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简章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434062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惠民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惠民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惠民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惠民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惠民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惠民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惠民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简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招聘面试)年惠民县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简章20XX年XX月多年的企业咨询豉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落地机行的卓越管理方案,值得您下载拥有依据“滨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和“关 于进壹步规范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工作的意见”及关联政策规 定,结合我县实际,经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部门批准,制定 本简章。壹、招聘计划全县拟招录144人,其中县直学校63人,乡镇学校81人。1、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普通学科教师139人报考岗位学段合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政治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学刖教育高县中2932433233141段直初县中直175531111小初学中乡镇初 中202

2、4631121县直9711小学乡镇50139161623小学县直学学33刖校教乡育镇1111学校合计13930212984233266641142、职业教育专业师资 5人,详见惠民县2011年公开招 聘职业学校教师简章。二、招聘条件和范围1、热爱教育工作,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 道德,无违法乱纪行为。2、具有滨州户籍(县直高中岗位为山东户籍),未于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就业,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的2011年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师范类专科及之上学历毕业生(国家统招211工程高等 院校的全日制非师类直本及之上学历能够报考高中岗位的相近学科);具有惠民县户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科(包括3+2专

3、科)及之上学历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的应往届毕业生;我县招募的“三支壹扶”大学生、组织部门选派的到村任职大学生,服务 期满2年考核合格,具有相应教师资格,且为师范类毕业生。年 龄于30岁周岁以下(1981年6月30日以后出生)。原由人事、计委分配到乡镇工作的非师范类专科及之上学历 的毕业生,当下惠民县教育系统服务满五年之上,且取得教师资 格者,可报考乡镇小学相近学科,报名时需提供大、中专毕业 生就业介绍信及所于乡镇教委开具的任教情况证明(由乡镇教 委、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注明任教工作简历),年龄不超过 35 周岁 (1976 年 6 月 30 日以后出生) 。签有协议,现仍于惠民县教育系统

4、任教的非师范类“农村教育硕士”生,能够报考和任教学科相同的学科,年龄不超过35 周岁 (1976 年 6 月 30 日以后出生 ) 。 原惠民县于编教师, 因个人原因失去编制后壹直于惠民县内任教的,能够报考符合简章要求的岗位学科,年龄不超过35 周岁 (1976 年 6 月 30 日以后出生) 。 原为惠民县于编教师的硕士及之上学历毕业生,能够报考符合简章学历要求的相应岗位和学科 ,年龄不超过35 周岁 (1976 年 6 月 30 日以后出生),急需学科年龄可放宽到 40 周岁( 1971 年 6 月 30 日以后出生) 。3、报考县直高中岗位需具有本科(直本)及之上学历;报考初中小学岗位者

5、除县直初中为本科及之上学历外,其它为专科(“ 3+2 ”专科只允许报考乡镇小学)及之上学历;报考学前教育岗位者为专科及之上学历(报考高中段学前教育岗位者需为直本及之上学历)。4、所学专业要和报考岗位专业要求相壹致(本科及之上学历若无对应学科岗位时可报考农村小学的相近学科岗位)。三、报名1 、报名时间地点报名时间: 2011 年 4 月 23 日至 4 月 27 日 18 点。报名地点:惠民县教育局人事科。2、报名办法报名采取现场报名的方式进行。考生持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到学历认证网自行打印)、教师资格证及报到证、档案管理部门同意报考证明等原件及复印件。 201

6、1 年应届毕业生可持身份证、户口簿、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学校出具的学历证明(证明其学历层次,学制及师范类专业,直本特别注明)等原件及复印件。同时交近期二寸彩色免冠同底版照片 5 张和笔试考务费 80 元。报名时须由考生本人填报考选岗位(高中、初中小学、学前教育),每人只能报考壹个岗位的壹个学科,不得兼报,且填写 2011 年惠民县教师招考报名登记表(请自行到滨州市惠民县教育信息网上下载打印)。持有山东省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卡(有效期壹年)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免收本次招考除体检外的费用。我县招募或生源地为惠民县的“三支壹扶”大学生、组织部门选派的到村任职大学生和“大学生志愿

