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城区1112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42511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城区1112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市城区1112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市城区1112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市城区1112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宜昌市城区1112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城区1112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城区1112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湖北省宜昌市(城区)11-1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7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汉 字(10分)1.根据语境,给下面加点的字注上拼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 )而不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 )悍的动物马!(马)(3)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bn( ),容不得闭塞。(安塞腰鼓)(4)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p( )种满了蒲公英,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爸爸的花儿落了)2.从备选的答

2、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字,将其代号填写在横线上。(2分)(1)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 皆知(A、孺 B、儒 C、濡)的人物了。(邓稼先)(2)她总是对人们微笑着,总是迫不 待(A、急 B、及 C、亟 )地想对人民有所贡献。(真正的英雄)3.根据语境,为下面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请将代号填在相应的地方)。(2分)(1)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社戏 正确义项: (2)我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内行地赞美她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地“本色当行”。(观舞记) 正确义项: A、行列 B、排行 C、行业 D、量词,用于成行的

3、东西。4.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其中,颜体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柳体由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柳公权所创,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二人书法作品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请欣赏下面两幅书法作品,确定为柳体或是颜体。(2分)A图 B图 A图: 体 B图: 体阅 读(60分) / 一、古诗文积累(每小题1分,共8小题,计8分。)5.根据提示,将下面诗文补充完整。(1)“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句话化用的诗句是: , 。(论诗)(

4、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 , 。(3)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是: , 。(4)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 。(5)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两句是: , 。(6)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告诫人们应该这样对待挫折和困难: , , !(7)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 , 。(8)吴均的山中杂诗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 , 。二、领悟古人学习精神。(15分)【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

5、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伤仲永【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6、”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魏略董遇传(课外链接:董遇,字季直。汉末三国魏国人物。魏国著名儒宗。)6【乙】文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中“见”的注音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2分)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未尝识书具 (2)不能称前时之闻 (3)为老子作训注 (4)或问“三余”之意 8把下面【甲】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传一乡秀才观之。9请认真阅读【甲】文,用原文回答,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什么? (2分)10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乙】文中董遇学识广博的原因是什么?(2分)11

7、从仲永和董遇两个人的经历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请结合原文内容说一说。 (3分)三、亲近中国传统文化(13分)龙年谈龙 柯灵龙年谈龙,根据“年谈”的旧例,可以算是历久常新的时髦话题,我不揣浅陋,也想来一次东施效颦。自古以来,谁也没有见过龙,却谁都知道龙,龙之所以为龙,就在于此。大概世间伟大而神秘的事物,多半赋有这种特性。龙神通广大,影响深远,十二生肖中没有一种能和它相比的。尽管龙和人类面熟实生,其他如牛、马、羊、鸡、猪、狗、兔、猴,倒和被谑称为“两脚兽”的人关系密切。虎要吃人,蛇要咬人,但人也剥虎皮,泡虎骨酒;蛇羹是岭南名菜,蛇皮可以制钱包,蛇胆明目,功效卓著。只有鼠十分差劲,形容猥琐,行动鬼祟

8、,不但贪污盗窃,与人争食,还能传布鼠疫,危害极大,因此我们报刊上的流行语中,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一说。但谚云“咬人的狗不叫”,随口嚷嚷,喊打不等于真打。因为我们家大业大,无妨眼开眼闭,犯不着过分认真。所以在十二生肖中,鼠龙安然并坐,高踞一席,从未听说有什么人提出异议。也不知道这十二生肖是谁圈定的,如果改用选举,鼠肯定要落选。龙在中国,普及时空,广被万象。天子门下的文臣武将,文的才华出众,称为A ;武的气概不凡,喻为 B ;年少有才,那就是 C了。老百姓婚娶,是终身大事,享有点龙凤花烛的特殊待遇,显示皇恩浩荡。宝剑中的名器,号为龙泉。马中良材,拥有龙马、龙文、龙媒、龙孙等美称。庭园中有龙柏

