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42145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南安侨光中学叶永谦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及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用途、保存方法,掌握钠的化学性质。2、通过钠的性质实验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金属单质性质的方法。3、通过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氧气及水的反应)教学难点: 钠与水的反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教学工具:1、仪器:酒精灯、镊子、滤纸、小刀、石棉网、三脚架、烧杯、表面皿、矿泉水瓶、胶头滴管、漏斗2、药品:金属钠、酚酞、蒸馏水、煤油、盐酸、硫酸铜溶液新课导入: 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 ,激发学生好奇心。说

2、明原因是在灯芯里放了一小块金属钠后,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金属活动性顺序,钠的位置排在前面,和其它金属有什么相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性质?教学过程:一、钠的化学性质1、钠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探究 1 学生分组实验 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表面皿上,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下一粒米粒大的钠,观察表面的颜色;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米粒大的钠留下备用,其余钠放回原瓶)。实验现象及分析:钠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表面变,生成白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2 教师演示实验 将一粒豌豆大的钠放在石棉网上,并扣上一个倒扣的漏斗,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及分析:钠加热时能熔成,迅速燃烧,产

3、生色火焰,生成色的。(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化学方程式为:。 问题探究 1阅读课本P50 资料卡,思考为什么过氧化钠可以作防毒面具中的供氧剂。2、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 3 学生分组实验 向一只废弃矿泉水瓶中加少量水,滴加2 滴酚酞试液,然后将实验一米粒大的金属钠投入瓶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及分析:( 选择A 或 B,并说明原因) A.钠浮在水面上B. 钠沉入水中,说明了; A.钠的状态无明显变化B. 钠熔成小球,说明了; A.钠上下跳动B. 钠四处游动; A.反应很安静B. 反应有响声; A.溶液颜色变红B. 溶液不变色,说明了。 问题探究21、为什么会出现以上实验中两种现象?(学生可能

4、的答案:有气体生成)2、如果有气体生成,怎么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呢? 实验探究 4 教师演示实验 往矿泉水瓶中先加入50mL煤油,取几粒小块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通过漏斗加满水(水中已滴有酚酞)。实验现象及分析:关闭止水夹一段时间,漏斗中液面变化是;原因是水的气体)打开止水夹, 点燃生成的气体,现象是;(该气体具有可燃性,且火焰为淡蓝色,金属钠变化的现象是;原因是;由上可知,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和,钠是一种(活泼或不活泼)金属。化学方程式为:。 知识扩展 教师演示实验 Na 与酸的反应(酚酞先不加,待学生疑问为何不变红后再加)Na HCl=;(生成了难溶于推断出该气体为氢气) 问题探究3

5、1、钠能否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氢氧化铜的生成,并和铁对比,说明钠比铁活泼)2、钠为何要保存在煤油中?(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解释,即钠活泼,易于氧气、水等反应,必须隔绝保存;而煤油比钠密度小,钠在煤油中可以较好的保存)3、钠着火应该怎么灭火?(引导学生能否用水、二氧化碳等灭火?让学生回顾课堂知识,包括钠在氧气中燃烧、钠与水反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等)4、钠为什么有这么活泼的化学性质?( 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加以解释,得出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方法)5、如果有一种未知的金属单质,可以从哪些角度研究它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与氧气、水、酸反应等进行研究,得出研究金属

6、单质性质的一般方法)二、钠的物理性质颜色:硬度:密度:熔沸点:导电、传热性:三、钠的存在:钠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在海水中储量极为丰富,但都是以态存在的,主要物质有、。四、钠的制备: 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电解NaCl五、钠的用途:制过氧化钠等化合物(和氧气反应);制 K Na 合金(态),用于原子反应堆作导热剂(钠的导热性);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 透雾力强;还原贵重金属钛、锆、铌、钽等(钠具有还原性)。 TiCl 4 +4NaTi+4NaCl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反思本节课能利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利用滴水点灯小魔术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利用废旧矿泉水瓶作实验,既环保又确保实验安全;特别是对钠与水实验装置的改进成功突破难点,使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得以验证,现象明显,安全可重复,并观察到钠在煤油和水层之间反应的经典现象,是整节课的点睛之笔。课堂上能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观察实验现象,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美中不足之处在于钠与氧气点燃实验未能观察到明显的淡黄色产物,有些课堂生成性的问题未能很好加以运用。总之,本节课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展示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受到了省、市各级专家的高度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