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生岗位责任制度简述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439302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医生岗位责任制度简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超声医生岗位责任制度简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超声医生岗位责任制度简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超声医生岗位责任制度简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超声医生岗位责任制度简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声医生岗位责任制度简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医生岗位责任制度简述(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声医生岗位责任制度简述超声医生岗位责任制度仪器基本操作 】 1. 超声仪由稳压器提供 2XXXX 年龄、住院号、 超声号与报告日期等,必要时写上病人的工作单位或地址。2. 写清楚扫查部位、范围、方法与过程,用超声医学的术 语,抓住重点,简明扼要地描述好异常声像表现。3. 根据形态、大小与结构的声像特点以及功能等方面的各 种基本病征,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与鉴别,写出诊断意见。4. 诊断意见应有诊断名称、病变部位和范围、病程阶段及 有关并发症,有的还要写上脏器的功能状况。5. 超声显像诊断可以是肯定性、否定性与可能性,对于难 以确立的诊断,还应写出合适的建议意见。根据需要,分报告可附上 有探头

2、扫查体标、脏器名称与解剖方位的图像照片。 6. 检查医 师或报告者要签全名。超声检查注意事项1胆囊和胰腺:作胆囊超声检查时,前一天要少吃油腻食物, 检查前 8 小时(即检查前一天晚餐后)不应再进食。如胆囊不显示需 要复查,须禁食脂肪食物 24-48 小时。若患者同期还要接受胃肠或胆 囊的 X 线造影,超声检查应安排在它们之前,或在胃肠钡餐三日之 后、胆道造影两日之后进行。胰腺检查的准备同胆囊。2脾脏:单纯检查脾无需特殊准备,但饱餐后脾向后上方移位, 影响显像,故以空腹为好。3胃肠:作胃肠等上消化道检查,前一晚要进易消化食物,检 查当日晨禁食禁水。如患者需同期作胃肠 X 线或纤维内窥镜检查, 超

3、声检查也需安排在它们之前,或在其后 2-3 日,以免钡剂和气体对 其干扰。作直肠检查时,尚须患者保持膀胱充盈,故检查前 2-3 小时 不应解小便。作结肠检查前则应注意排空大便。4腹膜后器官:准备同胆囊。如需用区别病变是否在盆腔,检 查前要保持膀胱充盈。检查前两天不要作钡剂造影。5肝脏和肾脏:检查前一般无须特别准备,但最好是空腹进行。 6妇产科:准备同胆囊。但检查前 2-3 小时应停止排尿,必要 时饮水 500-800ML ,务必使膀胱有发胀的感觉。如果是在怀孕初期, 则不必饮水,以免膀胱过度充盈而压迫子宫。如经阴道超声检查,则 无需特别饮水。7眼:检查时将被检眼闭合,非受检眼平视天花板,下颌微

4、微 上翘,使瞳孔位于中心位置。检查中不要揉眼,以免检查用的油性液 体流入眼内,损伤眼睛。B 超检查时, 幼小儿童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不合作, 须预先给予镇 静剂。作腹腔器官检查时, 遇腹腔气体过多或有便秘的患者, 医生可能 嘱检查前日晚服缓泻药,或在检查前灌肠,患者应当认真配合。医院管理制度 - 超声检查工作制度 XXXX 年 04 月 25 日 星期 六 上午 11:10医院管理制度 - 超声检查工作制度(一)需做检查的病员, 由医师填写检查申请单, 送超声波室登记、 预约,检查前 1 天,通知有关科室做好准备。(二)危重病员检查,应有医护人员陪同或到床旁检查,出现阳性 结果应当反复核查, 病变

5、图象应拍照记录, 疑难病例应会同有关医师 检诊。(三)超声波室诊断报告由医师或技师书写并签名,必要时须经上 级医师审签。(四)超声图像照片一律由超声诊室统一保管。临床科借用办理借 用手续。(五)住院病员超声检查出现阳性结果或可疑的阳性所见时,应与 临床科取得联系,坚持追踪随访,对误诊、漏诊的病例应组织全科讨 论,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 (六 )对各种仪器、设备指定专 人管理,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定期维护和保养,并做好使用、 维修记录,注意用电安全。(七)检查室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扫、消毒。冬季应注意保暖,室 内禁止吸烟心脏与大血管超声检查的操作程序与注意事项 检查内容及适应症 1. 判