9、、龙爪槐、龙舌兰,筵席上有龙虾,果品中有龙眼,香料中有珍贵的龙涎香。还有一种状如蟑螂的龙虱,是广东人酷嗜的美食。这里随手掇拾,已经美不胜收。但列举的只限于龙的“正面形象”,还另有些龙,例如小菜场上的长龙,令人谈龙色变的龙卷风,因为可能引起消极影响和不良反应,为了顾及社会效果,恕置不论。文学艺术世界,自然也少不了龙的影子。鸿文巨制、锦心绣口的天才运作,是雕龙高手;等而下之,就属于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了。有关龙的掌故、传说、寓言、神话,瑰奇橘丽,摆起龙门阵来,决不止一千零一夜。有的还很耐人寻味。“叶公好龙”的故事,现已为人所熟知。据说叶公爱龙,满屋子都是龙画、龙雕、龙饰,龙受宠若惊,引为知己,就从天

10、而降,登门拜访。谁知龙头刚在窗口出现,叶公就骇得拔脚而逃。(原文有删减)12. 请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加点词语“东施效颦”的意思。(2分)东施效颦: 13.请将“龙骧虎步”、“龙驹凤雏”、“龙跃凤鸣”三个成语分别填入A、B、C三处,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准确。(3分)14.在中国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中也有龙文化的体现,请根据文段的内容,列举一例。(2分)15. 本文谈古说今,引经据典,洋洋洒洒,林林总总,做足了龙的文章。请分条概括本文介绍了哪些有关龙的文化现象。(3分)(1) (2) (3) 16.文章以“叶公好龙”的故事作为结尾,请你揣摩作者的用意。(3分)四、感受名伶人格魅力(12分)程砚秋:一曲

11、清歌动九城程砚秋有几个嗜好。他喜欢酒,也爱抽烟。前面说,他是酒嗓,所以他不忌酒。导演吴祖光曾说:“唱了一辈子旦角的程砚秋却有着典型的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派。这也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和嗜好方面。譬如他抽烟抽的是粗大的烈性雪茄烟,喝酒也喝烈性的白酒,而且酒量很大,饮必豪饮。”程砚秋最喜欢看电影,凡有名片上演,他是从不错过。他外出喜欢穿中国长袍,这与经常西服笔挺的梅兰芳大不相同。所以,人们看见他是长袍一袭,手提一只公文包进电影院。程砚秋多半是坐在楼上后排,有人怀疑他是远视,也有人认为他是怕别人认出自己。程砚秋的另一个爱好是打太极拳。他 A 打得好,功夫了得, B 极有研究。看过春闺梦的观众,就能从那段表现

12、梦中情景的动作里,领略他的太极功夫。举手投足之妙,与今天电影的“慢镜头”一般无二。再加上且歌且舞,居然能唱完这一段南梆子之后,神色自如,不喘气,不出汗。这凭什么呀?就是凭他的唱工、做工和太极功力了。说到程砚秋的男子汉血性,就一定要讲他和日本人的斗争。1937年,日军进城,北平沦陷。日本人找北平梨园公会,要其组织艺人为捐献飞机唱义务戏。程砚秋说:“我不能给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我一个人不唱,难道就有死的罪过?谁愿意去唱谁就去唱,我管不了。”第二年,梅兰芳隐居香港,余叔岩沉疴难挽,杨小楼病逝。程砚秋继续支撑着舞台直到1942年,他不与伪政权合作,不唱义务戏,不去满洲国,剧场不留“

13、官座”,这引起了当局的不满,迫害也就接踵而至了。程砚秋聪颖过人,也坚毅过人。1943年的8月,当得知金仲荪夫妻患病又遇房东催逼搬家的消息,他在电话里劝金先生不要太悲观,说:“好戏还在后头,墨索里尼暂时休息,希特勒唱累了休息为时恐也不远了。”面对种种非难,他决定息影务农。1943年3月,程砚秋先后在北京海淀、青龙桥物色乡居房屋,弃艺务农。紧张耕作,闲来读史临帖,这是程砚秋务农时期的日常生活内容。应该说归隐西山,在程砚秋是蓄志已久的。早年他在上海演戏的时候,就曾请老画师汤定之作御霜图,预示着入山隐退之意。在他心里,息影舞台、安于农事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归宿。用他自己话来说,就是:“所谓好花看到半开时,何况是快落之花呢。”但人又是复杂的,在以耕读为业的同时,他并未忘怀舞台。“不唱可惜呀!”这话传到程砚秋耳朵里,又颇感欣慰,觉得不枉自己多年艰苦练习。他时常对梨园界朋友折简相召,大家天南地北地纵谈艺术,其乐陶陶。剧作家翁偶虹是他乡村居所的常客。程砚秋不止一次地提醒翁先生请多留心,遇到适合于自己演唱的材料,希望仍能编写为剧。为此,他解释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