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42483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奶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奶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奶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奶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奶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奶犊牛的饲养、管理、卫生保健、免疫接种、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及资料记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XX地区中、小规模奶牛养殖场和养殖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ZT34奶牛饲养标准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5047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3饲养3.1 各阶段的营养需要3.1.1 营养需要执行NY/T34奶牛饲养标准。3.1.2 初乳

2、质量检测用密度计检测初乳中免疫球蛋白IG含量大于50mgL3.2 喂初乳3.2.1 饲喂的初乳要求是优质、干净卫生、无污染。3.2.2 新生犊牛在0.51小时内须吃到初乳,最迟不能超过2小时。3.2.3 第一次饲喂初乳量应为2L,然后4小时内再饲喂2L,出生12小时内饲喂量达6L,保证犊牛能够从初乳中获得足量的免疫球蛋白。初乳连续饲喂3天。3.2.4 对于个体较大的犊牛,增加初乳饲喂量。初乳的温度应在38C左右。3.3 喂常乳、3.3.1 犊牛出生第4天开始饲喂常乳,喂常乳量:47天4L、814天5L、1528天6L、2934天5L、3542天4L。3.3.2 从第43天开始断奶过渡3天,逐渐

3、减少常乳的饲喂量,断奶标准是犊牛连续3天颗粒饲料采食量达IKg左右。3.3.3 对于体质弱的犊牛可适当延后断奶。3.4 饮水3.4.1 犊牛饮水最好与喂奶时间一致,在喂奶后半小时再给水比较好。3.4.2 饮水温度应控制在20C左右,夏季做到自由饮水,冬季不要自由饮水,防止水温下降过多。3.5 采食草料3.5.1 选择20%蛋白的犊牛开食颗粒料,犊牛出生后第三天开始训练采食颗粒料,直到犊牛学会自己采食为止,犊牛出生1520天采食量能达到0.50.6Kg.3.5.2 断奶前2周开始训练犊牛咀嚼、采食饲料和饲喂优质干草。3.6 早期断奶技术3.6.1 犊牛采取45天断奶,饲喂乳量控制在300Kg左右

4、。3.6.2 牛奶饲喂方法:13日龄每天饲喂初乳6L。以后饲喂常乳,47日每天喂常乳4L,814日龄每天喂常乳5L,1528日龄每天喂常乳6L,2934日龄每天喂常乳5Ld,3542日龄每天喂常乳4L,43日龄后逐渐减少常乳饲喂量,直至断奶。3.6.3 饲料饲喂方法:断奶前2周开始训练犊牛采食精料颗粒料,1528日龄精料颗粒料0.10.5Kgd,2934日龄采食精料颗粒料0.50.9Kgd,3542日龄采食精料颗粒料IKg/d,至45日龄采食精料颗粒料至少达到IKg可以断奶。4管理4.1 粘液清除、呼吸确定4.1.1 犊牛出生后,首先检查犊牛呼吸是否正常,若犊牛出现呼吸困难或停止,迅速抓住犊牛

5、后肢将其倒立,轻拍犊牛胸部和背部,注意清除口鼻倒流出的粘液,直到呼吸顺畅。4.1.2 犊牛与母牛分离,移入较为干净干爽的圈舍,夏季注意通风,勿阳光直射;冬季注意保暖。可利用干草或毛巾清除犊牛体表、口腔、鼻腔粘液,并检查犊牛是否有其他异常情况。4.2 断脐、编号4.2.1 犊牛正常后,剪断脐带。方法是:用5%的碘酒对距腹部5厘米左右处脐带消毒,然后剪断,用手把脐带中血液向下滑挤出来后,在该处用消毒好的细绳缚好,在断面涂擦碘酒消毒。整个过程注意不要拉扯犊牛的脐带。3天后在检查脐带是否感染。若脐带7天后仍未脱落,需兽医诊治。脐带炎要求O发病率。4.2.2 按牧场编号打耳标,填写相关资料。4.3 五定

6、原则4.3.1 饲喂常乳要做到“五定”。“四定”是指定时、定量、定温、定人、定质。定时,是指饲喂的时间每天应相同,最好能与挤奶的时间相吻合。定量,是指饲喂常乳宜少不宜多,每次2Kg,奶量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不能超过7.5Kg天。定温,饲喂的奶温应保持在38C40C,冬季奶温应达40。定人,是指人员要固定不要轻易更换,减少应激反应。定质,对于乳房炎乳汁、抗生素乳汁或其它不干净乳汁不应饲喂于犊牛。4.3.2 牛舍、运动场保持清洁卫生,粪便要及时清除,及时排水。4.3.3 保持各生产环节的环境及用具的清洁。4.3.4 饲养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每头牛的基本情况。对牛只异常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

7、理,并配合技术室做好检疫、治疗、测定、记录等工作。4.4 消毒和保暖4.4.1 产房和犊牛舍温度要保持在18C22C0勤换垫草,保持牛舍清洁干燥通风,不可有穿堂风或贼风,夏季防止中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犊牛进入保温箱饲养,也可以跟随母牛在一起或放入犊牛栏中饲养。4.4.2 牛舍温度保持18C20C,每天清扫牛舍23次,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排气23次,每次排气时间35分钟,同时注意保温。垫草每天更换12次。4.4.3 养殖场环境卫生及设备设施的卫生也是至关重要。根据犊牛舍环境,每隔12个月我们会对犊牛舍进行清理、消毒,彻底更换垫草。5消毒和保暖5.1 产房和犊牛舍温度要保持在1822。勤

8、换垫草,保持牛舍清洁干燥通风,不可有穿堂风或贼风,夏季防止中暑。5.2 每天清扫牛舍23次,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排气23次,每次排气时间35min,同时注意保温。垫草每天更换12次。5.3 养殖场环境卫生及设备设施的卫生也是至关重要。根据犊牛舍环境,每隔1-2个月对犊牛舍进行清理、消毒,彻底更换垫草。6免疫接种和疫病防控执行NY5047o7废弃物处理7.1 病、死牛按照GB16548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7.2 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其排放应符合GB18596的规定。8资料记录8.1 繁殖记录包括发情、配种、妊检、流产、产犊和产后监护记录。8.2 兽医记录包括疾病档案和防疫记录。8.3 育种记录包括牛只标记和谱系及有关报表记录。8.4 生产记录包括产奶量、乳成分、生长发育和饲料消耗等记录。8.5 病死牛应做好淘汰记录,出售牛只应将抄写复本随牛带走,保存原始记录。8.6 记录要及时、准确、完整,不能随意删改,牛只个体记录应保存原始记录。8.7 记录至少保存两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