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431955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目 录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1 认识土壤12 种子发芽43 向上长还是向下长64 根朝哪边长85 茎往哪边长106 植物怎样喝水12自由研究15第二单元学习用品177 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178 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199 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2110 各种各样的纸2311 纸是怎样造出来的26自由研究28第三单元课外活动2912 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2913 玩气球3314 打篮球3615 小小降落伞3816 玩潜水艇4117 沉浮的秘密43自由研究46第四单元文艺汇演4818 锣鼓声声4819 声音的旅行5020 不同的声音5421 舞台灯光5722 反射光

2、6023 美丽的彩虹62自由研究64. z.-第一单元 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认识土壤教学目标:探究: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份构成的。2、在探究问题土壤中有什么时,能独立思考发表意见,个人或小组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方案。知识:1、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2、会记录探究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根据事实资料研讨问题,得出结论。情感:通过讨论,知道土壤对植物及人类的作用,大致知道怎样保护土壤,树立保护土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教学难点:在实验中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能进展实验研究。教

3、具准备:便于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课时: 2课时第1课时教学容: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问:同学们,土壤是动植物、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大家在哪些地方见过土壤.对于土壤你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问:对于土壤,你想研究些什么.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土壤的问题。问:土壤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究问题:土壤主要是由什么成份构成的.三、作出预测问:根据你平时的了解,你认为土壤里都有些什么.学生:水、空气、杂质、化肥、泥土、砂等。四、室外观察、采集土壤。问:要想清楚地了解土壤的成分,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采集土壤需要些什么工具.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准备:铁锨、小铲、小桶

4、等。五、室探究。思考:土壤中是否有刚刚谈到的物质呢.怎样才能弄清楚.你能想出多少种研究方法.学生:用手捏、手是湿的,说明土壤里有水师:按照你们想到的方法,去研究土壤中到底含有哪些物质,看能有哪些发现。学生:填写活动报告单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汇报:你采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讲述:那些死去的动植物腐烂后变成了腐殖质。启发学生思考:除了这些研究方法,还能用哪些方法对土壤进展研究.用火烧,土壤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第2课时教学容:实验总结教学过程:一、研讨问题,通过以上的研究,你知道了土壤中都有哪些成分.1、整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捏土壤手是湿的把土壤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空气搅拌

5、水中的土壤土壤分几层,上层黏土,下层砂烧土壤有烧头发的味道腐殖质2、根据学生对土壤成分找到的多少进展评价。二、拓展延伸1、土壤中除了这些成分外,还有别的物质吗.目的:1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土壤秘密的兴起。2引导学生谈谈土壤中污染物的问题。2、土壤中的这些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3、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呢.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适当介绍保护土壤小知识。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场提出的其他问题,留作学生课外研究作业。三、课后练习1、土壤的成分有、等。2、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土壤中含有空气的. z.-2种子发芽教学目标:探究:知道植物的种子是多种多样的,种子是生命的,种子都有呸根、胚芽

6、、,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出植物的茎和叶,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知识:能应用工具观察种子的胚根和胚芽。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并做种子发芽的实验。情感:通过观察种子,训练学生认真细致观察物体的习惯。通过坚持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教学重点:种子有胚根、胚芽。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教学难点:实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教具准备:蚕豆、菜豆、花生等,镊子、放大镜、解剖刀、白纸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引入问题:1、让每小组学生展示浸泡过的种子。2、提问: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关于种子,你想研究哪些问题.3、整理学生提问,引入今天的教学课题。二

7、探究构造谈话:观察种子。学生汇报,让学生充分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整理信息。介绍胚根和胚芽,讲解: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小组讨论:观察不同的种子,你有什么发现.三、研究讨论:1、研究学生提出的另一个问题:一粒种子发芽后才能长成一株植物,则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2、各小组讨论。3、汇报讨论,推测的情况。需要水、土、空气、温度、等4、小组商议:你们小组准备研究种子发芽的哪一个问题,需要设计什么样的实验进展探究.5、各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板书。6、分组实验探究。要求:1小组的每个人找到实验材料。2按本组探究的问题和设计的方案动手在家中实验。3每天观察种子发芽的情况,并做好记录。7、2

8、3天后,教师组织各小组学生在班上交流探究的问题、实验经过、发现的情况等。8、各小组小结:9、把发芽的种子种在盆中,下节继续探究其他问题。. z.-3向上长还是向下长教学目标:探究:了解植物的根适应环境的特性向地性。知识:1、知道环境对植物根生长有影响。2、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植物的向地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情感:在长期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毅力。教学重点:知道环境对植物根的生长有影响。教学难点:了解植物的根适应环境的特性。教具准备:师:玉米种子四粒,装好土的花盆。生:玉米或各种菜豆种子,纸巾、塑料袋、铁架台。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提问:种子发芽后,植物

