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单元第五课0×5=?张丽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430850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单元第五课0×5=?张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单元第五课0×5=?张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单元第五课0×5=?张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单元第五课0×5=?张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单元第五课0×5=?张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单元第五课0×5=?张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单元第五课0×5=?张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六单元 乘法 05?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 第60-61页)科目: 数学教学对象: 三年级 学生课时: 第五课提供者:张丽单位: 大庆庆风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05?是北师大4版教材第六单元乘法中第60页、61页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乘法意义,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乘法意义”“找规律”等多种方法探索并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知道0乘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理解并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数学思考经历与

2、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3.解决问题在发现0乘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惊奇,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的愿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乘法计算中的特殊情况,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好让学生应用一般的笔算方法自主学习,掌握方法。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如何突破重难点,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盘子里放5个桃子,4个桃子,一直到0个桃子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运用乘法意义,自主研究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

3、一规律,用已有知识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一个因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零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理解0乘任何数都得0的规律。难点:掌握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讨论05?发现规律1. 算一算:35()25()15()2.找规律:在这一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师:按这样的规律05?3.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说明05为什么等于0吗?思考怎样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列出乘法算式。4.师:“0”是不是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呢?咱们再来算几题看看。(师板书:03, 70, 19990)5

4、. 师:观察,比较,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小组的同学。学习小结:从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反馈自己的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思考解答方法,和同桌交流。2全班交流解法:生1:都是5的乘法。生2:第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小1,积一个比一个小5。齐答:等于0。生1:我知道5个0相加等于0。生1:因为3个0相加等于0,0+0+00。生2:700。因为7个0相加等于0。生3:没错,因为1999个0相加,虽然0很多,可是相加后结果还是0。这一阶段引导学生借助“找规律、乘法意义”这些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并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用加法怎么列式计算?用乘法怎么列式计算?设计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

5、能力和思考能力,二是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进而推理算式03、07、19990、表示什么意义?通过观察发现规律: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从而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二、试一试探究算理1师:掌握了这一规律,那么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例如:2你们能独立解决吗?师:行,打开课堂练习本试一试,算一算。3全体同学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搜集同学们多样化的算法,并请个别同学将解答板书。4学生对板书的两种竖式产生争论,两竖式赞成者各占一半。师:是啊,乘数中间的0哪去了?5教师建议小组内讨论后统一意见。讨论结束,全班交流,请刚才赞成第一种写法的同学说说讨论后的看法。针对黑板板书,组织学生比较、讨论,通过学生自己发

6、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并深刻理解了“一个乘数中间是0”的不同处理。全班学生信心十足地回答:能。全体同学情绪高昂,议论纷纷。生1:我赞成第一种写法,因为第二种写法把因数中间的0弄丢了。7856,个位写6,向十位进5,070进5得5,要在十位上写5。所以0才不见了。由加法过度到乘法,帮助学生理解关于0的乘法算式的意义,进而理解其算理及算法在掌握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练习,尊重每位学生的不同想法,提倡计算策略的多样化,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三、练一练掌握算法1独立完成第61页“用竖式算一算”,思考每道题的意义及算法。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7、:观察这几道题,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归纳: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当个位积不满十时,十位上要用0来占位。3小狗送信。(1)小狗从邮局出发给狐狸送信,往返至少需要走多少米?(2)小狗先给狐狸送信,再给松鼠送信,然后回到邮局,至少需要走多少米?指名汇报,说说第1、2题算式的意义及算法。同桌交流、集体反馈。生1:前两列的第一个乘数只是几个数字交换了位置,第二个乘数都一样。生2:一题是末尾有0,一题是中间有0。生3: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积的末尾也有0。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生:4注意0不要漏了

8、,多了个0得数会多很多。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0的乘法算式的意义、算理及算法,能正确进行计算。计算、观察和比较,发现并归纳: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四、拓展思维,梳理总结1. 第一个书架上有205本书,第二个书架上有198本,第三个书架上有202本,第四个书架上有196本,你能估计出4个书架上大约有多少本书吗?2.今天这节数学课,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针对知识的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由易到难的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知识回归

9、到生活中去。七、教学评价设计根据本课内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还要适时地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八、板书设计 0 5 ? _一个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 000000050 500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2402480 2 4 02 4 8 020871456 2 0 8 5 7 1 4 5 6九、课后反思本节课的目标是解决“0乘任何数得0”的问题,反思在把握重点的同时,如何更加合理的展开内容,为重点服务。1.适时进行计算方法优化,引导学生掌握更好的计算方法。例如,从“35”到“05”得出“0乘任何数都等于0”

10、的结论。另外,在 “2402”这道题分析时,主要是为了引出末尾有0的竖式特殊摆法。但是,因为没有与之前的方法进行比较,使得学生忽视了这一计算方法的优势,只是知道,却没有很好的掌握和使用。2.讲评练习的形式过于单一。在练一练第一题的讲解时,可以分类进行,对了答案之后,有意识的让学生分分类(末尾有0,中间有0),再总结不同类型计算的技巧和注意点,如此可以让学生更好,更系统得掌握相关知识。3.在解读,分析题意方面可以更进一步完善。让学生读题,圈出关键词这个值得继续坚持,同时可以通过画图等方式,更细化学生的理解,确保中下学生也能真正听得懂,做得来。例如,在理解“往返”一词上,就可以在黑板上分别用不同颜色粉笔画出尖头标上“往”和“返”。在理解“至少”一词上,可以多画几个图形,让学生先找出不同的路线,通过比较明确谁才是最短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