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史 总题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432673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史 总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体育史 总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体育史 总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体育史 总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体育史 总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史 总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史 总题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史复习题库补充1、中国在1958年与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中断21年,1979年恢复关系。2、印度象棋是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共同原型。3. 1971年“乒乓外交”政策,改变了中国与美国的僵持关系。4.1978年11月,101个国家的政府部局长级官员参加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国际体育内阁会议讨论通过了体 育运动国际宪章,强调指出“参加体育运动是所有人的一项基本权利”。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 权利公约则是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法律性文件,确保儿童享有康复设施和保健服务的权利。5、1910年国际妇女节诞生,1919年国际妇女体育联合会诞生,1975年国际妇女年,1994年5月5-8日,

2、在英国举 行了首届妇女与体育国际大会,发布了布莱顿妇女与体育宣言。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批准成立了由其赞 助的妇女运动体育和体育教育观察站。6、20世纪80年代,奥林匹克运动出现的危机是:体育商业化影响加大,奥运会出现经济危机,奥林匹克运动内部 发生矛盾(委员自选和逆向代表是国家奥委会最重要的组织原则)。7、第八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上任,提出了:“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口号。 一、填空题,二、选择题1、奴隶制时代的学校体育分为:(校)、(序)、(庠)等不同名称的学校。2、印度象棋是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的共同原型。3、西周的学校已形成完备的系统:分为国学,小学,大学,乡校。4、中国奴隶社

3、会学校体育的内容主要集中表现在:祀和戎两方面。5、射礼按不同等级或不同场合分为“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大类。6、商、周时期作战以车战为主,西周出现了以礼为主,以射御为中心的六艺教学体系。基本的作战技能,其中,五 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7、田猎制度化:春搜,夏苗,秋狝,冬狩。8、在商、周时期,医学保健有了较快发展,尚书洪荒中的“福”、“祸”的标准:五福:寿,富,康宁, 攸好德,考终命;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9、东汉著名外科医生华佗总结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10、古埃及的帕拉奥宫里流行

4、的撞球是现代台球的远祖,使用球拍的球戏为欧洲网球运动打下基础,用弯曲的木棍 击球演化为现代曲棍球。11、闻名于世的东方保健术有中国的气功和印度的瑜伽术。12、西方产牛现代体育兴起的三大标志有: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法国卢梭的自然体育和英国洛克绅士体育。13、西方宗教改革的发起者马丁 路德,其观点“保持身体健壮是每一个基督教徒的天职之一”14、捷克著名教育家一一夸美纽斯,代表作大教学论,创建了体育班级授课制,被称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15、西方宗教改革中,耶酥会学校为奠定近代学校体育起了积极的作用16、1774年,德国博爱派教育家-巴塞多,被称为近代最早的体育老师。在德绍创建了第一所博爱学校,

5、并创造了“德 绍五项”,创造了按年龄选用教材和分组教学的方法。17、“近代体育之父”古茨穆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使当时的体操成为一个完整体系一八项运动。18、德国国民体操之父杨氐,1811年,在柏林郊外哈森赫德创办了体育场,改称“青年体育场”。19、施皮斯是“运动铸型”教育的创始人,被誉为德国学校体育之父,首创了体育教学中的分段教学和综合教学法, 并最早把音乐和体操练习结合起来。20、现代学校体育制度形成的三大标志:德式体操、瑞典体操和英国户外运动。21、意大利医牛美尔库里亚利斯用拉丁文写成6卷本的体操术,是当时体操教师和医生最重要的参考书。22、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被誉为“现代奥林匹

6、克运动之父”23、1894年6月12日在巴黎召开12个国家49个体育团体79名代表参加的国际体育会议,决定1W年在希腊首都 雅典召开第一届现代奥运会。24、德国人菲特,在1794-1818年首创并出版了体育辞典,第一卷是体育史,第二卷在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上对 身体运动进行分类,并用数学、物理学加以解释。2 5、英国资产阶级社会学家-斯宾塞,以进化论为中心,奠定了功利主义体育观,促进了体育的进一步科学化,闻 名于世的著作有智育、德育和体育2 6、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首次把学校教育明确分为德智体三方面,提出了全面发展的绅士教育思想,确立 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提出了具体的锻炼内容和保健主张。

7、27、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 个近代学制,对学校教育实行三段七级教学,推行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28、1 9 0 7年,徐傅霖、徐一冰等人在上海成立的中国体操学校,以培养体育师资为目标:1 9 0 8年,中国体 操学校女子部改为中国女子体操学校,是我国近代办学时间较长、作用较大的两所学校。29、宋代是象棋最后定型时期,流传广泛的如“大象戏”和“广象戏”。30、长安2年,武则天开始设立武举为科举中的一科,武举考试既有实用技能,也有身体、文化要求。31、1 9 10年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规模的运动会,即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

