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模式(论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420766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模式(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谈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模式(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谈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模式(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谈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模式(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谈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模式(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模式(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模式(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模式单位:襄樊市第三十三中学作者:戚薇摘要: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比较深层次的改革。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着重阐述了“交互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自主学习”三种探究教学模式的内涵、操作方法、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关键词:物理探究式教学 交互探究 课程整合 自主学习物理探究式教学

2、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的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无论同学们探究到什么程度,得到什么结果,都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在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它更能充分展现出同学们各方面的智力特长,也便于多元评价的进行。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学习认知的过程,它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为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增添了新的内涵。探究式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问题探究”式,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七个环节,广大的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们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育对象又分别侧重某些环节,突出某些方法,形成各具特色的探究模

3、式。模式的目标是多元的,内容是开放的,方法是探索的。它注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不是瞄准创新成果,研究的内容强调来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不一定是社会或新科技中的新问题。在研究方法上允许对他人的研究进行模仿,它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对大量的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实验证明、探讨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不断地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了开拓精神,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我校教师在近五年的教科研实践中,博众家之所长,充分实践应用了以下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既深刻体会到探究式教学的独特魅力,也遭遇到教学效果欠佳的瓶颈。下面逐一阐述,以供同行们参考。模式一:“交互探究”教学模式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有一

4、个共识: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设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交互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师生共究,不断交换信息,以达到最终使学生构建起新的认知心理结构和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一、“交互探究”模式的涵义 “交互探究”模式首先强调交互,即探究过程主要围绕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而展开,“交互”作为运作的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当然也兼顾独立思考。该模式的核心是探究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是主导,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释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

5、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科学方法、启迪科学思维,鼓励发现创造。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该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课堂教学在一个交互的宽松环境下始终围绕着问题展开,问题是教学的开端,是教学的主线,也是教学的归宿。二、“交互探究”模式的操作过程交互探究模式包括了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部分,主体课堂教学由四个探究部分组成:(一)、课前准备阶段:首先,教师编写一份短小、精要、质量较高的“课前导学”,以便指导学生复习、预习;引导学生探究、提问,该环节是为课堂展开交互探究创造必要的条件。“课前导学”可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编写:1、学习目标:教师主要根据新课标和教师用书等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在新课中将学习什么内

6、容?应学到什么程度?明确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能有的放矢。2、学法点拨:针对本节课所涉及的物理方法和技能,重点向学生介绍与本节课内容联系紧密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研究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互探究,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自己探究学习良策,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和如何研究、创造。(二)、课堂教学阶段:课堂教学可分为:初级探究阶段,深入探究阶段,归纳探究阶段和发散探究阶段四个流程。1、初级探究阶段:这是一个探究的开始,突出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如何把问题呈现给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发现和形成真切的问题。

7、物理问题情境创设的关键应使情境生动直观、富于启发,为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这一流程一般应控制在510分钟左右。2、深入探究阶段:这一阶段是以学生质疑、争辩,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为主。学生在争辩的过程中,真正体现了主体的地位。可采用小组讨论(进行猜想)的方式,也可运用学生分组实验(设计和进行实验),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边讨论、边总结。老师应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思维点拨,并对学生没有发现的一些重要问题可加以提醒和补充,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这一流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1015分钟。3、归纳探究阶段:深入探究达到一定的程度,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以后,教师的主导

8、作用就体现在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和归纳,一般来说,各个小组的探究成果不尽相同,教师可选派探究较完整全面的小组进行展示,展示的方法可各种各样,比如可以让各小组把探究成果写在投影纸上用幻灯放映,也可让小组选派代表讲演,不足的地方还应让其他小组补充,教师也可补充自己的意见,最后形成归纳性的材料。这一环节不仅可完善学生的思维机制,还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一流程可控制在510分钟。4、发散探究阶段:这一阶段是应用、提高阶段。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知识的重点难点,涉及的思维方法,教师要有预见性地挑选一些既有利于巩固学生新的认知结构又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题,训练时应提倡学生先

