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连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探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420145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连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对我国连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对我国连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对我国连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对我国连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国连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连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探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封面略。内容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连锁业的发展也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使连锁业对物流配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的连锁业企业必须面对国外大型连锁超市的挑战。而连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正是其扩张的关键。通过对我国连锁业配送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国际连锁业配送模式的比较分析,寻找到我国与国外之间的差距,才能建立更先进、更科学的配送模式。关键词:物流 配送 第三方物流 连锁业目 录引言1一、连锁业物流配送的基本范畴(一)连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涵义1(二)连锁业物流配送的三种模式1(三)连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作用4二、我国连锁业的配送模式的发展现状

2、(一)配送模式的建立缺乏整体规划,存在一定的盲目性7(二)大部分企业的配送系统的技术含量低7(三)缺乏物流配送方面的专业性人才,管理上存在缺陷8三、发达国家的连锁业配送模式的比较(一)商业形态或作业方式有区别9(二)配送软硬件的开发及应用的侧重不同10(三)配送中心的特色功能存在差异10(四)商品配送管理存在差异10四、建立适合我国连锁业发展的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一)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给连锁业企业带来众多的好处,其中主要表现在11(二)商业形态或作业方式有区别12(三)促进我国连锁业的发展,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我国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试探我国连锁业物流配送模式1

3、930年在美国纽约产生的超级市场,标志着零售业第二次革命的来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品种的不断更新,社会需求不断变化,国外一些超级市场转形为大型的连锁业企业集团。根据各自发展的不同特点,这些集团通过自己建立配送中心,或者与其他企业合作,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物流配送模式,有效的解决了制约连锁业扩张的重大难题。例如,全球有名的零售业巨头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以及日本的伊滕洋华堂等通过建立合适的配送模式,在全球发展了许多分店。沃尔玛和全球总店数已达4000多家。由于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自由商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直到80年代,我国才出现连锁业这种新型零

4、售业态的雏形。当1995年李岚清副总经理在上海召开的部分省市连锁业商业座谈会上发表“发展连锁经营,推动商业体制改革和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讲话之后,我国的商业连锁经营得到迅猛的发展。但是由于商业配送体系的构建工作相对滞后,对我国的连锁业企业发展形成了“瓶颈效应”,制约了它的扩张。虽然一些连锁企业通过学习国外连锁业的先进物流配送管理理念与技术,改进了自己的配送模式,但国内大部分连锁业企业还缺乏对物流配送模式重要性的认识。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与比较,找寻适合我国连锁业发展的物流配送模式,为我国加入WTO之后,连锁业企业面对跨国商业企业的竞争,构建我国本土特色的现代化商业配送体系

5、提供科学依据。一、连锁业物流配送的基本范畴(一)连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涵义物流是指物资实体物理流动过程及其有关活动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物的搬运和运输,还包括与此相联系的包装、装卸、储存保管和流通加工等。而配送是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它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连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是指由连锁业企业采取的一种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式来支持企业的商品销售及组织的有效运行的管理方法。(二)连锁业物流配送的三种模式根据企业配送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连锁业物流配送模式分为三种:自建型、共建型、外包型。1、自建型配

6、送模式这种配送模式是指由连锁业企业独自建立起一个配送中心,来组织本企业的销售和供应的一种模式。我国的连锁业企业大部分都采用这种配送模式。据统计,1997年底,我国有1500家配送中心,其中连锁业企业自建的就达1000多家。一部分企业利用自建型配送模式为支撑,管理水平得到巨大提高,经营规模获得高速的发展。例如,上海华联超市公司,成立于1993年,在发展的初期,就自建了配送中心,并在其有力支持下,使得其经营效益和效率逐渐显现。同时,不断引进国外现代物流的管理模式,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了仓储立体化,装搬运机械化,拆零商品配货电子化,物流功能条码化,配送过程无纸化。使其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销售量最高,

7、效益最好的连锁超市之一。2、共建型配送模式共建型配送模式又被称为共同配送模式。它是一种配送经营企业之间为实现整体合理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互相提供便利的协作互补型配送模式。这是中小型连锁业企业实现物流合理化的良策。因为连锁扩张的动力使得连锁企业不仅在某个城市,某个区域,而且要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建店,有的甚至要跨国经营。如果在全国各地都分别自建配送中心,那是很困难的,也绝非聪明之举。中小型连锁业本身竞争力就不强,这种巨额投资既是一种负担,也是种风险。而共建型配送模式具有适合中小型连锁业的优点: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和降低运输成本;可以增加企业的应变能力;有利于企业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了企业运营规模

8、的扩大;增强了企业的物流能力等。在实际的动作过程中,主要有两种共同配送模式。一种是具备一定先进设备,能被各种企业共同利用,并提供多功能服务的物流企业与几个中小型连锁业公司合作。另一种是同一行业,不同业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联合起来,合作互补的配送模式。在国外的连锁业企业中,许多都采用这种配送模式。例如日本的7-11便利店就是利用其他企业的配送中心,采取共同配送的模式,来实现自己的连锁化经营战略。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物流配送形势的发展,我国一部分企业也开始采用这种模式。如上海可的便利店有限公司通过与华商集团家友超市公司合作,共建配送模式,也初步解决了配送的“瓶颈”。两家公司采用这种模式,实现了资

