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辆操作规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441002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输车辆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运输车辆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运输车辆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运输车辆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运输车辆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输车辆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车辆操作规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输车辆操作规程一 基本规定1. 驾驶员必须持有交警部门核发的有效驾驶证件,并熟悉车辆性 能。经车队指定人员考核通过后方可单独驾驶,执行生产任务。2. 驾驶车辆时必须携带驾驶证及有关票证,不得驾驶与证件规定 不相符的车型。未经允许不准擅自将车辆交与他人驾驶。3. 驾驶新设备前必须熟悉车辆各部位的结构、性能、用途,做到 会驾驶、会保养、会排除简单故障后方可单独驾驶。4. 驾驶员必须严格执行管理人员的调度指挥,对所驾车辆的正确 运行、安全生产、文明行车、完成定额指标负有直接责任。5. 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令和规章制度,服从现场管理 人员的指挥,积极维护交通秩序。6. 驾驶时必须精神集中,不

2、准闲谈、吃食、吸烟,不准做与驾驶 无关的事情。7. 驾驶室严禁搭载无关人员。8. 车辆不准带病行驶,在行驶中发现有异响、发热等异常情况应 立即停车,查明原因。待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行驶。9. 发现动机水温过高时,需立即停车、严禁熄火,应保持怠速状态、待水温下降至正常后方可行驶或立即向修理厂报告处置。10. 发动机未熄火严禁加注燃油。11. 油料着火时,不得浇水。应该用灭火器、砂土、湿麻袋等物扑 救。12. 电线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电门,拆去一根蓄电池电线以切断电 源。13. 驾驶室原车装饰严禁擅自拆、换(如座垫)造成损失的原价赔偿。二 启动发动机1. 发动机启动应检查机油,不够正常液面的要立即加注

3、。并认真检查水箱水、电瓶水、液压油、轮胎气压、方向节臂、横、直拉杆、钢板、传动轴、推力杆等。(机油更换:日、夜班行驶车 辆每月一次;单班车辆一个半月换一次)2. 启动时必须拉手制动器,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取力器开关置 于脱离位置,自卸举升开关应处于停止位置。3. 启动发动机应保持怠速空转 3-5 分钟后才能踩下加速踏板。4. 每次启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10 秒。一次不成、再次启动时,间 隔时间不行少于 20 秒。连续三次仍不能启动时应查明原因,排 除故障后再启动。5. 启动后保持怠速空转 3-5 分钟,然后将转速提高到 1000-1500转/分钟,使水温及机油温度上升到50-60C。发动机温度

4、上升 前不准进入高速运转,也不允许在低温长时间怠速空转。6. 待温度上升后,经低、中、高速运转,检查发动机有无异响, 各仪表、警告信号或峰鸣器工作情况是否正常、有无漏油、水、 气、电及焦臭异味。7. 禁止在陡坡、泥泞的滑道、交通情况复杂的路段、没有可靠的 制动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拖、推、溜坡及倒车等方法启动发动机。三 起步1. 起步前必须做到各部位检查合格,温度达到50-60C、气压表计 数符合规定,全部警告信号解除。2. 检查车旁及车下有无人、畜及障碍物等并关好车门。3. 起步时应先挂挡、后松制动器、通过后视镜查看后方有无车辆、 再缓松离合器踏板适当加油门、鸣喇叭、徐徐起步。夜间、雾 天及视线不

5、清时,应打开前、后灯及方向标灯。4. 上坡起步时应一手紧握手制动杆并调节轻重、一手把牢方向盘、 对正方向、一脚适当踩加速踏板、一脚缓松离合器,待离合器 大部分接合、汽车开始前进时,进一步放松手制动器并完全松 开离合器、适当加油门使汽车平稳起步(上坡起步必须用手制 动器)。5. 空车起步视路况可用 23档,重车起步必须用爬坡档。 行驶1. 工地行车绝对禁止超速行驶,严格按限速标志规定的车速行驶, 严防事故。2. 起步后温度未上升到70C时,禁止挂入高速档。3. 行驶中应随时注意气候、道路特点、车马、行人的动向、交通 标志,保证安全行车间距,必要时提前减速。4. 行驶中随时注意路面状况,注意避让尖

