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43128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粉状有机肥生产操作规程一、原辅料领用操作规程1 领料人员根据生产指令单上的领用要求, 填写领料单。2 领料单经生产主管签字后,领料人员才能交给仓管申请领料,领取生产所需原料及辅料 , 领料时领料人员和仓管必须签字确认实领数量。3 领取来的各类原辅料必须分类整齐的摆放在物料暂存区,以易于识别。二、上堆前原辅料混合操作规程1 原料预处理1.1 如果原料水分过大,一定要将其晾晒或沥干,以满足配料混合后达到配方的技术要求.1。2如果所用原料是干原料,粒径22cm的必须粉碎以满足要求。1。3如果干原料水分W10%而且硬度较大,可以将湿原料与干原料按配方比例先混合浸润 24h 后再处理.2 辅料预处理2.

2、1辅料粒径22cm的要先粉碎均匀至达生产要求。2。2 混在辅料里的硬块或金属物及长布线条等要先清除干净。3 混合搅拌3。1 检查各类原辅料是否准备齐全,输送带及搅拌机运行是否正常。3。 2 先将搅拌机下料开关关紧,开启搅拌运行开关,将各类物料按配比送到搅拌斗中。3。 3 物料添加完成后,将物料在搅拌机内搅拌,保证各类物料搅拌均匀。3。 4 原料搅拌均匀后,开启输送带,打开搅拌机下料开关(开口大小以物料不溢出输送带为 宜)将物料装入运输工具,运输到发酵场.运输过程中物料不能装的太满,避免物料洒落, 造成浪费及污染。3。 5 物料放完后,关闭搅拌斗下料口和输送的开关,进行下一轮的配料搅拌。三、上堆

3、发酵操作规程1 范围 本规程适合于堆肥发酵的整个过程。2 技术要求 参见堆肥发酵生产工艺规程。3 操作步骤3.1 上堆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在发酵场上堆成底边宽1。8m3.0m,上边宽0。8 1。0m,高1。0m 1.5m 的梯形条垛,条垛之间间隔 0。 5m。3。 2 翻堆每一天的上堆发酵原料作为一个批次,并插上堆肥发酵标识牌。原料上堆后在 2448h 内 温度会上升到60度以上,保持48h后,(但当温度超过70度后,必须立即翻堆)开始翻堆 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堆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3.3 发酵结束发酵完整的堆肥过程由低温、中温、高温和降温四个阶段组成。温度由低向高再逐渐回落

4、此时物料应无任何异味,即可结束发酵。4 记录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除进行翻堆操作外,应每日测量、记录发酵温度,做好发酵监控记录。四、物料干燥粉碎及入库操作规程1 干燥1。 1 晾晒将发酵完成的堆肥在晾晒场地上均匀的摊开,摊晾厚度不能超过20cm,并不时的翻晒使物 料均匀快速的晾干。1。 2 粉碎及筛分当堆肥晾晒至水分小于25%后就可以进行粉碎筛分(筛网孔径3mm)。开启粉碎机电源至 少 10s 后才能向粉碎机中投放物料,投放物料的速度要均匀。第一次筛分的筛上物集中进行 二次破碎筛分处理,二次筛分的筛下物与一次筛分的筛下物混合后进入下工序.(粉碎前先检 查破碎机刀片是否完整,运转是否正常;筛分机筛网

5、是否破损,如有问题应立即更换和维修。)2 入库2。1 将筛下物混合好后,通知化验室抽样检测,如果库存时间长每月都需要定期抽检。2.2在保存的过程中每一批的堆肥必须分开对放,堆体不能高于1.5m,并插上标识牌,定期 进行巡检,防止成品受潮变质等。五、有机肥料(柱状)生产加工操作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产品加工处理的工艺技术要求。本规定适用于堆肥腐熟后的有机肥料的成品加工。2 产品技术参数2.1 腐熟成熟产品技术要求参见堆肥发酵生产质量指标及产品质量标准。2.2 加工产品技术指标粒度(1.00-8。00mm)三80%。3 加工工艺步骤3.1 原料的领取3。1。 1 根据生产指令单上的生

