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构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42777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能源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我国能源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我国能源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我国能源构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我国能源构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能源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能源构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能源构成:国内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电储量相称丰富,中国一次能源的探明储量和居世界的位次如下:煤炭 探明储量1500Gt位居世界第三 石油 探明储量 7.0G 位居世界第六位 天然气 探明储量 300G3位居世界第十六位水电 探明储量 0.68GkW 位居世界第一。现已探明,国内煤炭占能源资源总储量的9以上,而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例很小,不到2,这是国内能源储量构成的最大特点。国内能源储量构成以煤为主,从主线上决定了国内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国内能源自给政策的基本。国内能源的地辨别布:国内能源分布广泛,但能源种类及储量分布极不均衡,差别很大,表1列出国内能源资源

2、的地辨别布及其构成。由表1可见,华北、西南及西北地区是国内煤炭、水力、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的区域,人均能源丰度较高,东北地区石油及天然气的储量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国内能源资源的地辨别布及构成能源资源占全国的比重% 能源资源的构成地区 能源合计 煤炭 水利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水利 石油天然气 参源丰度tce/人华北 3.9 4 14. 98.2 1.3 . 68东北 38 .1 .8 483 4.6 142 31 293华东 6.0 6 . 8.2 72. 2.5 4.6 11中南 5. 3.7 95 5 445 51.8 3. 142 西南 8.6 10.7 70. 25 252 74. 0

3、. 118西北 12.1 12.0 1.5 14.0 667 31. 2.0 116中国能源供需状况 ,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突破2亿吨原则煤。原煤产量达到2亿吨,已近年位居世界第一;石油产量达到1181亿吨,居世界第六位;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503亿千瓦时,均居世界第2位。但与此同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增长过快,使能源供应面临的压力逐渐加大。/十五0时期能源消费总量中,国内国内资源的供应率平均为9316%,平均差率为614%,其中、分别为614%、78和73。具体而言,重要有如下几种特点:1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探明限度和储采比水平低。

4、国内能源资源丰富,一次能源的储量居世界第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分别居世界第3位、第12位、第22位和第位。,我国能源资源预测总量为4万亿吨原则煤,占世界的4%。探明能源资源总量为821亿吨原则煤,相称于国内预测资源总量的20。截至底,全国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8亿吨,资源探明率为253%。探明可采储量70亿吨,占探明储量的211。剩余可采储量为2419亿吨。如果没有新发现大型油田或没有重大技术突破,按目前原油生产能力计算,只可继续开采,远低于世界原油4年的储采比水平。中国的天然气资源同样匮乏。截至底,已探明地质储量为612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仅为11%。探明可采储量约为3万亿立方米,剩余

5、可采储量为1万亿立方米,储采比为年,仍低于世界天然气58年的储采比水平。与石油、天然气相比,中国的煤炭资源状况要好的多。截至底,探明可采储量为1430亿吨,剩余可采储量为3326亿吨。若保持目前原煤开采强度,大概可继续开采150年。探明可采储量的开采条件差,有相称比例分布在中、西部地区。21人均能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内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多种资源的占有率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按人均可采矿物能源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55%、1%和%。人均能源资源总量约为3吨原则煤,相称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81%。其中人均原煤资源和人均原油资源只相称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和%。1能源

6、供应构造过度依赖煤炭。从能源供应构造看,长期依赖煤炭,石油供应缺口不断扩大。,国内原煤产量达2亿吨,在一次能源构造中所占比例为614%,比98年提高了611个百分点。而石油在一次能源构造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国内原油产量仅有8亿吨,在一次能源构造中所占比例为1216%,比1978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能源供应过度依赖煤炭,不仅加重了环境和运送的压力,并且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1部分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国内能源生产基本可以保障国内市场供应,总体能源当量对外依存度不到5。但是品种构造矛盾比较严重。/十五0时期,各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分别为1%、21、3913、4715%和4319%。由于资源储量

7、相对局限性,世界石油资源重要集中在中东,国内石油进口又以国外油轮运送为主,因而增长石油进口的脆弱性。十五时期国内能源消费增长明显加快。十五时期,国内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0%,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和,增速高达11和1611。,国内能源消费总量达23亿吨原则煤,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煤炭第一大消费国、石油和电力第二大消费国,石油消费量从的212亿吨增长到的33亿吨,煤炭从312亿吨提高到217吨。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重新显现。21能源消费构造中煤炭占比偏高。1990)95年间国内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高达76左右,近年来,煤炭消费所占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仍在68%左右同世

