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426350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母鸡》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母鸡教学设计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四年级()班课时:1课时提供者:吴敏单位:江西省进贤县温圳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老舍先生写的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朗读全文,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敢讨厌

2、母鸡的原因,理解作者对母鸡感情的变化。能力目标: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学生对自己的母亲有感恩之心。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四年级是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阅读习惯。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

3、验,从而享受阅读的快乐。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师:引导教学法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运用多媒体教学。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教学难点是意识是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以猫入题,引出母鸡1、出示:古怪老实 贪玩 尽职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胆小勇猛 可爱师:还记得这么词吗?挑选几个词语简单介绍一下老舍笔下的猫。2、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笔下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

4、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学生挑选几个词语简单介绍一下老舍笔下的猫。同是老舍的文章,以旧课导入,水到渠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查预习,明确要求。1、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认真预习课文,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们是否通过预习已经认识了他们。出示词语: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如怨如诉疙瘩可恶毒手聋子啼叫鸡雏儿一撮儿毛师:老舍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的语言就有着浓郁的“京味”,这也是他写作的风格。像“一撮儿、鸡雏儿”这样的儿化词语文中还有很多:出示: 这点儿挺着脖儿 挺着身儿 汤圆儿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自由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出示要求:(1)

5、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是怎样的?(2)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怎样的?(3)比较一下,母鸡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学生认读词语,明确学习要求。检查预习情况,使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初读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找到作者直接写对母鸡态度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两句话,并相机板书:讨厌不敢讨厌3、读这两句话,体会“一向”、“不敢”,理解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态度。4、质疑: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5、理清条理,进行分段。思考并讨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从作者的情感主线入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感知写作线索。品母鸡之短,体会讨厌(1)自由读

6、第1-3段,找找母鸡让人讨厌的原因,例举母鸡的罪状,越多越好。(2)交流讨论,教给方法:“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A、学生谈感受。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没完没了、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体会母鸡的叫声烦人。B、这样从前嘎到后,又从后嘎到前,没完没了地叫,什么是“没完没了”?有什么感觉?不仅如此,它有时还扯长了声如怨如诉,好象在干什么?没有理由,没完没了地叫,这就叫无病呻吟。C、总结学习方法:抓重点词感悟也是一

7、种很好的学习方法。(3)放手让学生抓重点词感悟第2、3段。(4)难怪作者会说:“我一向讨厌母鸡。”(5)总结并指出:先说讨厌母鸡,再具体写出讨厌的三个方面,这叫做“总分结构”。(6)师:后来他却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他的感情是在哪里发生变化的?分组讨论思考。学生回答问题。使学生体会作者对母鸡的厌恶之情,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品过渡段,体会感情的转变(1)出示课件:“可是,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师:能不能为它加上关联词,换种说法,意思不变?出示:()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改变了心思。我()改变了心思,()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2)总结阅读方法:这是

8、一个过渡段,这之前老舍先生是讨厌母鸡的,这之后又转变成了什么?在感情发生转变的时候,用上过渡段,这也是写作的方法。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习过渡段的作用,提醒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过渡段的使用。品母鸡之长,体会母爱(1)这是一只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发狂炫耀的母鸡,所以作者一向讨厌。可是,后来,作者却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是为什么呢?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2)课件出示中心句: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3)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再去用心地读读课文第二大段,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词语,多读

9、几次,读出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写写旁注。(4)汇报交流:抓住重点词句,相机指导朗读,体会深深的母爱。(5)小结: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它当之无愧是一位()的母亲,一位()。学生自主研究、讨论,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紧密围绕主题研究课文,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感受。教师协助,在关键处予以提示点拨,为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中心起推波助澜的作用。猫和母鸡都是老舍爷爷写的,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呢? 猫母鸡情感表达通篇表达喜爱之情。先贬后扬,强烈对比。写作方法结构清晰两部分构成,过渡自然。段式总分段式。表现小动物特点描写了生动具体的点滴小事。语言生动、通俗、朴实、生活化。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学

10、生可以补充另外的异同点)体会写作方法,尝试迁移运用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学生姓名评价日期评价项目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优良中差优良中差优良中差课堂表现回答问题作业态度知识掌握综合评价寄语八、板书设计没完没了一向讨厌如怨如诉18母鸡发了狂不敢再讨厌负责母亲慈爱(伟大)勇敢辛苦九教学反思“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她的讴歌与诠释从未有过终止。我国的大作家老舍先生本十分反感、厌恶母鸡,然而当它孵了小鸡,成了一位母亲后,也不由得对母鸡赞赏起来,并肃然

11、起敬。通过赞美母鸡,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在体会作者由讨厌到敬佩的情感过程中,紧扣文章的情感主线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来梳理文章的脉络,学生的学习目标进一步的被明朗,学便有了针对性。文章的布局和教材的处理事实上是有异曲同工之趣的:讲究有详又略,详略得当。讲学习感悟作者对母鸡的讨厌部分时,放在了整个文本的大背景去体验,这事实上也是作者写作手法的体现:欲褒先贬、欲扬先抑、欲擒故纵。故在此环节的处理上无过分的张扬,为体验后面的主情感“母爱”埋下了伏笔,并进一以贯之。最后让学生在“品析词句,体会情感”的学法指导下,在朗读感悟母鸡对鸡雏的平凡细节中自然地联想到生活的场景,层层推进,勾起对“母爱”的回忆,从而揭示出:母亲是伟大的,一位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的文本主题。教学中我力争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