9、源的共享,提高了商品的运输速度,降低了物流配送的成本。这种共建型配送模式,既是竞争发展的迫切需要,也代表了一种趋势。3、外包型配送模式外包型配送又称为第三方物流,它是物流渠道中有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的模式。第三方物流是一种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模式,它更好地适应了经济一体化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流通的规模性和高效率的需要。当今,第三方物流在国外的物流市场上已经占据了可观的比例。据统计,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为76%,美国约为58%,且其需仍在上涨。在社会化配送发展得最好的日本,第三方物流占据整个物流市场更是高达80

10、%,而其他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正在考虑使用这种外包型配送模式。而在我国的连锁业企业中,利用第三方物流来服务与配送的公司很少,仅仅在连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或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始出现部分连锁业企业采取外包型配送模式。(三)连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作用建立配送模式,是连锁业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配送模式支持企业的营销体系连锁业的配送模式是为企业销售服务的物流管理活动。配送模式的建立,强化了商品的生产与消费,进货与销售之间的协调能力。就企业配送中心来说,作为物流的重要内容是生产营销系统的延伸。如在各个门店供货时,可进行小批量的商品包装、装卸与发运,使得配送中心如同生产

11、过程的延伸。同时,配送中心的多种活动都以满足门店需要为目标,体现了物流的内涵,在某种意义上支持了市场营销活动。配送中心不是以储存为目的,但是,配送中心必须保持一定的库存,起到蓄水池的作用。在销售量比平日成倍增长的销售高峰期,如春节、国庆节期间,库存对确保销售,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配送中心以集中的库存形式取代以往“一家一户”的库存结构方式。这种集中库存比传统的“前店后库”大大降低了库存总量,增加了供销的调控能力,有力的支持了市场营销体系的运作。2、配送模式实现了物流系统化和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物流系统化,是指把物流各种环节视为一个大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

12、功能的效率,实现整体的物流合理化。(1)配送模式通过集中配送的方式,按一定规模集约并大幅度提高其能力,实现多品种、小批量、高周转的商品运送方式,降低了物流的整体成本,使资源最终配置这一环节以大流通的方式与大生产相协调,合理经济的组织了商品的运输、配送,从而提高了流通社会化的水平,可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效益。(2)配送模式集多功能的物流设施于一体,实现了整体的物流合理化,并充分体现了物流系统的内涵和外延。(3)配送模式的集中配送方式,按一定规模集约,有利于获规模效应。例如,连锁企业通过电子定货系统,汇总所有门店的零星要货,由供货商集中送货到配送中心,并在那里按“越库中转配送”的方式运作,体

13、现了“集零为整”和“化整为零”的策略。从而大大降低了商品的库存成本和库内装卸搬运作用的劳动量。(4)密切了连锁企业与供货方的关系,并享受不少好处。如集中定货批量大,对供货方举足轻重;集中大批定货可享受更优惠的价格折扣;供货方集中送货,节省了费用,连锁企业可得到部分让利或打折。3、配送模式完善了连锁经营体系由于配送模式为了门店的销售活动创造各种优势,可以使整个连锁经营体系的成本大大下降,成为零售业中的一种有竞争力的零经营形式。配送模式对整个连锁业经营体系的作用表现在:(1)统一进货,有利于严把质量关;(2)加速商品的周转,减少商品的耗损,降低流通费用;(3)扩大配送中心的拆零,分拣能力,改善了门

14、店的存货水平,有利于实现零星商品无库存、少库存经营。(4)有利于连锁管理模式逐步向销售管理模式方向发展。企业经营决策权向总部集中,物流活动向配送中心转移,这是连锁超市成功的关键之一。二、我国连锁业配送模式的发展现状经过近二十几年来的实践探索,我国的物流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连锁业在对配送模式的研究上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一)配送模式的建立缺乏整体规划,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没有根据各自的特点寻找到合适的配送模式,基本上都是自建型。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内经济政策的转变及经济环境的发展,正处于发展初期的连锁业,各家无论规模的大小,大多通过自建配送中心来满足经营的满足。很多企业自

15、建配送中心既有“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在作崇,有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社会实在是缺乏能为连锁业企业服务的社会化的营业性配送中心。一些大型连锁业企业投资建造的配送中心,基本上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本网络的商品配送任务。但是一些中小型连锁企业在资金、设备、人才和管理等未成为主要矛盾。虽然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的中小型企业正逐步完善了自己的配送体系管理,或物流配送模式的转型,但是在内陆的大部分城市的连锁企业,并未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一旦受到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集团的冲击,必将淹没于残酷的竞争之中。(二)大部分企业的配送系统的技术含量低在国外,特别是配送发展经济较好的日本、美国,已将物流的高科技广泛应用于配送中心。零售业的多品种、少批量的定货,配送中心的劳动量大大增加,若无新技术的支撑,将会导致作业率的下降,与此同时,对物流服务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致使一些大型连锁商业公司把理货与分拣视为两大难题。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