6、产配方要求,领取生产所需物料。3。 1。 2 各物料必须整齐的摆放在物料暂存区,区分明确,易于识别。3.1。3 领料必须填写领料单,并由生产主管签署后生产人员才能领料,领料时生产人员和仓管必须签字确认实发数量。3。 2 混料搅拌3。 2。 1 检测原料是否准备齐全,混料机运行是否正常.3.2。2 先将混料机下料口开关关紧,混料机运行开关开启, 按照生产指令单上的物料配比将 物料添加到混料机中。3.2.3 物料添加完成后立即搅拌,将各种物料搅拌均匀,才能放料.3。 2.4 物料搅拌均匀后,开启输送带打开混料机下料开关(开口大小以物料不溢出输送带为 宜)将物料输送至加料机。3。 2。 5 在混料机

7、中如果物料多于五分之一的情况下严禁停机,避免再次启动时负何过大损坏 电机。3。 2。 6 物料放完后,关闭混料机下料口和输送带的开关,进入下一轮的混料搅拌。3。 3 造粒3.3。1 先检测加料机和造粒机电源和运行是否正常。3.3。2 将加料机里添满原料,关闭加料机的下料开关,开启加料机电源。3.3。3 开启造粒机电源开关,待运转稳定后打开加料机下料开关,调节开口大小控制造粒机电 流稳定在50 70A,并保证粒型外观满足企控标准。3。3。4 操作人员密切关注粒型外观,一旦出现外观异常情况,立即停机寻找原因并进行现场 处理,不能处理的通知相关人员.3。3。5看机人员要时刻注意造粒机的工作电压(38

8、0V)、工作电流(50-70A)和造粒机运转声 音,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寻找原因并进行现场处理,不能处理的通知相关人员。3.3.6造粒机正常停机前必须用油料封盘,将造粒机内腔物料清理干净。如果超过48小时不 造粒,必须将造粒盘取出用废机油浸泡维护。3.3.7 造粒看机岗位是一个重要的岗位,必须保证岗位上不能离人。3.4 烘干3。 4。 1 提前检查锅炉、风机、烘干机是否运转正常3.4.2烘干岗位要提前20分钟开始烧锅炉,等温度升起来后开启鼓风机、引风机和烘干机开 关.3。 4.3正常运行5分钟后,开始进料烘干,根据进料量和进料水分调节烘干炉温度控制烘干 机内温度在 70130 度,同时必须

9、满足成品水分小于 15。3。 4。 4 司炉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成品的水分(可以通过手感估计) ,以调节烘干机内的温度。3。 5 筛分、包装3.5.1 检查机器运装是否正常,包装袋标识粘贴是否完整、牢固,定量系统是否校正,缝包机 是否加油维护。3.5。2 烘干机开启后应立即开启筛分机,将从第一筛分口和第三筛分口出来的物料返回配料 处,重新造粒;第二筛分口出来的柱状产品进入下工序.3.5。3先由包装机粗称25kg/袋,再经磅秤进行复秤准确称量25kg/袋。3。5。4先将内袋中的空气赶净,然后在距内袋口 10 15cm的地方用包装带扎紧内袋。3.5.5将准确定量、扎紧内袋的25kg/袋的包装袋放置输送

10、带上进行缝包操作缝制好的包装 袋不能出现跳线、断线、缝线不直、包装袋挂伤和二次缝包等问题。3.5.6 包装好的成品先在待检区暂存。3。6 检验、入库3.6。1 除质检人员随机抽样外,生产人员必须每两小时取一个小样,最后混合成一个批次的 样品进行检测。3.6。2 根据检验报告合格立即入库保存,不合格的进入不合格品处理控制程序。六、有机肥料(粉状)生产加工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产品加工处理的工艺技术要求。本规定适用于堆肥腐熟后的有机肥料的成品加工。2 产品技术参数2.1 腐熟成熟产品技术要求参见堆肥发酵生产质量指标及产品质量标准。2.2 加工产品技术指标细度(1。0-3。0mm)三8