6、定心脏位置以及内脏的位置关系。2. 检出心脏结构异常。判定心脏各房室腔大小,室间隔和室壁厚 度,室壁整体运动和节段性运动, 瓣膜功能,间隔缺损的部位和大小、 流出道、大动脉、体(肺)静脉,心肌病变、心内异常结构如肿瘤、 赘生物和血栓以及周围血管病变等。3. 检出心脏结构关系的异常。判定心房排列关系、心房与心室、 心室与动脉的连接关系、 体静脉回流、 肺静脉回流以及冠状动脉发育 和起源异常。4. 评价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多普勒常规测量各瓣膜口流速和压 差,判定心血管内异常血流部位和起源,定量或半定量分流、流出道 狭窄、瓣膜狭窄和反流等异常血流的流速、压差及流量等。5. 检出心包疾患。定位和半定量

7、评价心包积液,知道心包穿刺, 评价药物疗效。判定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和心包肿瘤等。6. 评价心脏手术及介入治疗后心脏结构恢复情况和血流动力学 的转归。7. 评价心脏功能。常规应用二维和(或) M 型超声测定心脏收缩 功能,也可用多普勒超声评价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检查程序 1. 检查室应安静、整洁、安全,并配有暗色窗帘。行介入检查时 室内应配备急救药物和抢救措施。 2.启动仪器,调节一起的分辨率, 以保持显像清晰。在仪器基本具备 M 型、二维和(或)脉冲和连续 波多普勒及彩色血流显像功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成人或儿童的探 头。经食管超声、 血管内超声和周围血管超声应配备经食管探头、导 管探头

8、和高频探头, 血管内超声检查还需要在心室造影或选择性冠状 动脉造影条件下完成。3. 经胸心脏超声检查需暴露患者前胸和腹部检查部位,左侧卧位和(或)平卧位,周围血管超声检查需暴露相应部位。婴幼儿不合作 者可用镇静剂口服或灌肠, 介入性检查如经食管超声需用适量的局部 麻醉剂和镇静剂, 声学造影检查需注射造影剂, 负荷超声需病人配合 适量运动或注射相应药物。 术中经食管超声在病人麻醉和气管插管后 完成。4. 操作者应具有至少两年心血管超声工作经验并已取得医师执照。5. 常规将探头置于四个主要部位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基本切面: 胸骨旁心前区(第 2到第 4 肋间的胸骨左缘)、心尖区、剑下区及胸 骨上窝。

9、特殊情况探头位置应置于胸骨右缘检查,如右位心等。 6. 无论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均应首选经胸超声检查, 经胸超声基本方 法的常规步骤:(1)用 M 型超声从心尖到心底水平完成心尖波群、心室波群、 二尖瓣波群及心底波群的基本检查。 ( 2)用二维超声在胸骨旁心前 区显示左心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左心室短轴(在二尖瓣口水平、腱 索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 切面、右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切面, 在心尖区显示心四腔心、心尖五腔、左心两腔心、在剑下区显示四腔心、五腔心、右室流出道长轴, 上、下腔静脉长轴等切面, 在胸骨上窝显示主动脉弓长轴和短州切面。( 3)彩色血流显像显示心内和大血管血流,脉冲或连续多普

10、勒 测量各瓣膜口流速和压差, 判定心血管分流和瓣膜反流, 半定量分流 和反流的程度。视血流速度选用脉冲和连续多普勒测定瓣口、 分流口、 流出道异常血流的流速和压差,以及在适当条件下估测肺动脉压。7.要检查特殊切面。右位心在胸骨右缘显示相应切面。升主动脉 夹层动脉瘤还应在胸骨右缘显示升主动脉长轴切面。 负荷超声需采用 左心室长轴、左心室短轴、左心两腔心和心尖四腔心切面对照分析。 血管内超声和周围血管超声除显示病变血管段外, 还需要显示病变远 端参考段及近段参考段血管切面。 对拟行介入性封堵治疗的间隙缺损 除标准测量缺损的大小外,还应测量缺损与毗邻结构关系。8. 除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可用示波显像外,