6、石、铁钉、钢筋、棱角 物及拱坑。通过上列路段后应检查轮胎,及时剔除嵌入物。5. 行驶中要随时察看各仪表的指示情况,检视各种驾驶机件,察 听发动机和底盘的工作声音,如发现操作困难、车身跳动或颤 抖、机件有异响或焦臭味应立即停车检查或报修。6. 在多坡路行驶时应经常对各传动件、连接件、制动器、贮气筒 及轮胎气压等进行检查、紧固、调整。7. 在上长坡或陡坡时,重车应提前减档,避免因半坡换档造成机 件损坏。如果车辆半坡突然熄火应同时使用手、脚制动器,避 免车辆后滑。8. 下坡时尽量使用排气制动装置,利用发动机的压缩阻力制动, 尽可能少用脚制动,以防制动鼓发热而影响制动效果。下坡时 应选择合适档位,辅以

7、间歇制动(点刹)。下长坡前必须检查刹 车喷水是否正常,并认真调试刹车。9. 如发动机过热或缺水应在保持怠速的情况下更换或补加冷却水, 而且要缓慢加入。切不可急剧地添加冷水,以免引起机件破裂。10. 会车前应看明来车、前方道路和交通状况,选择会车地点。如 道路狭窄、交通频繁应准备随时停车避让。要特别注意来车或 所驾车辆后边可能有行人、车马突然通过。11. 超车时应选择道路较宽、视线清楚的地方进行。超车前用喇叭 或灯光示意,在前车向右侧避让后才能超车。在视线不清、道 路不良、车辆频繁、特殊地段,前车已发出转弯信号或正在超 车时均不得超车。12. 后车要示超车时,前车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应选择适当路

8、段 靠右侧减速缓行并示意后车超越,不得无故不让。13. 严禁空档熄火滑行。14. 在泥泞路段使用差速锁止装置时不得转动方向盘;转向时必须 脱开锁止状置。五 倒车与掉头1. 倒车时应仔细观察好周围及道路的情况,并显示倒车信号、鸣 喇叭,以不超过五公里/小时的速度缓行后倒。2. 倒车时变换方向应掌握“慢行车,快转向”的操作方法。正确 判断、平稳操作,不要忽左忽右。倒车转向时,由于前轮轮迹 的半径大于后轮要特别注意前外侧保险杠、翼子板、车轮等碰 及路旁的物体,要严防车轮掉沟。3. 车辆静止时严禁强力扭转方向盘,以免损坏方向机、助力装置 和增加车轮的磨损。4. 应尽量避免在坡道、狭窄地道或交通频繁地段

9、处倒车或掉头。 六 停车1. 在准备停车前应减速,并以转向灯或手势警示后方的车马、行 人注意。徐徐向右侧或指定地点停靠。2. 停放时要依次整齐排放,并保持便于随时可以驶出的间隔距离。3. 应避免在公路弯道及较为隐蔽的地点停车。夜间临时停车应开 放前小灯、尾灯。4. 应避免在坡道上停车。如因故必须暂时停放应选择路面较宽, 易被来住车辆发现的地点停靠,并拉紧手制动器确保车辆不溜 滑。驾驶员离开车辆时,驾驶室严禁留有其他人员。5. 发动机熄火前不准猛轰油门,停车后应及时切断电源。6. 驾驶员离车时应取下电门钥匙、挂好排档、拉紧手制动器、关 好车门。七 装、卸1. 装料时,车辆要停稳、刹住。2. 向坑

10、洼地区卸料时,后轮必须与坑边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防 止塌方。3. 卸料时应观察上空和附近有无电线、行人及其它障碍物。车厢 顶起后与带电线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1 千伏以下为 1.5米,3-10千伏为2米,35千伏以上为 4米)。4. 严禁在横坡上卸料,以防止车辆顶起后重心偏移造成事故。5. 行车时倾卸装置开关应处于落下位置,取力器脱开,锁止装置 锁死。6. 必须保持液压油的清洁和规定的数量,不足时应在车厢落下后 及时添加。7. 需将车厢顶起检修时,必须用牢固的撑杆顶稳,防止车厢突然 下落。8. 车厢上严禁乘人。八 特殊路段的驾驶1. 通过桥梁、涵洞时应注意限载、限速标志,减速鸣号、匀速

11、通 过,应尽量避免在桥上变速、制动、停车。2. 过隧道、交通路、门楼、台架时,要确实判明限高、限宽尺寸 并查看车厢是否完全落下,确认后减速、鸣号通过。3. 涉水时应用低速档匀速通过,中途不准变速、停车,涉水时应 低速行驶,检视制动效果。如浸水后制失灵,可连续制动,利 用制动发热除去刹车鼓内水分。4. 在泥泞、翻浆路段行驶,要特别注意防止油底壳、牙包等部位 受损。转向时不能过急、过猛;侧滑时应立即将方向盘向后轮 滑动方向回转,降低车速,切不可使用制动。九 特殊条件下驾驶1. 夏季行车A. 经常注意冷却水的补充,保持水循环、管道畅通、风扇皮带 松紧适宜。B. 发动机发热缺水时,应在怠速情况下加水并