11、0%。3 加工工艺流程3.1 物料的领取3.1。1 根据生产指令单上的生产配方要求,领取生产所需物料。3.1.2 各物料必须整齐的摆放在物料暂存区,区分明确易于识别。3.1.3 领料必须填写领料单,并由生产主管签署后生产人员才能领料,领料时生产人员和仓管 必须签字确认实发数量。3.2 物料的预处理3.2。1 所有辅料必须满足水分小于 15%,超标的辅料必须通过晾晒达到标准。3。 2.2 原料中混有的废旧包装线、铁屑、纸屑、编制袋线绳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3。 3 配料搅拌3。 3.1 检测原料是否准备齐全,场地是否清理干净。3。 3.2先将各物料按照配方要求均匀合理的一层一层铺在混料区,然后用人

12、工翻混3次已达 到物料混合均匀为准.3。 3。 3 混合好的物料运送至粉碎区。9.3。4 粉碎3.4。1 先检查粉碎机运转是否正常,刀片、锣底和出料口布袋是否磨损破坏,否则立即更换。3。4.2 混合好的物料暂放区、粉碎区和包装区一定要严格区分3.4。3 开启粉碎机开关待运转正常后匀速向粉碎机中添加物料,物料添加速度以不堵塞粉碎 机为准。3.4。4 粉碎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注意检测筛网的破损情况,一但破损立即更换。3。5 包装3.5。1 检查机器运装是否正常,包装袋标识粘贴是否完整、牢固,定量系统是否校正,缝包 机是否加油维护,场地是否清理干净。3。5.2 打开粉碎机出料口将粉碎的产品装入包装袋中

13、,包装前一定要检查产品外观是否混有 废旧包装线、铁屑、纸屑、编制袋线绳、树叶杂草、烟蒂等杂物;是否出现较多粗纤维(粉碎不好的)、产品颜色不统一、细度不一致、结块发白等情况,如 果出现不能包装,必须重新进行筛分处理才能包装。必须做到产品颜色细度统一、无任何杂 物、无结块发白情况并达到技术要求.3。5.3确定产品外观符合要求后,准确称量25kg/包,将内袋中的空气赶净,然后在距内袋口 1015cm 的地方用包装带扎紧内袋。3。5。4将准确定量、扎紧内袋的25kg/袋的包装袋进行缝包操作。缝制好的包装袋不能出 现跳线、断线、缝线不直、包装袋挂伤和二次缝包等问题.3。 5.5 包装好的成品先在待检区暂

14、存。3.6 检验、入库3。 6.1 除质检人员随机抽样外,生产人员必须每两小时取一个小样,最后混合成一个批次的 样品进行检测.3.6。2 根据检验报告合格立即入库保存,不合格的进入不合格一、原辅料领用操作规程1 领料人员根据生产指令单上的领用要求,填写领料单2 领料单经生产主管签字后 ,领料人员才能交给仓管申请领料,领取生产所需原料及辅料, 领料时领料人员和仓管必须签字确认实领数量。3 领取来的各类原辅料必须分类整齐的摆放在物料暂存区, 以易于识别。二、上堆前原辅料混合操作规程1 原料预处理1。1 如果原料水分过大,一定要将其晾晒或沥干,以满足配料混合后达到配方的技术要求.1.2如果所用原料是

15、干原料,粒径22cm的必须粉碎以满足要求.1。3如果干原料水分W 10%而且硬度较大,可以将湿原料与干原料按配方比例先混合浸润 24h 后再处理.2 辅料预处理2.1辅料粒径22cm的要先粉碎均匀至达生产要求.2.2 混在辅料里的硬块或金属物及长布线条等要先清除干净。3 混合搅拌3。 1 检查各类原辅料是否准备齐全,输送带及搅拌机运行是否正常。3.2先将搅拌机下料开关关紧,开启搅拌运行开关,将各类物料按配比送到搅拌斗中.3.3物料添加完成后,将物料在搅拌机内搅拌,保证各类物料搅拌均匀。3.4 原料搅拌均匀后,开启输送带,打开搅拌机下料开关(开口大小以物料不溢出输送带为宜) 将物料装入运输工具,运输到发酵场.运输过程中物料不能装的太满,避免物料洒落,造成浪费 及污染.3.5 物料放完后,关闭搅拌斗下料口和输送的开关,进行下一轮的配料搅拌。三、上堆发酵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合于堆肥发酵的整个过程.2 技术要求参见堆肥发酵生产工艺规程。3 操作步骤3。1 上堆 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在发酵场上堆成底边宽1。8m 3。0m, 上边宽0。8 1。0m,高1。0m1.5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