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43820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榆林市定边县白泥井郑国洲中学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执笔人:贾彦鹏 组长审核: 领导签字: 时间: 执教人:贾彦鹏 学生姓名: 班级: 组别 学号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一、学习目标:1、掌握魏源、严复学习西方的主张和詹天佑、侯德榜的事迹以及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2、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3、学习近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二、重点难点重点: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难点:引导学生分析事迹又要兼顾到基础知识三、自主学习:1、根据课本比较近代两位杰出思想家姓名时代主要成就思想特色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学习西方

2、背景魏源严复2、比较近代的两位科学家姓 名 主要成就优秀品质(具体表现)3、由表格比较近代史上四位文化名人成功的共同原因有哪些?由此你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四、合作探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1、魏源和严复魏源成就:严复成就:2、詹天佑和侯德榜詹天佑成就:侯德榜成就:3、 归纳四位文化名人成功的共同原因。五、当堂检测1、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A滇越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凇沪铁路2、20世纪上半期,在制碱工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詹天佑 B李四光 C侯德榜 D茅一升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康有

3、为4、严复翻译的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盛世危言 C四洲志 D天演论5、魏源和严复的主张的共同点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学习西方的长处,改变中国的现状 D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6、“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1)上述材料是谁的言论?(2)反映了作者怎样的观点?7、“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1)谁说的? 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2) 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你受到哪些启发?六、 总结提升教师:学生:七、课外作业:1、必做题天演论对当时社会有什么重大影响?2、选做题胡适原名嗣糜,学名洪骍,参

4、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你知道他为什么要改成这样一个名字吗?这其中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思想很有关系。那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思想是谁在哪部书里提出的呢?又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知识梳理:【资料下载】近代中国的两条铁路一、近代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作为近代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是由英国人私自修建的。1876年7月,淞沪铁路正式通车。这条铁路从吴淞至上海,全长约145公里,列车时速为2432公里。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由于铁路是前所未见的新奇事物,以致“两旁观者云集”。然而,火车仅运行一个多月就轧死了一名路人,再加上当时的人们认为铁路会阻碍庄稼生产,破坏祖坟风水,

5、所以抗议活动不断。1876年10月,清政府用285万两白银买下这条铁路并将其拆毁,把拆下的机车、路轨等运至台湾,拟于台湾铺设铁路。后因种种原因,台湾铁路未能修建,这些设备由于被长期搁置而日久锈烂,成为一堆废铁。二、“马车铁道”唐胥铁路1879年,为解决开平煤炭外运问题,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修建唐山至胥各庄的一段铁路。由于唐山靠近东陵,顽固派借口火车奔驰会“震动陵寝”而加以反对。几经周折后,清政府最终同意修建唐胥铁路,但为了不震动皇家陵寝,火车不许用机车牵引。1881年初,唐胥铁路开始动工修建,同年11月竣工,全长97公里。这条铁路最初只能用骡马充当火车头,在铁轨上拖曳煤车,所以在当时被称为“马车

6、铁道”,成为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观。随着开平煤矿的开采规模不断扩大,“马车铁道”远远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最终改用的一台牵引力较小的轻型蒸汽机车。魏源与海国图志魏源(1794-1857),道光时期思想家和诗人。鸦片战争期间,他亲眼看到英国侵略者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也亲眼看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不了解世界形势。1846年,他编成海国图志100卷,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他在海国图志的序言中,说明写这部书的目的是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意思是说,在同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要通过学习外国的长处,以抵制外国的侵略。所谓的“师夷”,就是学习西方的一套先进军事技术。他说,外国的长处有三:一、轮船;二、枪炮;三、练兵的方法。他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创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的练兵方法,改造军队;改革考试制度,增设水师科。他还特别强调向俄国彼得大帝学习,改革中国内政。所谓的“制夷”,就是抵抗外国侵略的方法。他提出“战”、“守”、“攻”三项军事原则。“战”是在军事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是抵抗敌人侵略的总原则。“守”是诱敌深入的战术方法。他认为守海洋不如守海岸线,守海岸线不如守内地。调外地兵作战,不如训练本地士兵。“战”、“守”、“攻”这三项军事原则,不是孤立的消极抵抗,而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积极地进攻敌人、消灭敌人。我快乐 我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