12、缓慢更换,不准 在高温下熄火时加水。C. 轮胎发热时应停车自然冷却,不可用泼水等方法降温。D. 应经常检查蓄电池电液,及时补加。2. 雨季行车A. 应尽量避免靠路边行驶,严禁紧急制动、迅速转向,不得在 河岸、堤边久停以防止溜滑倾陷。大雨过后应注意在无坍塌 或滑坡。B. 应加强对行人、车马的注意。尤其应警惕行人为了躲避风雨 只顾埋头行走,或突然横穿道路等情况。随时鸣放喇叭,做 好制动准备。3. 拖带汽车A. 拖带汽车时应以大吨位或同吨位汽车拖带,不得以空车拖重 车、小车拖大车。B. 拖带绳索应在 4-6 米之间,联接装置应牢固可靠。长距离拖 带应用刚性拖杆或三角形拖架,长度不起过 3 米。C.

13、拖车时先事先规定好前后车联络信号。D. 用绳索拖车时应缓慢起步,绳索逐渐拉紧后再缓慢加速,不 得猛然起步,保持稳定车速,少用制动;停车时先减速、缓 慢停稳。E. 拖救陷入沟、坑内汽车时,应先挖一斜坡道,或将被陷汽车 顶起,轮下垫以木板、石块等物再行拖车,应用一档或加力 档起步。4. 走合期间行车A. 新车或大、中修出厂的汽车,在走合期应减载 20-50%,不得 拖带。尽量避免在不良路面行驶。行驶中及时换档,不得硬 撑、猛冲或突然加速。B. 行车中应特别注意各部件有无异响、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 加固、保养。C. 按时更换机油、清洗机油盘和滤清器。D. 走合期结束后,正常行车初期仍应避免发动机高速

14、运转和调 整行驶。十 工作完毕后的停车1. 排放燃油箱沉积物加足燃油。2. 认真执行清洁保养工作,擦拭车辆、清除轮胎上油污、夹石、 吹空滤等。3. 停车后应将储气筒内冷凝水及油污排放干净。4. 轮胎气压不足时如用储气筒充气应先将油污和水放干净,以防 进入胎内。十一 日常保养1. 不同牌号的油、脂不准混加。2. 必须十分注意油料清洁。添加油时加油口要擦干净,不得取下 滤网加油。3. 放泄冷切水必须待冷切水温降到60C以下后方能进行。4. 放机油、液压油必须在熄火后油温尚未冷却前进行。5. 检查加、放油时应将车辆停在平坦的地方进行。6. 行车前检查A. 检查燃油、机油、液压油、冷却水,及时补足。B

15、. 检查轮胎(包括备胎)气压。C. 检查转向、制动、传动系统及其它各部件连接、紧固情况。D. 检查有无漏水、气、油、电现象。E. 检查喇叭、灯光、仪表、雨刮、后视镜7. 行驶中检查A. 随时察听发动机及底盘等有无异响、有无摩擦部件烧损发出 的气味。B. 检查转向、制动、离合器是否轻便灵活、可靠有效。C. 停车检查制动鼓、轮壳、变速箱、减速器温度是否正常。D. 停车检查轮胎及气压。8. 行车后检查保养A. 清洗泥污及积垢、轮胎夹石及刺入物。B. 检查水箱盖、油箱盖、电瓶盖、冷却水、轮胎及气压。C. 检查各连接件有无松动、脱落、损坏、风扇发电机皮带松紧 度。D. 补充燃油、电液、冷却水。E. 放出储气筒中油、水、及燃油滤清器中水和沉积物。F. 按时打黄油、吹空滤。十二 交接班制度1. 遵守劳动纪律,认真履行交接班手续,接班人员须提前到达现 场。当班司机在没有交班之前不得离开工作岗位。2. 交班人员应认真向接班人员介绍当班生产及施工现场情况(如 水情、险情、工作面、路面情况),车辆运行状况,安全措施、 油耗情况、隐患故障处理、注意事项、详细填写运行记录、交 接班记录。3. 接班人员除认真听取外还必须仔细检查车辆状况,运行记录是 否完善,随车工具。如存在问题应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