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439947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隔离管理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毒隔离管理制度1、医务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应脱去工作服。2、无菌操作室,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操作时戴口罩。3、检查每位患者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检查传染病患者后用0.2%的过氧乙酸泡手1-2分钟。病房医师查房时检查病人之间要注意手地消毒。4、各种抢救包、治疗包、检查包等需经高压灭菌后备用,两周未用者应重新消毒后使用。各种无菌物品应标志清楚,按要求存放(存放容器清洁无尘,按先后顺序摆放)。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5、消毒液定期更换,无菌容器定期更换消毒。6、一般诊疗器械及物品(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保持清洁,无污染血渍,用后清洗消毒。7、用于传

2、染、感染、被病人体液污染的一般诊疗器械要先消毒后清洗。8、进入无菌组织器官的器械必须灭菌;接触患者黏膜及血液的诊疗器械须一用一消毒;无菌物品须一人一灭菌,严防交叉感染。9、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按消毒技术常规定时消毒、更换或消毒,并加强管理。10、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11、候诊厅、各诊疗区及病区的门、窗、桌、椅、柜及平车、轮椅、诊断治疗床等每日定时用0.1%有效氯洗消毒液擦拭,若被污染应及时处理。地面应湿式清扫,定时消毒。以上各区均须定时进行空气消毒。12、病床应当湿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13、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标记分明,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处理。14、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须消毒毁形处理后,交有关部门统一回收。15、医院污水须经处理达标后排入下水道。16、垃圾置塑料袋内,密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置黄色和有明显标志的塑料袋内,必须无害化处理。17、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当按相应规定严格隔离消毒。18、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供应室、门诊各诊室等到均应定期消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