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428202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变化 ,我国的人口出生状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xx和xx 年我国人口出 生率分别为 12. 95 、12.43,下表示意该期间我国部分地区常住人口出生率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有关该期间我国常住人口出生率的说法 ,正确的是A. 辽宁省位于经济发达区 ,生育意愿低B. 山东省城市化进程减慢 ,生育意愿高C. 广东省外来人口生育意愿高的群体多D. 我国人口政策导致整体生育意愿降低2. 推测上海市在常住人口出生率

2、下降 的情况下,人口总数上升的直接原因是A. 生活医疗水平高B. 人口迁移C. 死亡率持续下降D. 经济发达【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辽宁省并不位于经济发达区,其人口增长缓慢与人口外流;山东省城市化进程较快;广东省外来人口生育意愿高的群体多;生育意愿与经济发达程度、生育观念、文化因素、人口政策等均有关,选C。【2题详解】上海市在常住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情况下,人口总数上升的直接原因是外来人口的迁入,即人口迁移原因造成。生活医疗水平高、死亡率持续下降都不是人数上升的原因,经济发达吸引外来人口的迁入,但不是人数上升的直接原因,选B。【点睛】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

3、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率。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一种吸引力和凝聚力,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人口会产生一种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2)文化因素 :这一因素更多地影响着人口的自然增长。(3)医疗卫生因素 :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市人口约15万,支柱产业包括史通、教育及旅游等,20世纪70年代曾经是新英格兰地区制造业中心。2015年9月3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在斯普林

4、非尔德市西屋电气公司工厂旧址兴建生产基地,这是中国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商首次在发达国家投资建厂。2018年12月18日,中车在该工厂为美国麻省州政府采购的项目生产的首批地铁车辆下线,并满足了美国法案规定政府采购的中60%的零部件必须在美国生产的要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 中车在美投资兴建的首个制造基地选址斯普林菲尔德市,主要是因为当地A. 机车市场广阔B. 产业基础较好C. 政府政策支持D. 原料部件丰富4. 美国法案规定政府采购中60%的零部件必须在美国生产,其目的是A. 降低生产成本B. 保证产品质量C. 提升科技水平D. 增加就业岗位【答案】3. B 4.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

5、素,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整合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斯普林菲尔德市中车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是新英格兰地区制造业中心,所以中车在该地建厂主要是由于该地有较好的基础,故选B。【4题详解】美国法案规定政府采购的中60%的零部件必须在美国生产,可以使得生产为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故选D。xx8月,为了应对持续的旱情,美国洛杉矶当地政府将9600万个黑色塑料球投放到洛杉矶水库,以遮蔽阳光照射,防止水分蒸发。通过这项物理覆盖技术,洛杉矶水库每年减少了11亿升水的蒸发。下图为我国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观测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观测困难。读下

6、图完成下列各题。5. 采用塑料球覆盖水面后,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A. 库区空气湿度增大B. 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C. 库区云雾天气减少D. 库区气温日较差减小6. 如图所示,我国某地水库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A. 水面结冰B. 风速减小C. 水质变差D. 水库干涸【答案】5. C 6. A【解析】【5题详解】根据图示曲线,采用塑料球覆盖水面后,水库的蒸发量减小,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库区云雾天气减少,C对。蒸发量减小,库区空气湿度降低,A错。水体温度低,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B错。水库调节气温功能减弱,库区气温日较差增大,D错。【6题详解】如图所示,我国某地水库12

7、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水面结冰,影响水分的蒸发,A错。我国冬季风力强,风速较大,B错。水质变差不影响蒸发量,C错。图为我国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水库没有干涸,D错。【点睛】采用塑料球覆盖水面后,水库的蒸发量减小,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库区云雾天气减少。我国冬季风力强,风速快。我国某地水库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水面结冰,影响水分的蒸发。下图中两条曲线为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两天内气温日变化示意图(晴天),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 该图所示的月份可能为A. 1月B. 3月C. 7月D. 11月8. 该绿洲可能位于A. 吐鲁番盆地B. 腾格里沙漠C. 呼伦贝尔草原