9、的根会向什么方向生长.是向上长呢还是向下长.这样吧,让我们共同把这四粒种子分别按胚根朝上、朝下、朝左、朝右四个方位种进花盆里。请学生汇报猜想情况。二、设计实验则,我们怎样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的方法。学生汇报实验方法和步骤。师生共同筛选认为科学的实验方法。三、学生分组实验。四、验证猜想谈话,如果你完成了上面的实验和观察记录,就可以涂亮智慧星,根据你们观察到的现象,谁来说一说种子发芽后根的生长方向.学生汇报。可能有三种种子的根会向下生长,种子的根会向有水的地方生长;种子的根会向土壤肥沃的地方生长。现在我们共同种下去的种子一定发芽了,大家想一想知道它们的根是向哪个方向生长的.好

10、吧,我们来看一看吧。五、扩展与延伸谈话:你预测对了吗.植物受地球引力的吸引,想地里生长,这叫植物的向地性;植物的幼苗向有光的方向生长的特性,这叫植物的向光性;根还有向着水湿方向生长的特性,这叫向水性。这些都是植物根的生长特性,我们下节课将继续研究。. z.-4根朝哪边长教学目标:探究:知道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具有向水性的特性,了解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知识:能根据自己的猜想,大胆设计比照实验,通达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情感:在设计比照实验中,愿意与人合作、交流,形成注重证据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具有向水性的特性,了解根系在土壤中的意识。教学

11、难点:根据自己的猜想大胆设计比照实验。教具准备:刚发芽的菜豆、锯末、浅盒、盛水容器、棉线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展示植物根的生长实例或图片,问: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提出问题或自己的猜想,导出探究问题。三、实验设计1、实验假设,在土壤水分分布不均时,根是否总会向着水分比较多的额地方生长。2、设计方案,提出要求:实验方案要科学合理,处理好刺激方向和根运动方向的位置关系。方案设计要便于操作和观察,注意实用性、实效性和可重复性。3、合作探究活动。1引导学生展示实验方案,表达实验过程。自我评价实验效果。2合作研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3根据实验设计,探讨改进及创新实验的方法。4

12、实验评价。四、总结延伸四、五天后1、交流观察记录,发现的现象有什么一样点.2、实验的结论和推测是一致的吗.3、植物的根有向水性,在生长的过程中还会向什么样的土壤中生长.请接着实验观察。向比照实验中一个盒子中放入适合植物生长的肥料,另一个盒子中则不放,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盒子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 z.-5茎往哪边长教学目标:探究:知道茎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单向光照射所引起的弯曲生长现象。知识:到校园或大自然中细心观察植物茎的特点,推测茎的生长特性,并能自行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细心观察并做好记录,根据接的事实归纳分析茎的向光性。情感:通过对茎的观察、推测、实验、记录等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

13、兴起,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品质,在实验活动中培养他们认真细致习惯。教学重点:知道茎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单向光照射所引起的弯曲生长现象。教学难点:植物茎的生长特点。教具准备:硬纸盒、白纸、剪刀、小尺子、记录本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导入问题:1、我们已经知道了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和向水性,则,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呢.2、平时生活中你对树枝的生长情况有何发现.二、观察树枝生长情况1、划分小组观察区域2、提出观察要求和本卷须知:1观察时一定要认真细致;2要尽量与组员合作观察;3注意平安;4不伤害树木。3、小组活动。4、活动情况交流,交流以小组代表发言的

14、方式进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茎的生长有向光特性。三、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研究茎的向光特性。1、提问: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观察到茎的生长呢.2、讨论:我们应选用什么幼苗作为观察的对象.用什么材料做盒子罩住幼苗.用多长时间来观察.怎样保育幼苗长得更快更旺.怎样把观察结果记录得更好.3、交流。4、小组讨论:为了能更有效地研究发现茎的生长特征。应怎样实验效果更好.5、课外进展实验观察听见。6、指导做好观察记录表。四、总结与拓展1、整理记录并发现出茎有向光性。2、农业种植倡导合理密植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3、植物茎的向光特性对植物自身生长有何意义.你有何启发. z.-6植物怎样喝水教学目标:探究:知道植物靠根喝水,然后利用茎输送水分,并能设计实验证明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