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428296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夜洛城闻笛教学设计春夜洛城闻笛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诵读中的第二首。课外古诗词诵读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旨在让学生利用课本助学系统,通过自己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但在日常古诗词教学中,因七年级学生阅历和积累原因,准确理解较为困难。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加以适当点拨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 通过品析诗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思。3. 由诗文拓展延伸,积累经典古诗名句,传承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教学重难点】1. 有感情地背诵、积累古诗。2. 品析诗句,体会

2、其中蕴含的情思。【教学方法】朗读法品析法【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课前搜集有关描写思乡的古诗。【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溜5的乡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二、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安徽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多以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的手法,讴歌祖国的大好山河,给人以

3、清新飘逸之感。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当是开元二十三年(735 )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闻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是洛城春夜遍闻风声,即遍闻笛声矣。折柳所以赠别,而笛调中有折杨柳一曲。闻折柳而伤别,故情切乎故园。本是自我起情,却说闻者何人不起,岂人人有别情乎?只为散入春风,满城听得耳。那么,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三、与诗人相遇,大声地吟读初读:学生自由朗读,老师范读再读:读准语音,读准节奏七言绝句诗,一般是四三顿,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句式。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

4、/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三读:注意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四、和诗人同行,生动地译读1. 以诗译诗2. 力求押韵3. 解释扩展(一)字词解释(1 )洛城:洛阳。(2 )玉笛:精美的笛。(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4 )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5 )折柳:指古曲折杨柳,汉代乐府名曲,内容多叙说离别之情。(6)故园:指故乡,家乡。()以诗译诗明确:不知谁家的玉笛吹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调,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五、与诗人交流,用心地悟读1 .再读这首诗思考:全诗紧扣哪个字,以什么为线索,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这首诗全篇紧扣一个闻字,以笛声为

5、线索,抒写了自己闻笛的感受。2. 第一二句赏析:(1 )用自己的话说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描写的画面。明确: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回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2 )从用词上赏析暗散满”的妙处。明确:一个暗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生动形象的写出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打动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隐忧的情景。表达了诗人闻笛后的孤寂之情,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个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随着春风传遍洛城,勾出无数旅人的情思的情景。个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6、3)第二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夸张,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3. 第三四句赏析:(1 )联系课下注释,说说诗人用折柳有何深意?明确:折柳指折杨柳,寓意惜别怀远,表达了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2 )前人评价说折柳是这首诗的关键,请做具体分析。明确:折柳指折杨柳,寓意“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3 )第四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第四句:反问,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4. 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明确:表达了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六、向诗人学习,拓展探讨

7、1 .本诗写得感人,说说它的感人之处。明确:这首诗没有详写笛声,而是写笛声引起的游子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眷恋之情,结句何人说明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人人皆有,所以它很感人。2 .是啊,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游子们对故乡深深的感情是一致的,学生先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思乡诗句,老师再出示整理的诗句,最后大家一起来读一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张籍秋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王安石泊船瓜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一卢纶长安春望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马戴渝上秋居【教师寄语】洛阳的无限繁华,笛声的悠扬婉转,此时都无法再吸引诗人,他的心完全被浓浓的思念占据了。让我们在低回的笛声中,深情地背诵这首诗。【板书设计】春夜洛城闻笛听折杨柳想故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