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42091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三次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Cu-64 Ag-108第卷(选择题 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中,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DNA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后,生物的性状一定随之改变B.突起使神经元细胞膜面积扩大,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C.皮肤汗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发达,有利于排汗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有利于携带氧气2.下列有关艾滋

2、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系统的疾病,因可通过母婴传播,所以属于遗传病B.艾滋病患者有很多死于癌症,这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下降有关C.HIV只能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所以患者体内无HIV抗体D.HIV侵人人体后,T细胞数量就会持续下降3.如图所示,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叶绿体分别起源于一种原始的好氧细菌和蓝藻类原核细胞,它们最早被先祖厌氧真核生物吞噬后未被消化,而是与宿主进行长期共生,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细胞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分裂繁殖的事实不支持内共生假说B.根据此假说,线粒体的外膜是从原始的真核细胞的细胞膜衍生而来C.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膜结枃不同于细胞膜

3、和其它细胞器膜,不支持此假说D.先祖厌氧真核生物吞噬需氧菌后使其解体,解体后的物质组装成线粒体4.图1、图2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细胞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两个细胞都能产生两种子细胞B.图中两个细胞均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图中,引起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的原因都相同D.图中两个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5.洋葱是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光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时,可看到紫色液泡染色体等结构B.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用酒精洗掉洋葱根尖上的染色剂C.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染色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

4、,吸水能力会逐渐增强6.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十分重要。右图为生命系统中信息传递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示为性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且A为垂体,B为性腺,则甲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为性激素B.若图示为血糖调节过程,且A为胰岛素,B表示血糖浓度降低,则甲为促进作用,乙为抑制作用C.若图示为中心法则部分内容,且A为DNA,B为RNA,则甲过程需要DNA聚合酶,乙过程需要逆转录酶D.若图示为草原中狼与羊根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与躲避猎捕的过程,且A为狼,B为羊,则甲属于化学信息,乙属于物理信息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观点合理的A.将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以减少河

5、道污染B.为了减少火电厂产生的大气污染,应将燃煤粉碎并鼓人尽可能多的空气C.习总书记2018年4月2日参加北京植树节这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D.与2016年相比,2017年某地区降水pH平均值增加了0.27,说明酸雨情况有所改善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8.0gCuO和Cu2S的混合物中含有Cu原子数目为0.1NAB.1 mol Na2O和1 mol 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离子总数为7NAC.30gC3H8O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数目为2.5NAD.在含CO32-总数为NA的Na2CO3溶液中,Na+总数为2NA9.2017年12月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莎普爱思尽快启动

6、临床有效性试验。莎普爱思有效成分是由苄达酸与赖氨酸生成的有机盐,苄达酸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苄达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6H16N2O3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有弱酸性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5种D.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10.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结论A向待测溶液中先滴加几滴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待测溶液中含有Fe2+B向KMnO4酸性溶液中滴加乙二酸溶液褪色乙二酸具有还原性C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澄清溶液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D向10mL0.1molL-1Na2S溶液中滴人2mL0.lmolL-1ZnSO4溶液,再加入0

7、.1molL-1CuSO4溶液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有黑色沉淀生成Ksp(CuS)Ksp(ZnS)11.乙烯直接氧化法制乙醛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CH2=CH2+O22CH3CHO。现有人将该反应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燃料电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A.a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磷酸溶液电极bC.放电时,电路中每转移0.4mol电子,溶液中就有0.4molH+向负极迁移D.该电池负极反应式为CH2=CH2+H2O2e=CH3CHO+2H+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位于同一主族,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W、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液态化合

8、物甲溶于水后,可观察到剧烈反应,液面上有白雾形成,并有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弱B.W的简单离子半径大于X的简单离子半径C.化合物甲可用作某种锂电池的还原剂D.XZW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13.常温下,将CO2通入2LpH=12的KOH溶液中,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c)与通入的CO2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B.b点溶液中:c(H+)=110-7mol/LC.c点溶液中:c(K+)=2c(CO32-)+c(HCO3)+c(H2CO3)D.d点

