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第五课后题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420627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第五课后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材料力学第五课后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材料力学第五课后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材料力学第五课后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材料力学第五课后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第五课后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第五课后题答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力学第五课后题答案材料力学第五版 (孙训芳编)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长安大学土木工程材料力学复习材料 材料力学第五版课后答案(孙训芳编) 4-1试求图示各梁中指定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a=h q02a=q0a21q3FS1-1=q0a-0a=q0a22411a11M1-1=q0a-q0a=q0a22312114FS2-2=0,M2-2=q0a2a-q02a2a=q0a2233FRA=FRB=b=f 4-2试写出下列各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a=a b=b f=f 4-3试利用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做下列各梁的弯矩图和剪力e和f题) 4-4试做下列具有中间铰的梁

2、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4-4 4-5 4-5根据弯矩、剪力与荷载集度之间的关系指出下列玩具和剪力图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4-6已知简支梁的剪力图如图所示,试做梁的弯矩图和荷载图,梁上五集中力偶作用。 4-6 4-74-7根据图示梁的弯矩图做出剪力图和荷载图。4-8用叠加法做梁的弯矩图。 4-8 4-84-9选择合适的方法,做弯矩图和剪力图。 4-9 4-9 4-104-14长度l=2m的均匀圆木,欲锯做Fa=0.6m的一段,为使锯口处两端面开裂最小,硬是锯口处弯矩为零,现将圆木放在两只锯木架上,一只锯木架放在圆木一段,试求另一只锯木架应放位置。 x=0.4615m 4-18 4-19M=30KN

3、 4-21 4-23 4-25 4-28 4-29 4-33 4-36 4-35 5-2 5-3 5-7 5-15 5-22 5-23 选22a工字钢 5-24 6-4 DlA=6Fl/(2+33)EA) 6-12 7-3-55mpa。-55mpa 7-4习题7-3 一拉杆由两段沿m-n面胶合而成。由于实用的原因,图中的a角限于0600范围内。作为“假定计算”,对胶合缝作强度计算时,可以把其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与相应的许用应力比较。现设胶合缝的许用切应力t为许用拉应力s的3/4,且这一拉杆的强度由胶合缝强度控制。为了使杆能承受最大的荷载F,试问a角的值应取多大? 解:sx=F;sy=0;tx

4、=0 A sa=sx+sy2+sx-sy2cos2a-txsin2a sa=FFF1+cos2a+cos2a=s 2A2AA2F1+cos2aFs,cos2as A2AsAsA, FF=max,Ncos2acos2a ta=sx-sy2sin2a+txcos2a ta=F31.5sA1.5sA,Fmax,T= sin2at=s,Fsin2asin2a2A40.9 10 20 1.132 2.334 30 1.333 1.732 36.8833 1.563 1.562 40 1.704 1.523 50 60 a Fmax,N Fmax,T 1.000 1.031 47.754 4.386 2.

5、420 4.000 1.523 1.732 最大荷载随角度变化曲线5.0004.0003.0002.0001.0000.0000102030Fmax,N40Fmax,T5060斜面倾角(度)Fmax,N,Fmax,T由以上曲线可知,两曲线交点以左,由正应力强度条件控制最大荷载;交点以右,由切应力强度条件控制最大荷载。由图中可以看出,当a=60时,杆能承受最大荷载,该荷载为: 0Fmax=1.732sA 7-6习题7-7 试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图示悬臂梁距离自由端为0.72m的截面上,在顶面以下40mm的一点处的最大及最小主应力,并求最大主应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 解:求计算点的正应力与切应力 M

6、y12My12100.72106Nmm40mm s=10.55MPa 334Izbh80160mm*QSz-10103N(8040)60mm3=-0.88MPa t=1Izb801603mm480mm12写出坐标面应力 X Y (3) 作应力圆求最大与最小主应力, 并求最大主应力与x轴的夹角 作应力圆如图所示。从图中按 比例尺量得: s1=10.66MPa s3=-0.06MPa a0=4.750 7-7习题7-8 各单元体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试利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 指定截面上的应力; 主应力的数值; 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平面的位置及主应力的方向。 习题7-8 解:坐标面应力:X;Ya=60。

7、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应 力圆。图中比例尺为1cm代表10MPa。按比例尺量得斜面的应力为: 0s120=-25MPa, t120=26MPa;s1=20MPa,s3=-40MPa;a0=00。 00s3s1单元体图 应力圆 习题7-8 0主单元体图 解:坐标面应力:X;Ya=30。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应力圆。图中比例尺为1cm代表10MPa。按比例尺量得斜面的应力为: s60=-26MPa ,t60=15MPa;s1=30MPa,s3=-30MPa; a0=-450。 00单元体图 习题7-8 应力圆 主单元体图 解:坐标面应力:X;Ya=30。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应力圆。图

