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的语言美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438132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语言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语言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语言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语言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生物教学中的语言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生物教学中的语言美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幽默机智感、激励启发性都要求教师加强语言修养,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生物学语言是用于描述生命体和生命现象的符号系统,生命体本身从色彩、结构、行为、生理、生态等方面无不具备其与众不同的美丽,而生物学知识的认识方法则主要沉淀于生物学语言中,这使得生物学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一、课堂语言的艺术美。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单一音调的刺激下,大脑皮层很快会进入抑制状态。马卡连柯也说过:“声调的运用所以具有意义,倒不仅仅为了嘹亮地来谈吐,而

2、是为了更准确地、更生动地、有力地表明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绪巧妙地编排组装语言,掌握好语言的节奏感,恰当地作用于学生的感观神经,就能导致其大脑皮层不断地产生兴奋,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在高中学习的时候,教物理的老师就特别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语言干净、简洁、抑扬顿挫,上他的课就像聆听一场诗朗诵,学生以愉悦开放的心态不仅听懂了物理学原理,而且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读题能力,学会了怎样从题干中找题眼,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学生因为喜欢听他的课,甚至也喜欢上了他的生活陋习:比如抽烟、喝浓茶。由此可见,语言的艺术美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力有多大。二、课堂语言的机智美。教学语言的机智是教师

3、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规律,对教学过程及问题进行巧妙、灵活地处理,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把课前精心准备的小故事、小谜语、小段子放到课堂教学中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校曾有一位地理老师走进教室后,不紧不慢地在黑板上写下:“煤都是 的,铁都是 的。”看到老师写下的问题学生们立即开始交头接耳讨论起来,或者匆匆忙忙地查阅教材或词典,充分酝酿之后,老师才给出了他的答案:“煤都是 黑 的,铁都是 硬 的。”学生顿时爆发出一通会意的大笑,笑过之后,教师才给出煤都和铁都的地名,学生就会因为记住这样一个精彩的段子而记住应掌握的知识点,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三、课堂语言的严谨美。课堂教师毕竟不是讲评书,而是

4、要传授学生科学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仅是它的外包装而已,所以尤其重要的还是课堂语言的严谨美,科学美,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这些概念的准确精炼使人们对生命现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例如基因的概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个概念首先揭示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同时又反映出并非DNA的任何片断都是基因。基因又是DNA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这又区别于DNA的化学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因此,生物学概念的准确、精炼,是生物学语言美的核心。生物学知识中还有很多文学代替不了的图形和表格,科学、形象、生动地阐释着生命现象。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流程图、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等复杂的生理过程,以及酶的活性与温度和PH值的关系。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等,都可以简洁的图解直观地表现出来,充分体现了生物学语言的直观美。总之,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和载体。整个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的反馈情况,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赖语言。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教师语言表达的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