8、界各国相比,,国内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为6717%,大大高于世界21的平均水平,ECD国家平均为111%,美、英、法、日分别为12%、1618%、418%和2315,巴西、墨西哥分别为61和612。1终端能源消费以制造业能源消费为主。目前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而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又占整个工业终端消费的0%以上。在工业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中,制造业终端能源消费居主导地位,制造业终端能源消费量占所有工业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的36%。从工业分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前1位行业排名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终端能源消费量位居第一,占工业行业终端能源

9、消费量的2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终端能源消费量分别占到工业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的1%和131%,三项合计终端能源消费量占工业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超过5%。1煤炭等资源性产品出口增长仍然较快。受近年来国内产能过剩、生产成本低估、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某些高能耗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增长较快(见表)。改革开放三十近年以来能源变化,中国发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经济占世界比重由1978年的2%上升到的7.2%,并维持了年均9.9%的罕见高增长率。获得如此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能源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纵观三十近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中国高经济增长背景下的经济效率是极低

10、的,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不协调、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模式,经济增长进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能源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并趋于激化,已经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从能源供应角度来进行分析。一方面,从总量上看,中国是一种能源资源大国,能源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分布广泛,总地质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与俄罗斯,重要能源产量也都已居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从人均角度来看,中国能源占有量则较少。据记录, 年终国内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探明可采储量分别为 87 吨、1 吨,2270 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9、7.5、%;水电资源人均技术

11、可开发量0 千瓦时/年,相称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4,从这种角度上来看,国内又是个地道的“资源小国”。再次,中国能源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煤炭资源重要集中于华北、西北地区,水电资源重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重要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然而,中国重要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分布与能源消费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对资源配备和能源运送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规定。此外,中国能源开发难度较大、优质资源相对局限性等问题更是使得目前的能源供应主线无法满足中国将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能源需求角度进行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步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12、,中国始终处在工业化、都市化不断加速的进程之中,长期“粗放型”增长模式导致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挥霍。中国能源消费量由 1953 年的 .54亿吨原则煤增长到 年的 2.4亿吨原则煤,增长了接近 0 倍。年中国就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在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急速增长,国内的重工业化特性开始显现钢铁、冶金、水泥及电解铝等能源密集型行业迅速发展,重工业占 P 的比重由 90年的 5急速上升至 年的 69%,由此导致能源消费量的迅速增长,已经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年持续三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弹性系数均不小于1,且这种趋势还在不

13、断持续。因此,将来国内能源需求增速仍将处在较高水平。能源需求的急速增长使得国内能源供应状况不断恶化,“油荒”、“电荒”和“煤荒”接踵而至,中国经济发展开始面临严峻的能源危机,能源约束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美国能源情报署在能源展望报告中预测至225年世界石油需求平均年增长率为16。工业化国家石油需求年平均增长率为1.3%,世界石油需求增长较快的是发展中国家,增长率为3.0%,其中中国达到3.9,仅次于印度(4.8%)。北美、亚太和西欧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0%左右,而其剩余石油探明储量进展世界总量的11.%,后备储量的严重局限性将导致以上三个地区的石油产量下滑,供需矛

14、盾日益突出。在将来的0年内,这些地区消费的石油中进口的比例将越来越高,对石油的进口依赖性越来越强。IE预测:从起到3年,估计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长略不小于/2,年平均增长率为6%。从目前起到,这一时期的需求增长不小于14。在预测期内,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在0%以上,仅中国一种国家就占3%。这些国家的经济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EC的2个成员国,从而变化了将来全球能源需求的重心。一 中国石油供求现状(一)中国石油分布及构成中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等八大盆地以及部分海上石油资源。下面分别从陆地和海洋两个角度来论述中国石油的分布及构成。1中国陆地石油分布及构成(1)中国东部产油区。中国东部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石油生产供应基地,集中了一批主力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的 7以上。但是,大多数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必须加强精细勘探开发,稳住原油生产。根据油气资源评价资料,东部资源勘探潜力仍然很大,此后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