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惯性理解的误区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443166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惯性理解的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惯性理解的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惯性理解的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惯性理解的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惯性理解的误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惯性理解的误区“惯性是九年级较难理解的物理概念之一,由于同学们在对“惯性的认识上有偏差,所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时就容易出错,下面谈谈对“惯性几个误区的理解。误区之一: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有的同学观察到行驶着的汽车或火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时,不能立即停止,总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停下,认识到这是汽车、火车具有惯性的表现;而静止在那儿的汽车、火车总静止在那儿,永远也不会自己突然运动起来,根本看不出它们有什么“惯性。事实上,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对抗从静到动),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运动(对抗从动到静),恰恰就是物体具有惯性的表达。所以说,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运动状态下都

2、有惯性。误区之二: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同一个物体速度大时比速度小时更难停下来,这使许多同学产生“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的错误认识。假设从这个认识进行推理,岂不要得到“速度小惯性小,速度为零惯性消失的荒唐结论来吗?事实上,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它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如静止的篮球比静止的汽车容易运动起来;具有相同速度的篮球和汽车,篮球比汽车更容易停下来。误区之三:“惯性就是“惯性定律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所处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是物体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具有惯性的表现;而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它跟物体

3、受不受外力无关。误区之四:重力越小,惯性越小;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惯性消失我们知道,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大小成正比,质量越大的物体重力越大。有的同学就认为,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也可以说成物体的重力越大惯性越大,进而推出:物体的重力越小惯性越小,重力为零惯性消失。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推想。例如,月球外表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宇航员在月球上即使背上一个质量很大的背包也感不到沉重,但走起路来却要十分小心,不能突然移动或突然停止。因为背包的重力小了,但惯性并没有减小(因背包的质量没有减小),质量很大的背包具有很大的惯性,当行走的宇航员突然停下来时,背包由于具有惯性将会继续向前运动,

4、宇航员就会像地球上脚被东西绊了一样,向前倾倒。误区之五:惯性是一种特殊的力有的同学认为在水平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汽车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这些同学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思想,就是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事实上,运动着的物体如果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物体是不会停止运动的,而是以外力消失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充分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任何外力来维持,这又是物体具有惯性的表达。请注意,不要说出“物体受到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诸如此类不科学的话。最后附带说明一下分析惯性现象的常用方法:先说明两个物体(或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局部)原来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其中一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局部)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静止到运动或者从运动到静止;加速或者减速;运动方向改变等)另一个物体(或物体的另一局部)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出现了什么结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