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优秀试讲稿范例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43819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权劝学》优秀试讲稿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孙权劝学》优秀试讲稿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孙权劝学》优秀试讲稿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孙权劝学》优秀试讲稿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孙权劝学》优秀试讲稿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孙权劝学》优秀试讲稿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权劝学》优秀试讲稿范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权劝学优秀试讲稿范例孙权劝学优秀试讲稿范例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还自认为自己是一介武夫,读书于他没有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朗诵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掌权管事了,不能不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来推辞。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2.故事情

2、节是如何展开的? 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 3.全文共写了哪两个片断? 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4.可用文中哪两个词语来概括鲁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揣摩人物语言】 揣摩人物语言。分角色朗诵课文,品读人物的感情。 1孙权一劝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见其对吕蒙的关怀、厚望。孙权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不可不学一句语气应该加重一些,以说明学习的必要性。蒙辞以军中多务。他这样想:我学习没用,不学也照样能打仗等。总之,不愿学,借口推辞。 2孙权二劝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3、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邪后叹号表示一种语气激烈的反问,实际上是表达一种肯定的意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隐隐透露着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耳,有降低事情难度、缩小事物范围的意味。意思是说:你误解了,没要求你那么高,只不过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了解历史罢了。耳后用了句号,语气变得委婉。 孙权又以自己的读书状况现身说法,指出学习的可能性,他激励吕蒙求学,循循善诱,言辞恳切,难怪吕蒙乃始就学。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他对吕蒙的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3鲁肃叹学

4、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从这句话可见鲁肃当时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假设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不由自主 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沟壑的自信。 小结:孙权的话是在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说明了君臣的关系;吕蒙、鲁肃为同僚,对话有一种调侃的意味。 【分析主体形象】 试用自己的话分析孙权、吕蒙、鲁肃各自的性格特征。 孙权平易近人,同时对部下严格要求,在劝吕蒙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对吕蒙的殷切爱护,但同时也不失其居高临下的王者权威。 吕蒙虎虎有生气,胸怀坦荡,

5、机敏精干,能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使自己得到提升,颇有幽默感。 鲁肃极像一位忠厚长者,对吕蒙的进步,他毫不掩饰地加以夸赞,又相当真诚,讲礼节,在认可吕蒙的好学之后,一定要拜蒙母,结友才告别。 【把握文章主旨】 1.孙权是怎样劝诫吕蒙学习的?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为他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接着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 2.本文想表达一个怎样的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孙权劝吕蒙学习和吕蒙经过学习取得庞大进步的故事,特别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以此劝勉人们要勤奋学习。 3.本文给大家留下了深入的印象,请你谈谈学习的体会。 示例:1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

6、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干令人刮目相待。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2鲁肃善于用新眼光看待别人。 3吕蒙知不够而后弥补。 4孙权是个善用人才的明君。 5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4.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你有什么样的启发? 吕蒙:当涂掌事,乃始就学,年长乃学,学有所成。方仲永:五岁能诗,贤于材人远矣,少年不学,一事无成。 启发:一个人天资聪颖也离不开后天的学习,后天的教育能让人得到进步,我们应时随时刻不忘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第 5 页 共 5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