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西师版上册《古朗月行》课文及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422379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西师版上册《古朗月行》课文及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西师版上册《古朗月行》课文及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西师版上册《古朗月行》课文及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西师版上册《古朗月行》课文及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一年级西师版上册《古朗月行》课文及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西师版上册《古朗月行》课文及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西师版上册《古朗月行》课文及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西师版上册古朗月行课文及教案古朗月行课文g lng yu xng古朗月行唐李白xio sh b sh yu小时不识月,h zu bi y pn呼作白玉盘。yu y yo ti jng又疑瑶台镜,fi zi qng yn dun飞在青云瑞。注释:朗月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六五收录此题,列于杂曲歌辞。呼作:称为。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译文: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疑心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古朗月行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观察月亮。2、本课生字卡片

2、,月亮的图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背诵李白的诗静夜思。(先指名背诵,再全班背诵。)2、提醒课题。板书:3古朗月行。认读课题中的生字。注意读准两个后鼻韵母的字。3、介绍 这首诗也是李白写的。二、观察图画,范读课文。1、出示挂图。联络课前观察,说一说:图上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2、范读课文。听听诗人是怎么说圆月的。三、自学课文(教师巡回并指导)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课文3遍。2、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诗中要掌握的6个生字和要认识的5个字,读准字音。四、读诗句,学生字1、检查古诗朗读情况。(指3-4名不同层次学生读)2、认读“时”、“识”这两个读音一样的生字,

3、区别字义。齐读第一行诗:小时/不识/月,3、诗人把月亮叫作什么?(齐读第三行)教师解释“白玉”(可制作装饰品的矿石,或用实物举例)。认读“作”。(平舌音。作业的“作”就是这个字。)指导读:他以为月亮是白玉盘呢,多有趣啊!把两行诗句连起来读。,呼作/白玉/盘。4、除此之外,他还把月亮看成什么了?(读第三行)指导:又疑瑶台镜。认读“台”5、这瑶台镜应该放在桌子上、梳妆台上,诗中说它怎么了?(读第四行。)指导:飞在/碧云/端。五、朗读、背诵课文同学们虽然都认识月亮,但在观月时也有许多想象,越看越觉得月亮美丽、得意。能把你的心情在读中表达出来吗?请听录音朗读。1、反复朗读课文(先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

4、2、背诵课文。(背诵时仍要注意节奏。)六、识字、写字指导以学生识记为主,教师作适当的补充,重点指导“彳”的写法。古:“枯”的右半部分。组词稳固:古诗、古代。行:左边是双人旁,上撇短,下撇长。右边比左边低一些。组词稳固:自行车、行人、行不行。时:日字旁加个“寸”。“时”与太阳有关。如:时间、时候、光阴。识:言字旁加个“只”。组词:认识、知识、识字。作:作业、工作、作用的“作”都与“人”有关,所以这个字是单人旁。右边是“竹”的左半边再加两短横。台:上半部分要写得比“口”宽些。组词:讲台、台球、上台。七、抄写生字(课后练习2)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1、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反复两遍。)2、比一比,读一

5、读。(完成课后练习3)指名读,说出每组字形上的联络,读音的差异,通过词语区别字义。3、读拼音写汉字。(略)二、认读要求认识的生字1、读古诗,画出课文中要求认识的字。2、读一读,记住它们的读音。3、认读:朗呼疑镜碧4、去掉拼音,开火车读。三、背诵课文四、稳固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4。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儿的,然后要求学生如实画下来。2、每评一幅画得好的,贴到黑板上展览。3、用“月亮”练习说话。联络小小的船,把句子“月亮_。”补充完好。内容不加限制,可从形状、颜色、位置、运动等多角度说,学生想说什么说就说什么,鼓励学生要和别人说的不同。注意说话时语句完好、通顺。古朗月行教学反思古诗是阅

6、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在古朗月行这首古诗教学中,我结合插图从直观上感知古诗描绘的情境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顺其思维,引导学院生划出李白眼里的月亮是怎样的,使学生与古诗产生了共鸣。因此摆脱了逐字解释,死记硬背古诗的教法。古诗教学应以美的韵律来优化和标准语言理论行为,使学生置身于愉悦的、自主的、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乐学、善学、博学、美学”,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在处理阅读与感悟上,从易到难:先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古诗,再理解性朗读,最后以图文结合,加予想象读。让学生参与读书,自主读书,从读书中感悟古诗。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