8、D. 鄂尔多斯高原9. 下列关于图中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 第一天9:00-15: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B. 第一天0:00-6:00之间地面风从绿洲吹向沙漠C. 第二天9:00-15: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D. 第二天0:00-6: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答案】7. C 8. A 9. D【解析】【7题详解】根据图中曲线,该地日最高气温大于30,日最低气温在14左右,说明白天气候炎热,夜间凉爽,最可能是夏季,该图所示的月份可能为7月,C对。1月气候寒冷,气温低,A错。 3月、11月气温较低,日最低气温约0左右,B、D错。【8题详解】一天中气温最高值约出现在地方时14时,该绿洲

9、日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6时,说明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经度约是90E,可能位于吐鲁番盆地 ,A对。腾格里沙漠、鄂尔多斯高原在100E以东,B、D错。呼伦贝尔草原在120E附近,C错。【9题详解】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第一天、第二天9:00-15:00之间是上午时间,沙漠气温上升快,气温高,气压低,地面风从绿洲吹向沙漠,A、C错误。第一天、第二天0:00-6:00之间是当地夜晚,沙漠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B错误,D正确。下图为“某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流向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 该农作物的生产模式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的

10、机械化、专业化现代交通和信息的发展农场良性的生态系统产区农产品需求量大A. B. C. D. 11. 该农业类型在东南亚分布较少,主要限制环节在A. 农场仓库B. 农场C. 港口仓库D. 内河运输【答案】10. A 11. B【解析】【10题详解】下图示意某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流向过程,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专业化, 正确;该生产模式得益于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正确;该图中没有显示农场良性的生态系统,错误;该农作物的产品主要输往国外,产区农产品需求量小,错误。A选项正确。【11题详解】该农业类型需要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专业化生产,农产品产量大,而东南亚地区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狭小,地形限制其机

11、械化和专业化生产,因此东南亚不适合该农场布局。B正确。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掘进的同时构建)的隧道掘进机。2015年11月14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台铁路大直径盾构机下线,打破了国外近一个世纪的技术垄断。2018年3月1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盾构机用于孟加拉国河底隧道工程。近年来,我国盾构机订单维持高增长态势。xx6月8号,武汉市三阳路越江隧道贯通,成为二环线内原有“四桥四隧”格局的新成员。该隧道长约

12、2.6千米,外径为15.2米、内径为13.9米,是世界首条公铁合建、国内目前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下图示意隧道的纵剖面。(1)分析近年来我国盾构机订单高速增长的原因。(2)指出三阳路越江隧道盾构施工遇到的困难。(3)与桥梁相比,从地理视角评价隧道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4)简述三阳路越江隧道运营对区域发展的意义。【答案】(1)技术方面:技术进步或自主研发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降低了盾构机价格;国内市场:城市地下交通建设对盾构机需求增大;地形起伏区隧道建设促进盾构机生产; 国际市场(政策方面):“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或出口增加促使我国盾构机出口增加。(2)地质

13、:存在软硬不均的地层;河流:江水压力大,易发生透水事故;工程量:隧道掘进距离长,直径大。(3)隧道优点:受天气影响小,连续性好,通行效率高;不妨碍河流航运;利于保护河流生态。隧道缺点:工程难度较大或受地质条件制约大;行驶中车辆尾气不易扩散或大气污染更严重。(4)社会效益:合理布局交通网或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经济效益:加强长江两岸联系或促进区域优势整合;其他效益:分流过江交通或缓解交通运输压力或利于节能减排。【解析】【详解】(1)近年来我国盾构机订单高速增长是基于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近年来,我国在盾构机制造方面技术进步,能够自主研发,降低了盾构机价格;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建设中地下交

14、通建设对盾构机需求增大;地形起伏区隧道建设促进盾构机生产;政策方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出口增加促使我国盾构机出口增加。(2)三阳路越江隧道盾构施工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地质、河流、工程量方面。图中显示,三阳路越江隧道段存在软硬不均的地层;隧道需穿越长江,江水压力大,易发生透水事故;该段隧道掘进距离长,直径大,工程量大。(3)与桥梁相比,隧道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是受天气影响小,连续性好,通行效率高;不妨碍河流航运;利于保护河流生态。缺点是:工程难度较大,受地质条件制约大;行驶中车辆尾气不易扩散或大气污染更严重。(4)三阳路越江隧道运营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体现在

15、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该隧道开通后可以合理布局交通网,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可以加强长江两岸联系,促进区域优势整合;增加分流过江交通方式,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且有利于节能减排。【点睛】交通区位因素分析方法: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区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1)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 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2)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一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3)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 水运、航空。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1)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2)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 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3)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4)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