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2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软磁合金资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42798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22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软磁合金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J22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软磁合金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J22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软磁合金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J22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软磁合金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J22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软磁合金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22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软磁合金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22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软磁合金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J22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软磁合金简介一、软磁合金简介1.1 软磁合金简介软磁合金(softmagneticalloy)是在弱磁场中具有高的磁导率及低的矫顽力的一类合金,在外磁场作用下容易磁化,去除磁场后磁感应强度又基本消失的磁性合金。这类合金广泛应用于无线电电子工业、精密仪器仪表、遥控及自动控制系统中,综合起来主要用于能量转换和信息处理两大方面,是国民经济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其磁滞回线面积小而窄,矫顽力一般800A/m,电阻率高,涡流损耗小,导磁率高,饱和磁感高。一般都加工成板材和带材,熔融法制备,主要用作电器、电信工业中的各种铁芯元件(如变压器铁芯、继电器铁芯、扼流圈等)。常用软磁合金有低碳电

2、工钢、阿姆科铁、硅钢片、馍铁软磁合金、铁钻软磁合金、铁硅软磁合金等。1.2 软磁合金的物理性能软磁合金的磁滞回线面积小且窄,矫顽力(Hc)一般10Oe(1O4m)。软磁合金的主要磁特性是:矫顽力(Hc)和磁滞损耗(Wh)低;电阻率(p较高,涡流损耗(We)低;起始磁导率(科0)口最大磁导率(m高;某些合金在低磁场范围内磁导率(B/H)保持恒定;饱和磁感(Bs)高;某些合金磁滞回线呈矩形,矩形比即剩磁/最大磁感(Br/Bm)高。这些磁性能同合金的结构状态和成分密切相关。合金中的碳、硫、氮和氧等杂质对磁性特别有害,因为它们使晶格畸变,难以磁化,碳和氮还会引起磁时效现象。软磁合金一般要求成品晶粒尺寸

3、大,以便降低Hc和Wh值。一般铁磁性金属的磁性随晶轴方向不同而异,如铁的100方向易于磁化,111方向难于磁化。因此控制晶粒取向可以在材料的特定方向获得更好的磁性能。铁的电阻率(p低,添加某些合金元素可以提高p值,加硅和铝的效果最为明显。在铁中加入任何合金元素(除钻外),都会使它的饱和磁感Bs降低。1.3 软磁合金的发展和分类19世纪末用低碳钢板制造电机和变压器铁芯。1900年磁性更高的硅钢片很快取代了低碳钢,用来制造电力工业的产品。1917年出现了Ni-Fe合金以适应当时电话系统的需要。后来又出现了具有不同磁特性的Fe-Co合金(1929)、Fe-Si-Al合金(1936)和Fe-Al合金(

4、1950)以满足特殊用途。中国于1953年开始生产热轧硅钢片。50年代末开始研究Ni-Fe和Fe-Co等软磁合金,60年代陆续开始生产一些主要的软磁合金。70年代开始生产冷轧硅钢带。软磁合金可分为低碳电工钢和阿姆科铁、硅钢片、馍铁软磁合金、铁钻软磁合金、铁硅铝软磁合金等,在电力工业方面,主要采用在较高磁场下具有高磁感和低铁芯损耗的合金。在电子工业方面,主要采用在低或中等磁场下具有高磁导率和低矫顽力的合金。在高频下则须采用薄的带材或更高电阻率的合金。一般都用板材或带材。表1软磁合金牌号及用途序号软磁合金分类牌号执行标准用途1馍铁软磁合金1J46,1J50,1J54,1J76,1J77,1J79,

5、1J80,1J85,1J86,1J34,1J51,1J52,1J65,1J66,1J67,1J83,1J403GBn198-88大部分用于弱磁或中等磁场工作的小型变压器,脉冲变压器,继电器,互感器,磁放大器,电磁离合器,扼流圈铁芯及磁屏蔽2磁温度补偿合金1J30,1J31,1J32,1J33,1J38GB/T15005-94电磁回路和永磁回路中的磁分路补偿元件3耐蚀软磁合金1J36,1J116,1J117GB/T14986-94在氧化性介质和肺类介质中工作的电磁器件4高硬度高电阻高磁导合金1J87,1J88,1J89,1J90,1J91GB/T14987-94用于制作录音机和磁带机磁头芯片以及

