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体会(我)2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43978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心得体会(我)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读书心得体会(我)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读书心得体会(我)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读书心得体会(我)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读书心得体会(我)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书心得体会(我)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心得体会(我)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心得体会尊敬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汇报我近期的学习心得体会,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我的汇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谈谈我对读书的一些体会;二是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的心得;三是谈谈我对师爱的认识。首先我先谈谈自己对读书的一些体会。我认为读书是四种艺术:一、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理。读诗能使人高雅,读史能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

2、来,勤奋读书,就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二、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三、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所以,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四、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

3、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行的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前不久,我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我觉得贯穿本书的灵魂所在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学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读

4、后,使我受益匪浅。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他对班级的管理,使我感动,折服。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证明了这一点。他把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

5、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使缺点的杂草最后无立足之地。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

6、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古语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对教师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尽职尽责是教师

7、基本的道德规范。教师职业是“人类幸福和自我完善”结合的职业。多少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伴着三尺讲台、一支粉笔,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开启着孩子的心智,书写着人生的真理。读了李老师的这本书,我也在琢磨:教师对学生的爱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爱?我认为,教师的爱就是一种不要求回报的宽容、理解和包容,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一、教师的爱是一种高尚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爱。但她不是一直搀着孩子“走路”,也不是把孩子抱在怀里,而是把学生装在心里。教师不仅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儿女,倾注全部的心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还在合适的时间、在合理的场合下及时给孩子们指点方向,所以教师的爱就是用自己的汗水

8、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二、教师的爱是一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从不求回报的,甚至如谭千秋一样舍生忘死的去呵护自己的学生。人们永远也无法忘记这一幕5月12日这一天,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巨大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

9、泪。 他叫谭千秋,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就是一位人民教师最无私的爱!最博大的爱!三、教师的爱一种神圣的爱。因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所给予学生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教师的爱是公平的,她不分贫穷和贵贱。教师思考的是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他们从不因眼前的不理解而放任迁就。教师爱的情感是超人的,他们对芸芸众生能够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做到对好学生不溺爱,对差学生不操之过急、循循善诱。教师的爱包含母爱且胜于母爱,教师的爱包含父爱且超越父爱,是一种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的神圣的爱。所以,我们教师的爱就是遵照胡

10、总书记提出的“真情、真心、真诚”六个字去关爱每个学生,用我们的高尚的爱、无私的爱、神圣的爱,让他们健康成长。如果你是一个工人,工作疏忽了一下,可能生产了次品或是废品;而老师如果对学生疏忽,不注意“育人”的话,那可能就培养了危险品、定时炸弹,甚至是社会的掘墓人。因此,我们教师肩负的重要责任之一是“育人”责任,即对学生进行健康、向上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社会主义、党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唤醒学生,教会学生去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召学生,影响学生去爱学习,爱劳动,爱创新。李镇西老师告诉我们: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