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李镇西有感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443092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李镇西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李镇西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习李镇西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李镇西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李镇西有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李镇西有感-孙梅桂连续二个星期三的政治学习,听了李镇西校长与他们学校几位老师与学生们的故事后,感受颇多,在他们身上感受到的是一种敬业,感受到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感受到的是一种奉献,感受到的是教师的不易与艰辛,感受到了他们的教育方法与教育魅力。同时也感受到了我校老师对这次学习的无比投入,的确这种学习让我们感觉与我们很近,好多事情似乎也在我们身边发生过,但自己的处理方式是否与他们一样?效果是否有他们好呢?这真的是很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的。听了这几位老师在班上处理的几段小故事,感受到这几位老师的做法都做到李镇西提出的:真心、耐心、诚心、爱心。他们在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没有像我们通常的做法那样大加

2、训斥、告诉家长。而是宽容的对待学生,给学生在家长面前保密,在同学面前保密,耐心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对老师爱的感念和对错误的认识上慢慢转变。回想自己班上,有些学生长期批评不断无改进,还产生了逆反心理,变本加厉;反而是一次适当的表扬让孩子终于感受到了老师并非不爱他,从而唤回了孩子改好的决心。如是真正明白李镇西提出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其核心就是把教育视作心灵培育的艺术,可以说爱和宽容正是教育的大智慧。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是活生

3、生的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教师只有了解信任学生,才能做到真正地爱学生,才能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对待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先找出他们成绩差的原因,而不能只看到他们的劣面,忽略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闪光点。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在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时,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要热情肯定,要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像我们身为人师的班主任,如果认定一个学生已不可救药,那么他就会变得一步步走向更糟糕的地步

4、。因为同学看不起,老师看不上的学生是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如果认为一个学生是块璞玉浑金,缺的是雕琢而已,尽管他身上有些小错误,那么你的宽宏大量会使他自律、自束、自策,他会变得成为一块璧玉。如果班主任存有一颗无爱无宽容的冷漠之心,必将绞杀学生的上进心,甚至绞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一颗冷漠的心,必然会复制出无数颗冷漠的心,这是非常可怕的,是教育的彻底的失败。聆听李镇西和他们学校老师的每一个故事、每一种教育思想,都能让我不停地思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们亲近信赖的朋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学生的每一次接触,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眼神都能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正如李镇西老师说的那样,以心灵赢得心灵,用真心和学生交往,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只有放弃权威,走近学生,彼此的心儿才能贴得近些更近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学生们真正喜爱的老师。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和他的同事们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