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426749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10-11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苏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市杏南中学20102011学年(上)高一年12月考试卷化学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 A卷满分90分B卷满分3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K:39 S:32 Mn:55 Cl:35.5A 卷(满分90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下列物质组别,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O2和O3 B白磷和红磷 C金刚石和C60 DH2O和H2O22.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CO32HCl2NaClCO2H2O B.CaO+H2OCa

2、(OH)2C. 2CO +O2 2CO2 D. CaCO3CaO+CO23. 在有水参加的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A. CH2O(气)COH2 B. Cl2H2O=HClHClO C. 2F22H2O=4HFO2 D.2Cl22H2O=4HClO24. 下列物质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A. NaHCO3溶液 B. Na2CO3溶液 C. CaCO3溶液 D.NaOH溶液5. 只用哪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KSCN、稀H2SO4 、NaOH 四种无色溶液区分开AFeCl3溶液 BFeCl2溶液 CBaCl2溶液 DFe(NO3)3溶液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

3、剂发生氧化反应 B.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C失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D.得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7. 下列物质与铁反应的生成物,能与KSCN 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溶液的是 A盐酸 B. 稀硫酸 C. 氯气 D. 硫酸铜溶液8. 下列中和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能以H+ + OH- =H2O来表示的是 (A)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 (D)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9. 要除去氯化铁中少量的氯化亚铁,可行的是 A. 通入氯气 B. 滴入KSCN 溶液 C.加入铜粉 D.加入铁粉10.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O3、Na、OH、K B、CO32、

4、Ba2、K、NO3 C、Ba2、OH、Cl、NaD、CO32、Na、NO3、H 11. CO2通入下列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A. 饱和Na2CO3溶液 B.石灰水 C. Ba(OH)2溶液 D. CaCl2 12.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加入足量氯水加入足量KMnO4溶液加入少量KSCN溶液ABCD13. 下列有关四大基本类型的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14. 初中化学教材中“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

5、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鉴别食盐和纯碱 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 B C D15. 可以用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最好的是 A、加CaCl2溶液 B、加热 C、加稀盐酸 D、加澄清的石灰水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 无毒,对大气不造成污染,所以可以无限量排放BNaHCO3 比Na2CO3 稳定 CNa2CO3 溶液可与Ba(OH)2 溶液反应,NaHCO3 溶液不与Ba(OH)2 溶液反应DNaHCO3 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会发生反应,但观察不到

6、明显的现象二. 填空题(共38分)17. 在CaCO3、CO2、CO、Na2CO3、NaHCO3、Cl2物质中(本题3分)大气中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_.俗名是小苏打,且是制糕点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的是_能和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是_是水垢的主要成分_能用于制造漂白粉的是_俗名是纯碱,工业上用于造纸业的是_18.填写下列空格(本题3分)化学反应方程式氧化剂还原剂Zn + 2HCl = ZnCl2 + H23NO2 + H2O= 2HNO3+ NOCH2O(气)COH2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本题8分)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化学方程式:_ 碳酸氢钠溶液滴入盐酸中离子方

7、程式:_ 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_ 将二氧化碳通入炽热的炭层化学方程式:_20. 室温下,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单质B是黄绿色气体、单质C是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E是无色溶液,F是淡绿色溶液。B和C反应发出苍白色火焰。请回答:(本题9分)(1)A是_,B是_,C是_(请填写化学式);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21. (本题6分)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检验溶液中Fe3+存在的试剂是 _,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 _写出FeCl3溶液与

8、金属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l2 + 6NaOH = 5NaCl + NaClO3 + 3H2O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氧化产物是 _。三、实验题:(本题9分)22. 如何鉴别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是碳酸氢钠还是碳酸钠?(步骤、现象、结论)23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是 。四、计算题(6分)24. 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来制取适量的氯气。现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为11.2升,(假设HCl全部参加反应)(MnO2+4HCl(浓)

9、MnCl2+2H2O+Cl2) 计算: (1)参加的二氧化锰的质量。 (2)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 B卷(满分30分)五、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5. 氮化铝(AlN,Al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CAlN中氮的化合价为+3D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 mol AlN需转移3 mol电子26. 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括号内为杂质)及操作方法

10、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ANaOH(Na2CO3)盐酸BCO2(CO)CuO加热CFe (Zn)稀硫酸过滤DCO2(HCl)Na2CO3溶液洗气27.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气)、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处理(假设每次处理均反应完全):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变小,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全部变为红色,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通过澄清石灰水,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由此可以确定混合气体中( )A一定含有CO2、H2O,可能含有H2、CO B一定含有H2,不含CO, 至少含有H2O、CO2中的一种C一定含有H2,不含CO,不可能含有H

11、2O D一定含有CO、H2,可能含有H2O、CO228. 根据反应式:Br2 + 2I = 2Br- + I2 Cl2 + 2Br= Br2+ 2Cl-可判断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Cl2、Br2、I2 B. Br2、Cl2、I2 CI2 、 Cl2、Br2 DI2、Br2、Cl2、29. 运用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碳酸钠的强B. 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产生的二氧化碳多C. 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前者消耗的盐酸多D. 足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反应,两者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六、实验题(4分)30. 某学校附近的化工厂排出的污水中因含某些金属离子对水质和环境造成了污染。该校环境保护研究小组的同学对该厂排出的污水取样过滤,对滤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有三次检测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试回答:(1)三次检测的结果中第_次检测的结果不正确。(2)研究小组根据检测结果,向化工厂提出建议:用一种含钠离子的化合物来处理污水,就可以同时除去检测出的金属离子。这种化合物_。(3)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滤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同学们将滤液酸化后,首先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_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