7、服务西部计划”专门项目毕业生,服务期满2 年且考核合格的,笔试成绩加 10 分(依据上级文件要求)。“三支壹扶”大学生要出具山东省“三支壹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签发的招募通知书、县(区)人保局的考核材料及服务单位的介绍信(上述证明材料有缺失者,需出具省“三支壹扶”办公室盖章的关联证明);生源地为惠民县且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毕业生须出具团省委考核认定的证明材料;到村任职大学生须出具县之上组织人保部门考核认定的证明材料。提供证明材料时,同时提供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符合加分条件的报考人员,须持材料到报名现场咨询处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经公示无异议后实施加分(报名时未提供有关材料者不予加分)。四、

8、考试办法:(壹)笔试,满分100 分1 、笔试内容高中岗位和初中小学岗位均考试高中现行课件;学前教育岗位考试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和学前教育法规。2、笔试的时间地点笔试于 2011 年 5 月 7 日进行,考生于考试前壹天持有效期内身份证到教育局人事科领取准考证。考生必须凭笔试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俩证缺壹不可,如身份证丢失,考生可凭临时身份证、户籍所于地派出所出具带照片的户籍证明)参加考试。(二)面试(说课),满分100 分根据笔试成绩和岗位学科计划确定面试人员,计划小于 5 人的学科,按1 : 3 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计划大于等于 5 人的学科,按 1 : 2 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计划数

9、大于等于 20 的学科,按 1 : 1.5 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报考人数不足规定比例的全部进入面试。笔试成绩及面试人员名单于滨州市惠民县教育信息网进行公示。1 、面试时间地点面试于 2011 年 5 月 15 日 5 月 25 日期间进行, 具体面试时间和地点于滨州市惠民县教育信息网上公布,考生于考试前壹天持有效身份证到教育局人事科领取面试通知书,且办理关联手续。面试考务费 70 元。2、面试内容高中、初中小学岗位包括现场面试和说课俩部分,现场面试占 20 分(内容涉及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说课占 80分,时间为 10 分钟。学前教育岗位包括说课和技能测试俩部分。说课40 分、技能测试

10、 60 分。技能测试内容为简笔画和视唱(或现场编舞),简笔画为 30 分(自带画板及用品),视唱或现场编舞(二选壹)为 30 分。 说课、视唱和现场编舞测试时间共计10 分钟, 简笔画为 20 分钟。3、说课课件高中岗位使用高中现行课件;初中小学岗位使用初中现行课件;学前教育岗位使用幼儿园大班现行课件。(三)笔试、面试成绩分别按60% 、 40% 计入总分。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均保留俩位小数(四舍五入),如果出现且列情况时可进壹步精确小数位数,直至能排出先后名次,如若仍不能排出先后顺序可根据笔试成绩高低确定先后顺序。考试总成绩于滨州市惠民县教育信息网上公示。五、考察和体检。根据岗位

11、学科计划数,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以 1 : 1 的比例确定考察、 体检人员。 对于不足面试比例的, 核减岗位计划数。考察人员名单于滨州市惠民县教育信息网公示。被考察人员必须于本公示期内,将本人的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到学历认证网自行打印)、教师资格证、报到证原件和毕业生档案以及特殊人员的关联证明材料和证件,交惠民县教育局人事科,逾期不交者按自动放弃考察、聘用资格处理。重点考察考生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实际水平等,且对考生资格条件进行复查。考察不合格的人员取消其资格,且按总成绩从高到低予以递补,当未进入考察的面试人数少于 2 人时不再递补。体检到指定

12、的县级之上综合性医院进行,参照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体检费用由报考人员承担。用人单位和报考人员对体检结果有疑问时,能够申请复查,费用由申请方负担。复检只能进行壹次。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对于于体检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隐瞒真实情况,致使体检结果失真的体检者,不予录取。根据考察体检合格的人员确定拟聘用人员。对拟聘用人员于惠民县教育局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 7 天。六、聘用办法拟聘用人员公示期结束后,统壹安置上岗,见习期壹年。见习期满考核合格,县编委办公室审批列入正式教师编制,办理聘用手续;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资格。七、工作单位的确定同壹岗位相同学科,按成绩从高到低由考生选择工作单位。八、咨询电话惠民县教育局: 0543-5351640释。惠民县人保局:0543-2232323九、本简章由惠民县教师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