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土地流转工作发言材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44052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土地流转工作发言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镇土地流转工作发言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镇土地流转工作发言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镇土地流转工作发言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镇土地流转工作发言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土地流转工作发言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阅读乡镇土地流转工作发言材料一、工作现状*镇共有*个行政村,*余人,*万亩耕地,人均耕地面积*亩,流转土地约*万亩,其中种粮大户超过500亩的2户,300-500亩的7户,100-300亩的7户,农户自行流转种植小麦的约有*多亩。近年来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支持帮助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要采取了以下“四个结合”的工作方式,持续推进土地流转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将土地流转工作与集体经济开展相结合。我镇*村、*村、*村、*村、*村、*村、*村七个拆迁村共同参与了*工程,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的运行形式,由7个党支部主办成立集体经济合作联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买。二是充分宣传

2、发动,将土地流转工作与合村并点相结合。2022年我镇*管区已完成七个村的整体拆迁,2022年以来,*管区也完成了*、*、*三个村的整体拆迁,随着拆迁带来的人口分散、居住地与种植地间隔 较远、农机具售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村民的土地种植愿意随之降低,更倾向于将土地流转给公司或种粮大户。三是充分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将土地流转工作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土地流转能促进土地资的重新整合,为农业招商引资提供必要的消费资料,如今我镇域内的*、*、*等企业已初步发挥出带动农业产业调整的重要作用,2022年我镇方案完成3家有影响力的农业公司落地开展,现正与*、*就高效农业试点事宜进展对接洽谈。四是充分盘活土地资,将土

3、地流转工作与进步粮食产能相结合。我镇启动了1.05万亩高标准农田土地整理工程,现工程已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预计明年将继续申请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立的补助资金,我镇同时启动了水肥一体化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建立等,今年施行水肥一体化的面积预计将到达2424亩,土地利用率、肥料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农业消费设施条件持续完善。二、存在的问题1、局部群众守旧思想仍然存在,村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还比拟高。随着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消费托管效劳的普及,农业消费需要个人投入的人力和精力越来越少,与在外打工、就业不相冲突,土地从心理上带来的平安感使局部村民更加不愿分开土地。2、农户自行土地流转的标准程度不够。局部村民对土地

4、流转的程序和合同要求不理解,因外出打工、城市就业等原因导致个人不能继续种植土地时,仅以口头约定的形式将土地流转给近邻或亲属种植,缺乏合同约定的法律标准性和强迫性。3、农业产业化规模不够,土地规模化运作程度不高。农业产业规模较小,经济效益偏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流转土地双方在流转费用上产生了矛盾,加之土地流转后,农作物晾晒、初加工、存储等的配套设施缺乏,减缓了规模化集约化流转进程。三、对策1、以合村并点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交易平台建立,持续推进土地流转进度。我镇确定了“沿路而建、沿河而建、保存特色村、大村并小村”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一镇、一村、八社区”的建立方案,方案在三年内建成10个社区

5、,其中包含一个城镇聚合型社区、八个村庄聚集型社区,并保存一个特色村,通过合村并点为土地流转工作提档加速。2、加快现有流转土地设施用地的批复,产业支撑,以整村土地流转为切入点,以点带面、重点打破。整村土地流转带来的土地聚集效应,能最大限度的盘活土地资,吸引有规模、有资质的农业公司、种粮大户、龙头企业将资金投入到土地运营里,既能为农户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时机,当前合村并点为土地流转提供了重要契机,除此之外我镇在其他村对土地流转的宣传和发动力度也丝毫不减,始终坚持以整村流转为切入点和打破点,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流转土地的最大效益。3、加大农业招商力度,不断发挥社会化效劳组织的作用,完善保障措施,进步农业产业化开展,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里有学历、有技能、有体力的人员大量流失,留在村内继续从事农业消费的人员存在年龄构造偏大、学历程度偏低等问题,传统农业经营管理方式跟不上现代农业开展需求,因此大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是开展农业消费的必由之路,从理念、管理、经营上不断更新调整,才能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土地流转的步伐。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