9、溶液中:c(K+)=2c(CO32-)+c(HCO3)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D.目前投入运营的核电站是利用了轻核的聚变15.如图所示,三角形斜劈A放在斜面体B上,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下,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现逐渐增大力F,但A和B仍保持静止,则A.地

10、面对B的支持力增大B.A受到的合力增大C.A对B的压力增大D.A对B的作用力不变16.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A.t=0.005s时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B.t=0.01s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C.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311VD.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100Hz17.地质勘探发现某地区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怀疑地下有空腔区域。进一步探测发现在地面P点的正下方有一球形空腔区域储藏有天然气,如图所示。假设该地区岩石均匀分布且密度为,天然气的密度远小于,可忽略不计。如果没有该空腔,地球表面正常的重力

11、加速度大小为g;由于空腔的存在,现测得P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kg(k1)。已知引力常量为G,球形空腔的球心深度为d,则此球形空腔的体积是A. B. C. D. 18.如图所示,空间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一粒子发射源P位于足够大的绝缘板AB上方,间距为d,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速率均为v的同种带电粒子,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粒子重力。已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也为d,则粒子A.能打在板上离P点的最远距离为dB.能打在板上的区域长度是2dC.到达板上的最长时间为D.到达板上的最短时间为19.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通过绝缘轻弹簧相连接,置于绝缘光滑的水

12、平面上,突然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后,A、B由静止开始运动,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设整个过程中不考虑A、B间的库仑力作用,且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对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电场力对球A和球B做功为0,故A、B的电势能总和始终不变B.由于A、B所受电场力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C.当弹簧长度达到最大值时,系统机械能最大D.当A、B所受电场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大20.如图所示,将砝码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板B上,各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砝码到纸板左端和桌面右端的距离均为d,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的作用下,可将纸板从砝码下方抽出,且砝码刚好到达桌面右端。则下列

13、说法正确的是A.砝码与纸板分离前后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B.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砝码一定位于距离桌面右端处C.其他条件不变,换用更大的恒力F,砝码将不能到达桌面右端D.其他条件不变,换用更大的恒力F,砝码与纸板间摩擦产生的热量将减小21.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之间加上恒定电压U,A、B两板的中央留有小孔O1、O2,在B板的右侧有平行于极板的匀强电场E,电场范围足够大,感光板MN垂直于电场方向放置第一次从小孔O1处从静止释放一个质子(H),第二次从小孔O1处从静止释放一个粒子(He),关于这两个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判断正确的是A.质子和粒子打到感光板上时的速度之比为2:1B.质子和粒子

14、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C.质子和粒子打到感光板上时的动能之比为1:2D.质子和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相同第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非选择题: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学生都必须作答。第33第38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P和OC为细绳。(1)本实验中,下列选项中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_。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尽量小些B.两个分力F1、F2要尽量大些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短一些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与弹簧秤

15、刻度盘垂直(2)本实验中,若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则实验结果_发生变化。(选填“会”或“不会”)(3)为了完成实验,在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成一定角度拉橡皮筋时,必须记录的有_A.两细绳的方向 B.橡皮筋的原长 C.两弹簧秤的示数 D.结点O的位置23.(9分)图a为某同学设计的一个测量电流表G1内阻(r1)的电路图(未画完整),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待测电流表G1:量程为0-5mA,内阻约为300电流表G2:量程为0-10mA,内阻约为40电压表V:量程为15V,内阻约为15k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为01000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为020定值电阻R3:阻值为300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V,内阻不计开关S及导线若干(1)请在图a中完善测量电路的电路图(2)滑动变阻器应选_(选填写R1或R2);(3)实验中测得电流表G1的读数I和另一电表读数X,待测电流表G1内阻的表达式为r1=_;(4)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