8、中比例尺为1cm代表20MPa。按比例尺量得斜面的应力为: 0s60=-50MPa ,t60=0;s2=-50MPa,s3=-50MPa。 00s3s2 单元体图 应力圆 主单元体图 习题7-8 解:坐标面应力:X;Ya=0。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应力圆。图中比例尺为1cm代表20MPa。按比例尺量得斜面的应力为: 0t45=10;s1=41MPa,s2=0MPa,s3=-61MPa;a0=39035。s45=40MPa , 00单元体图 应力圆 主单元体图 习题7-10 已知平面应力状态下某点处的两个截面的的应力如图所示。试利用应力圆求该点处的主应力值和主平面方位,并求出两截面间的夹角a

9、值。 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两斜面应力 解:两斜面上的坐标面应力为: A,B 由以上上两点作出的直线AB是应力圆上的一条弦, 如图所示。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水平坐标轴于C 点,则C为应力圆的圆心。设圆心坐标为C 则根据垂直平线上任一点到线段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性质,可列以下方程: 应力圆 (x-38)2+(0-28)2=(x-114)2+(0+48)2 解以上方程得:x=86。即圆心坐标为C 应力圆的半径: r=(86-38)2+(0-28)2=55.570 主应力为: s1=x+r=86+55.57=141.57MPa s2=x-r=86-55.57=30.43MPa s3=0 主方向角 两截面间夹

10、角: 习题7-14 单元体各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试用应力圆的几何关系求主应力及最大切应力。习题7-15 解:坐标面应力:X,Y,Z 单元体图 应力圆 由XY平面内应力值作a、b点,连接a、b交 应力圆半径: 轴得圆心C 习题7-15 解:坐标面应力:X,Y,Z 单元体图 应力圆 轴于C点,OC=30,故应力圆圆心C 由XZ平面内应力作a、b点,连接a、b交 应力圆半径: 习题7-15 解:坐标面应力:X,Y,Z 单元体图 应力圆 由YZ平面内应力值作a、b点,圆心为O,半径为50,作应力圆得 ,如图所示。已知材料习题7-19 D=120mm,d=80mm的空心圆轴,两端承受一对扭转力偶矩 在轴

11、的中部表面A点处,测得与其母线成 的弹性常数 , 方向的线应变为 。 ,试求扭转力偶矩 解: 方向如图 习题7-20 在受集中力偶Me作用矩形截面简支梁中,测得中性层上 k点处沿45方向的线应变为e450。已知材料的弹性常数E,n和梁的横截面及长度尺寸b,h,a,d,l。试求集中力偶矩Me。 解:支座反力: RA=0MeMe ;RB= llK截面的弯矩与剪力: Mk=RAa=aMeMe;Qk=RA= llK点的正应力与切应力: s=0;t=1.5Qk3Me= A2Al故坐标面应力为:X,Y s1=sz+sy2+3Me12(sx-sy)2+4tx=t= 22Al s2=0 s3=sz+sy2-3

12、Me12(sx-sy)2+4tx=-t=- 22Altan2a0=-2tx= sx-sya0=450 ,故 e45=e1=01(s1-ns3) Ee45=03Me3Me13Me(-n(-)=(1+n) E2Al2Al2EAl2EAle4503(1+n)=2Ebhle0 3(1+n)45Me=习题7-22 已知图示单元体材料的弹性常数E=200GPa,n=0.3。试求该单元体的形状改变能密度。 解:坐标面应力:X,Y,Z 在XY面内,求出最大与最小应力: sm=axsz+sy2+12(sx-sy)2+4tx 2smax=smin=70+301+(70-30)2+4(-40)2=94.721(MP

13、a) 22sz+sy2-12(sx-sy)2+4tx 2smax=70+301-(70-30)2+4(-40)2=5.279(MPa) 22故,s1=94.721(MPa),s2=50MPa,s3=5.279(MPa)。 单元体的形状改变能密度: vd= 1+n(s1-s2)2+(s2-s3)2+(s3-s1)2 6E1+0.3222(94.721-50)+(50-5.279)+(5.279-94.721)3620010=0.01299979MPa=12.99979kNm/m3 =习题7-25 一简支钢板梁承受荷载如图a所示,其截面尺寸见图b。已知钢材的许用应力为s=170MPa,t=100MPa 。试校核梁内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力。并按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危险截面上的a点的强度。注:通常在计算a点处的应力时,近似地按a点的位置计算。 解: 左支座为A,右支座为B,左集中力作用点为C,右集中力作用点为D。 支座反力:RA=RB=1(5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