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5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42484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5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15篇 ?给教师的倡议读书心得15篇当看完一本着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心得了。到底应如何写读书心得呢?下列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教师的倡议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忙。?给教师的倡议读书心得1读一本好书能够发人深省,是读者产生共鸣。学生时代,常会在寝室里和室友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如今踏上社会,琐碎的事情多了,那些我想要看本好书的心情也渐渐的少了。本学期,园领导给我们创设了专用的阅览室,投入资金购置了很多关于幼儿保健、饮食营养、学前教育方面的书籍,当然还有很多富有人生哲理的书籍。每周一中午空班的时候,我们几个同事就会约好一起去看书,这

2、又仿佛回到了校园时代与同学一起看书的日子。这次我又细细的品了品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倡议这本书,又使我有了新的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撰写的写本书中,一共对教师有100条倡议。其中第二条就是在论述教师的时间的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书中举例说一位女教师的来信中表示:“是的,没有时间!这是教师劳动中的一把利剑,它不仅伤害学校的工作,而且损及教师的家庭生活。作者又举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公开课,由于他上的太出色,听课的教师与视导员听得太入迷竟然忘记了记录。课后,听课的教师对他说:“你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是则有感染力,你花了多长时间准备这节课?

3、那个老师老师答复:“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但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说现场准备只用了15分钟。读到这我产生了很大的疑虑,什么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呢?为什么那个老师说我准备了一辈子?继续往下读,我才知道“终生的备课原来是读书,他不是为了上一节课而去准备,而是将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阅读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告诉给他的学生。再想想自己的备课,我只是在单纯的为准备一节课在备课,单纯的在备学习活动中的素材点,怎么样和这个老师一样,将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与教学结合起来了,这是我要思考的东西。联想到大教研中观摩佳佳老师的一节活动?小兔找太阳,一节原本简单的语言课?小兔太阳

4、竟上成了一节综合活动,活动中包括语言、计算、科学,充沛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与记忆力。当孩子说道月亮有时也是“圆圆的、红红的这个现象时,她也应将月食这个现象应答自如。活动后还留给幼儿探索的时机,让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太阳能热水去需要太阳使整个活动有了延伸,有了新的知识点。能上出这样好的优质课离不开教师的实践经验,更离不开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才会在孩子提出疑虑的时候应答自如。书中说明,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的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加入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则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

5、,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现在回想,为什么园领导和组长让我们看?教师成长手册、?课程纲要,给我们创设阅览室、让我们多看书,这都是有原因的。在没有弄懂原理知识、不掌握孩子年龄特点的根底上去盲目的备课、上课是不会产生优质课的。作?给教师的倡议,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我知道做为一名新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一定要多看书。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阅读过程中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丛中取长补短使自己的头脑更加的成熟。?给教师的倡议读书心得2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倡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

6、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论这个学生是谁,不论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论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无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无视这一点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

7、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干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办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首先,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下列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

8、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我的数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计划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沛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

9、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察看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讲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激励他们;当课堂氛围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氛围,让大家活泼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

10、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良;当个别同学成心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氛围,在这种气氛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发明的、自由的以到达一种共同的进步。我要爱我的同事们,我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我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探讨合作,我要始终有团队精神。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伟大的。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后,我还要适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应,而且,我自己还要不断地反省思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为常发事件和偶

11、发事件,常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偶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应变能力的上下。所以,在不断总结经验之后,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研究,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回升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在一边教学的同时,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给教师的倡议读书心得3在看过?给教师的倡议这本书之后,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即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着。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

12、条倡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的确,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根底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藏,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为难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确实是这样,“书籍是人

13、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面就书中第二十二条“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谈谈一些感想。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则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开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种种事实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开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啊,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能学的好!拜读了这篇文章,我检讨了自己的教学办法。因为学生完成不了任务而感到揪心,有时候就不喜欢这位学生。读了这本书后让我体会到学习上的成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就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

14、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而我却要求学生一个规范,一个模式,这不但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还对学生的身心开展有害无益。我的这种做法,就象强迫一群六、七岁的孩子每人提够20桶水,结果可想而知,这是对儿童的催残,对孩子的严重伤害,更挫伤了孩子本身对本门学科的热爱。试想孩子对此学科没有了兴趣,那只能形成恶性循环,差的只能是越来越差。看过这本书后,我对我的教学办法进行改革。上课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这样既稳定了课堂纪律又扶植了学生的自信。这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我也采取分层办法。我出了难度不一的10个题目,根据平时学生的水平分给不同的试题。其效果正在察看中。我想应该是比拟可行的。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

15、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倡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高兴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当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己将来从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

16、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心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则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教师一方面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学生,使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另外苏霍姆林斯基也给了我们倡议:“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教师都要思考,是什么促使某些学生变成了这个样子。有什么办法才能改变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和规律性的心情。用认识来鼓舞起人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来。?给教师的倡议读书心得4一直以来总觉得在学校大局部时间忙于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回到家里,要忙家务,还要教育孩子,这些繁杂琐碎的事往往令人感到身心疲惫,哪还有精力和时间去读书呢我在阅读苏霍姆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