8、次体育同盟会,后被追认为“第一届 全国运动会”;它是由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派埃克斯纳组织发起,并确定了竞赛项目和比赛制度。3 2、毛泽东,1917年4月1日,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论文。3 3、恽代英,1917年6月,在新青年上发表“学校体育之研究”论文,3 4、1922年的壬戌学制和1 9 2 3年颁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正式把学校的“体操科”改名为“体育 科”。3 5、第3届全国运动会,标志着中国“收回体育权”,开始正式组织体育竞技运动会。36、1979年11 月 26日,国际奥委会在洛桑宣布,通过执委会10月 25日的名古屋作出承认中国奥委会为全国性 奥委会的决

9、议,这样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终于得到圆满、公正的解决。3 7、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教育家裴斯塔洛齐建立一整套“和谐发展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体育、劳动教育、道德 教育和智育。3 8、1 9 2 2年中国 王正廷 选为国际奥委会宣委员之后才与中国有了正式联系。1952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 国际体坛奥运会上空飘扬。3 9、奥林匹克三大组织体系包括: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4 0、1924年7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全国体协)在南京东南大学正式成立,旧中国唯一正式的全国性体育组 织,建国后改称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4 1、宋明时期,武术逐步形成了独立的体系,其理论大体包括三方面

10、内容:气为武术本体、相反相成的武术技击 原则、以仁为核心的武德思想。4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学者托马斯.伍德和赫塞林顿提出“新体育”学说。43、1920年,奥林匹克标志的确定:五环旗、施放和平鸽活动仪式、运动员宣誓仪式:圣火传递仪式。43、1952年6月10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2届代表大会,以毛泽东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我 国体育方针。44、华东体育学院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体育学院(1956年改称为上海体育学院),之后六大体育学院的诞生。45、1927年,张之江等人建立了中央武术馆,后来改名为中央国术馆。46、1 9 5 4年,北京召开新中国第一次全国职工体育工作会议,工

11、作方针“积极领导、逐步发展”47、1 9 6 4年8月,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公布了关于中小学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的报告,提出以“两课、两操、两活动”为中心内容的学校体育格局。48、宋人十分热衷于整理古代军事理论典籍,其中官修的著有武经总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兼有军事理论和军 事技术的综合性兵书。49、1 9 0 9年,霍元甲在上海创办了精武体操学校,1910年他的学生组建精武体育会,这是我国最早将西方体育 观念和训练方法引入中国,借鉴西方手段改造传统体育的社团。50、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通过名古屋会议,承认中国奥委会为全国性奥委会的决议,正式名称“中

12、 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址北京,这样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终于得到圆满、公正的解决。51、1984年23届奥运会上,中国选手许海峰为中国夺得第一个奥运冠军。陈镜开、容国团吴传玉52、2 0世纪8 0年代开始,国家体委确定了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 略协调发展的思路。53、1995年8月29日,人大常委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这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体育大法。54、卫95年6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进入实施阶段,并启动了 “一二一”工程。55、自1984年以来,国际奥委会规定了每年国际奥委会成立纪念日的6月23日为“奥林匹克日”。56、古罗马诗人朱维

13、纳利斯提出“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昆体良、盖仑5 7、学校既有以“兵操为主”的 体操课,又有以“田径、球类为主”的课外活动和竞赛在学校并存,这种做法 被称为“双轨制”学校体育制度。58、宋元明清养生术发展中最有代表性而又影响深远的是八段锦和易筋经59、公元(前述)年,在阿尔菲斯和克拉德斯河汇合处的奥林匹亚举行了第一届古代奥运会。60、戚继光的( 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是中国古代后期最有价值的军事谋略和训练学著作。6 1、1952年11月,中央体委正式成立,1954年改为国家体委,1998年改名国家体育总局。62、1942年9月9日,朱德提出:“运动要经常”。63 1 9 7 8 - 1 9

14、8 0年,标志着中国以竞技体育为中心,“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举国体制正 式形成。64、1984 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65、1994 年 4 月 17 日,万宝路杯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开幕,足球职业化改革全面推开。66、1994 年 4 月,国家体委发布的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新思路,即“国家领 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90 年代出现了企业参与体育的新局面,企业运动队、企业运动会迅速发展,体育社会 化的程度逐步提高。67、1982 年 8 月 27 日,国家体委颁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各

15、级学校全面实施。68、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用法规的形式肯定了学牛的体育权益和学校体育的 基本任务,开创了学校体育发展的戏纪元。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是促进人类和平发展。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格言就是: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运动三大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奥委会奥林匹克宪章规定了奥运会的规模,只有在至少4 洲 75 个国家广泛开展的男子项目和 3 大洲 40 个国家广泛开 展的女子项目,才能列为夏季奥运会比赛的大项或分项;冬季奥运会接受新项目的标准是至少3 洲 25 个国家广泛开 展的项目。2、名词解释 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牛理、 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 运动。奥林匹克主义(Olympism)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 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