9、独立思考,展开自主性探究,在探究遇到困难时才与其他同学讨论。这一过程教师可巡视全场,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和进展,适时进行方法和技巧点拨,最终达到把所学知识具体化、条理化、系统化。这一流程可安排1015分钟。(三)、课后延伸阶段:在运用“交互探究”教学中,所设置和发现的问题有一部分会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特别是在发散探究的最后阶段所设置的问题,课堂上不一定能彻底解决。同时,对问题的引伸拓展,深入探讨还会引发新的更多的问题,需要留在课后让学生反复思考争论,甚至实验证实。教师也可以开发一些适合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自主探究。因此,我们有意识地留问题给学生,将教学延伸到课外,

10、把探究问题的创造性活动引向深入。三、“交互探究”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一)、问题的设置不宜过难。交互探究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所以事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实施班级的学习现状,注意探究的问题适合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特别是深入探究阶段所设置的问题不能太深太难,以便能顺利地完成探究过程;(二)、该模式要注重探究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新的问题教师要正确对待,不能一带而过,如果真的出现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勇于承认,留待课后解决以后再告诉学生。(三)、交互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有成功感。注重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以肯定为主,即使学生的探究存在问题,也应着眼于从思路方法上加以引导,而不能采取简单

11、的否定了事,在归纳探究阶段,对待错误的原则是不回避,充分展示,这样可以汲取教训,探究错误的原因,找到正确的方向。四、“交互探究”模式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一)、教学时间问题: 学生活动本身就很耗时间,再加上学生这么大面积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间变成了突出问题。传统课堂40分钟,已经无法满足科学探究的需要。要给学生充分活动的时间,按照现行的教材,进行大面积完整的探究活动,60-80分钟一节课比较合适,也就是现在的2节课时间比较好。(二)、课堂控制问题: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就算教师准备非常充分,也难免会经常发生一些意外。遭遇60个以上的大班,活动空间狭小,教师组织起来就非常费劲,

12、往往会出现失控的场面,容易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模式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教学模式在物理探究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参与认知过程;而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多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的,两者在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解决过程上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因此,将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有效整合。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教学模式的涵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物理学科中选取探究课题,然后围绕该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获取、分析、加工相关的信息资料,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该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1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科学习任务的同时,实现对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掌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做出评价并及时给出反馈意见,以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该阶段,由教师创设一个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主题。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生根据自己对各种生活媒体的接触,说出并写下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知程度。(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该阶段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1、把握问题:一旦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将问题变成一种可解决的形式。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所列出问

14、题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再通过小组讨论,列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组,从中选出本小组最感兴趣的一种做为进一步探究的主题。2、收集资料:学生明确要探究的主题之后,下一步就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来论证所选定的问题。各小组围绕选定的课题展开探究,使用各种信息工具收集有关资料。信息的来源不要局限于一种形式,可以是互联网,也可以是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手段。3、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所收集的资料,选择、组合并排列相关资料信息,确定出验证课题所需要的信息呈现方式,如文字、图片、动画或声音、视频等形式,最后拟订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三)、解决问题在这个阶段,各小组需要做成一份关于问题解决的调查报告,

15、以展示探究成果。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形式展示与交流探究成果,比如将研究成果打印出来形成小论文,做成主页的形式在网上发表,或者做成多媒体文稿等。经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后,形成最终的学习体会或研究成果。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学习策略:1、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兴趣,同时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因而有一种想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在这种模式中,新知识往往是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产生一种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2、以小组协作为学习的

16、主要形式:这种模式的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小组协作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一般小组由35人组成,各小组按照学生对探究主题的兴趣进行分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3、学生要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工具处理信息、表达思想以及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主要体现在: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工具、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工具、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工具。(二)、教师要教学中注意应用以下教学策略:1、创建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