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生境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重点项目申请指南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426399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生境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重点项目申请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特殊生境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重点项目申请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特殊生境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重点项目申请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殊生境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重点项目申请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生境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重点项目申请指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特殊生境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重点项目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针对我国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系统发掘盐碱、干旱、低温和重金属污染 等特殊生境下特有植物资源,对解决我国重金属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重大问题具有重 要意义。本项目以我国高海拔、高纬度、干旱荒漠和盐渍土壤及极地等特殊生境中 生长的具有极强抗性的地衣、苔薛和藻类等低等植物资源,以及极端寒冷、干旱和 盐碱等特殊生境中强抗逆性的自然植物资源和重金属等特殊污染生境中超富集植物 资源为基础,系统挖掘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特殊生境与环境植物资源,通过技术与 目标集成、系统挖掘和利用,获取拥有自

2、主知识产权与产业化价值的耐高低温、耐 旱、耐盐碱、抗重金属的功能基因,为我国创制高产、高抗逆以及污染净化植物新 种质资源与材料奠定基础。此次发布的是本领域“特殊生境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重点项目申请指 南。二、指南内容1. 项目名称特殊生境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2. 项目总体目标突破一批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技术,获得一批具有抗逆性等特殊功能并 拥有重大产业化开发利用价值的功能基因,大幅度提升我国特殊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的整体水平和可持续利用效率,为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 要的技术支撑。3.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目主要针对干旱、盐碱、低温和重金属污染特殊生境的高等植物和

3、低等植 物资源,在特异新功能基因筛选、基因工程改造种质和野生植物快速繁殖和驯化培 育的开发和利用技术方面开展研究。在收集与筛选耐旱、耐低温、耐盐碱等抗逆野生植物(如短丙草、星星草等) 资源基础上,建立新型的耐寒、耐低温模式植物研究体系;筛选和鉴定与耐干旱、 耐寒、耐盐碱等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新功能基因;获得具有应用价值的转基因植物 株系。在收集特有的耐高低温、耐盐渍和耐干旱的低等植物物种(如藻类、苔薛、地 衣等)资源基础上,利用已知全基因组序列和具有遗传操作系统,通过全基因组突 变体库的建立等,分离与鉴定具有应用价值的耐高低温、耐干旱、耐盐碱的新低等 植物抗逆功能基因,获得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抗性

4、转基因遗传材料;对耐高低温、 耐盐渍和耐干旱的低等野生植物进行快速繁殖和驯化培育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以我国污染等特殊生境中的特有耐盐碱和重金属植物资源为基础,利用功能基 因组、细胞学、生理学和遗传学等多学科交叉手段,系统分离与鉴定具有重大应用 价值的耐盐碱、重金属抗性相关基因;分析基因的功能与作用机制。探索利用基因 工程育种技术培育新型耐盐碱、耐重金属污染植物的技术体系。4. 项目主要考核指标在获得耐旱、耐寒、耐盐碱等野生植物资源的基础上,获得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的耐旱、耐寒、耐盐碱和耐重金属污染等重要功能基因80-100个。申报专利60-80 项;获得新型的耐逆性种质材料20-30个;建立1

5、-2个研究植物耐逆基因及其机制 的新模式材料系统。获得耐高低温、耐干旱和耐盐渍的地衣和藻类等低等植物资源 8 10 种。5. 项目经费来源构成项目研发经费需由部门提供配套经费,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的比例应超过1: 1, 项目拟支持的国拨经费为2500万元人民币。6. 项目支持年限:4年。三、注意事项1. 重点项目申请必须针对项目整体任务,针对部分研究内容的申请将视为无效 申请。项目申请应提出项目分解(包括任务分解及经费分解)方案,并提出项目课 题安排及承担单位建议(本项目拟分解的课题最多不超过10个)。2. 项目申请团队的条件和要求:(a) 项目牵头单位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

6、资格的企事 业单位;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联合申请。(b) 申请单位应已获得并拥有特殊生境的遗传资源;已经获得候选基因并在模 式植物明确功能;获得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并在过去五年内发表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 论文。3. 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的关系多家单位共同申请时,以合作方式落实课题任务,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项目 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之间须具有任务分工。项目牵头单位负责项目的总体组织 协调,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负责项目经费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协调处理项目执 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联合申请单位对项目牵头单位负 责,接受项目牵头单位的总体指导和计划安排。项目牵头单位与联合申请单位应签 订研究开发合作与知识产权分享等相关协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