11、常规超声检查对有诊断 意义的图象应留有记录如热敏纸摄片和 (或)录象带或磁、 光盘记录。 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操作程序进行检查。2. 认真查看申请单,了解病情,密切结合临床。 3.适当调整患者 体位。4.注意标定探头方位,调节仪器增益和灰阶,多普勒检查时声束 方向需与血流方向尽可能平行以获取准确数据。5.对测量数据或诊断有异议时应及时重复检查和测量,避免漏诊 和误诊。6 介入性超声检查应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严格控制适应症和 禁忌症及终止指标。7.介入检查结论依据超声声像图特征性改变可明确诊断,也可描 述阳性所见,结合临床做排除性的鉴别诊断。冠心病超声检查 _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超声心动图诊断冠

12、心病的主要依据所缺血区局部心室壁运动异 常。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可发生在急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暂时性心 肌缺血、慢性心肌缺血(冬眠心肌) 、心室壁斑痕组织,但也可见于 心肌炎及心肌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临床病史及心电图无特异性 表现时, 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很有帮助。 左心室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是心肌梗死的特征性表现。 对于胸痛时间延长的病人, 超声检查发现 左心室壁运动异常, 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很大; 若无节段性室壁运 动异常或有弥漫性室壁运动异常, 则阴性预测值很高。 急性缺血与急 性梗死则不易区别。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临床病史不典型,心电图 正常或无特征性表现, 在胸痛发作时超声检

13、查, 可能检出可逆性的节 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可证实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 超声心动图床边 检查可以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性并发症, 如急性二尖瓣反流、 游 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左心室室壁瘤、心内血栓、右心室梗死及心 包积液。另外,早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评价其心功能、并发症,有 助于临床及时进行治疗。 慢性冠心病病人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对疾 病的诊断、 危险程度的判定和临床处理。 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多普 勒超声可评估冠心病病人的心脏结构及心脏功能的改变的严重程度, 测定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 发现二尖瓣反流、 左心室室壁瘤与假性 室壁瘤等,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适应症】1. 急性冠状动

14、脉综合症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征 (1)胸痛时间延长,疑有急性心肌缺血,但常规心电图无特异 性发现者。 ( 2)疑有急性心肌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无症状,病史及心电图不典型。 ( 3)测定基础状态左心室功能( 4)下壁心肌梗死病人疑有右心室梗死者。 (5)急性心肌梗 死后有并发症及附壁血栓。(6)进行性心肌缺血病人, 查明病变部位和 (或)严重程度。 2. 慢性冠心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征(1)心前区痛或不适,静息状态无室壁运动异常者,可进一步 做负荷试验。 ( 2)已确诊心肌缺血或梗死者,静息状态测左心室形 态、结构及整体心功能。 (3)血管重建术前检测存活心肌(冬眠心 肌)。(4)冠脉病变较严重者,

15、拟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前检查 心功能。( 5)评价冠脉搭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疗效或诊断有无 新的室壁运动异常。 【检查方法】1.检查常用的心脏切面 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及系列短轴切 面,心尖四腔、左心室两腔及左心室长周切面。2. 左心室壁节段划分(按供血关系)可将左心室壁划分为9、16或 XXXX 年长者随访时可见随年龄增长,肝囊肿增大或数量增多肝脏超声检查 _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超声检测技术是各种肝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二维实时超声显像主 要用于肝脏形态的变化, 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则用于肝脏血管病变 与血流动力学检查。 超声检查显示肝脏的病变图像, 属于声学物理的 性质变化。同一病变

16、,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超声图像表现不同;而不同病变,其声学物理性质相似,超声图像的表现可能相同。因此超 声不能提示病理解剖学的诊断。 小部分肝占位性病变超声检测不能鉴 别良、恶性,如弥漫性肝硬化与弥漫性肝癌。有些肝内小结节则难以 区别为炎性或肿瘤。 必要时可在超声定位下行肝脏介入性活检或其他 检查。临床医生对超声检查提示的结果, 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 检查所见,全面饿饭年息后确定诊断。适应症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枝循环形成。 2.膈下积液或脓肿。3. 肝内液性病变, 如肝囊肿、 多囊肝、肝包虫病及肝脓肿形成期。4. 脂肪肝。5. 肝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6. 肝内明显的血管异常,如淤血肝、门静脉异常病变、动脉瘤。7. 肝先天性异常。 8.血吸虫性肝病。 9.肝外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