惠于民,把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幸福市(县)区有机结合,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社会保障全面深入。建成创业实训(见习)基地6个、创业孵化基地5个,开发创业项目12个,开发社区灵活就业岗位316个,完成各类职业培训62人次,带动就业再就业988人次,完成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859人次,“零就业家庭”就业覆盖率、充分就业社区达标率均达10%,养老保险净增实际缴费613人。社会事业整合发展。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完成塘南中学体育场馆建设和南长培智学校易地改扩建工程,实施侨谊实验中学清扬校区和塘南中学初中部的合并办学,学

11、校布局、教育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文体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两馆一中心”建设,社区体育健身路径建设覆盖率达00%;区域卫生资源优化整合,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管理,初步建立三级考评体系;推行“一证二合同三承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建立全员人口综合信息库,顺利通过省“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终期评估;完成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社会秩序安定和谐。加强防控体系建设,先后投入202多万元完善、改造覆盖全区域的技防监控系统;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加强校园安保工作,顺利完成上海世博会安保维稳任务;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工作,健全和落实分工负责制和责任追究

12、制,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平稳,食品安全工作得到加强。文明程度逐步提升。围绕“幸福南长、魅力南长”建设,积极开展“精彩世博、文明先行”等系列主题活动;认真做好无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迎检”工作;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进诚信社会建设,市民道德素养进一步提升。 五、勤廉务实提升效能,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创新型、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严格决策程序,坚持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扎实开展“五五”普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得到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

13、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完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139件,办结率10%。深化机构改革。完成新一轮区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管理职能进一步理顺,政府机构职能配置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明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了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推动职能转变。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区街二级行政服务体系;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网上运行平台建设已通过省级验收,全年受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万件,办结11.1万件,行政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深入开展“扩内需访企业下基层”活动,出台多项优惠扶持政策;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区应急救援大队,应急处突

14、能力得到加强;认真开展党政组织执行力监督检查深化年活动,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和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加大对区管党政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和民生项目的审计工作力度;加强区属国有公司经营集团成员任期管理,开展综合考核评价,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此外,人民武装、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以及老龄、残联、人防、物价、商会、侨台、档案、地方志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各位代表,22X年南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建设最有魅力现代化中心县区和加快推进战略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证明,“十一五”期间,是南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

15、民群众普享发展成果取得重大进展的转折时期。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发展提速增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全区上下主动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正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3%。 过去的五年,是转型发展步伐加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五年。实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经济转型取得重大进展,二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92: .8演化为20X年的36.。3.5;全面完成“退城进园”工作,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下降31,远高于下降20%的目标任务;新增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家,引进市“530”计划创业企业2家;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入围省“双创”人才2名,新增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2个;完成技术开发项目备案5.5亿元;完成专利申请112件,实现专利授权92件。 过去的五年,是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的五年。完成了市人民医院、疾控中心、三馆、体育公园、凯宾斯基、君来洲际、日航饭店等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的拆迁建设;完成了学前西路、健康路、红星路、南湖大道、通扬路等近0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