6、微特电机变压器,传感器,磁放大器等各种高频电感元件铁芯5磁头用软磁合金1J75,1J77C,1J79C,1J85C,1J87C,1J92,1J93,1J94,1J95YB/T086-1996用于制作磁头外壳,芯片,隔离片6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软磁合金1J22GB/T15002-94电磁铁极头,电话耳机振动膜,力矩马达转子1.4 Fe-Co基软磁合金的发展和应用为了获得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Fe-Co合金作为软磁材料从合金微观组织形态上经历了从晶态组织到非晶纳米晶组织的发展过程。其合金成分也随之发生了由二元合金到多元合金的演变。1.4.1 传统的Fe-Co晶态合金Fe-Co二元晶态合金由3种物相组成,

7、即体心立方(bcc)无序晶体结构、体心立方(bcc)相及面心立方(fcc)相。研究已表明,含35%Co的Fe-Co合金饱和磁通密度Bs达到最大值,其Bs值可达T,居里点约为900C,而且,Fe-Co合金的居里点随其钻含量白增加而提高。约含50%Co时居里点最高,为980C,此时,合金的磁晶各向异性常数K1值接近于零,具有最高的磁导率。但是,Fe-Co晶态合金涡流损耗较高,只适于在直流和低频条件下使用,目前主要用于航空发电机和电动机、大功率脉冲变压器铁芯等。1.4.2 Fe-Co基非晶软磁材料随着非晶制备技术的发展和对非晶合金软磁性能的不断认识,Fe-Co非晶合金逐渐得到了材料研究者的特别关注和

8、深入研究。按照Inoue提出的非晶形成3条经验法则,研究者在Fe-Co二元晶态合金中添加约20%(原子分数)不同配比的Si、B、C、P等类金属非磁性元素用于提高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其余约80%为Fe、Co、Ni等磁性元素作为基体合金,从而研制出了Fe-Co基非晶软磁材料。由于受非晶形成能力和制备过程中传热的限制,目前只能获得低维产品,工业应用的Fe-Co非晶软磁合金材料主要是通过对粒状、带状等低维非晶材料进行热挤压、热轧、热锻等后续加工来获得各种形状的产品。虽然,Fe-Co基合金非晶带材已经广泛用于各种变压器和电感器,成为电力、电子和信息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材料。但是其形状特征在某些方面也始

9、终限制着它的许多应用。随着块体非晶材料制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大体积块体非晶材料的出现为扩大Fe-Co非晶软磁合金的应用提供了基础。然而,与其它非晶态合金一样,Fe-Co基非晶软磁材料由于非晶态处于非平衡态,具有向平衡晶态转化的趋势,这种不稳定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一般只能在较低的温度下使用,因而提高非晶合金的稳定性已是当务之急。同时,Fe-Co基非晶合金材料的矫顽力和高频损耗还有待于进一步降低,并且也存在脆性和可加工性差的缺点1.4.3 FeCo纳米晶软磁材料1988年日本人Yoshizawa在FeSiB合金基体中加入少量Cu和Nb,首先利用熔体急冷法制备出了非晶态合金,随后经过热处理得到了高磁导率、低损耗、低磁致伸缩的Fe基纳米晶材料(商品名为FINEMET)。虽然,由于其优异的软磁性能,Fe基纳米晶材料受到了各国材料科学工作者和产业界的关注。但是由于Fe基纳米晶合金较低的居里温度(TC0.090.19Q0.02500冷拉丝材0.903.00土0一04冷乳带材01,心250003602003OO珀oe0.250.40Q0.0412Q2006一。白.00.51000U.4O8.0-12AJ1.0100O070100006200WLCiffi扁材和材120-3.5O152500100.191001350-&0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