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氧气》(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41981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取氧气》(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制取氧气》(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制取氧气》(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制取氧气》(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制取氧气》(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制取氧气》(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取氧气》(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取氧气(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制取氧气”课题是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取实验,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思路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打下良好的基础。2、知识结构图二、教学思路本教学资源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模拟动手探究,综合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因而变演示实验为随堂探究实验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实验探究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环境中去学习新知识,掌握运用新知识。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学会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氧气的方法;(2)认识催化剂、催化作用及分解反应;(3)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4)掌握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2、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的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检验气密性的方法;(2)感悟通过实验探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查阅资料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记录现象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3、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

3、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逐步认识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2、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五、设计理念1、“学习者经验转换”的哲学思想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想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种经验不仅包括外部环境的刺激、个体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包括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复杂的交互作用。经验是学习的基本。在本课题中,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环境,进行模拟实验探究,从而形成经验,建构知识体系。2、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发现学习”理念 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

4、规律。在本课题中,我们为学习者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实验探究的工具和提示,引导学习者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得出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获得相应的知识,不断地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3、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情境学习”理论学习具有情境性,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中,真实的任务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是个体建构知识的源泉。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学习者能够受到特定学习情境的影响,在完成学习活动(如:实验探究、思考讨论等)的过程中建构知识,而且将在学完本课题之后,把知识扩展于各种不同的特殊情境中。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师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从自己的个性和学习风格出发,明确自己的

5、目标和需求,合理安排学习步骤、选择学习内容,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本课题的资源设计充分分析了学习者的特征,在内容编排上也较有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主选学所需内容。在教学活动方面,合理嵌入了讨论思考、探究等环节,能够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起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六、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习起点水平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我们周围的空气”、“氧气的性质”等,对氧气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如何得到氧气,特别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如何制取氧气还没有系统、深入的认识。2、学习风格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结论往往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形

6、象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支持。在本课题中,采用模拟实验来教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操作,并借助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生活经验加以理解。因此,教材内容的这种设置方式,恰好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七、学习资源的设计八、教学过程的设计1、教学模式(1)“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探索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身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获取新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现成的原理和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实验基础上进行较多的思考和讨论。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课题,从设计方法上给予一定的指导,或由学生提出课题,自行设计

7、方案,通过实验、观察、阅读、分析、讨论、课外实践等多种活动,“发现”化学规律,完成教学任务。(2)教学模式图2、教学流程图九、教学评价(说明评价的方法与内容)1、过程性评价:本课题在学习过程中设置有思考题、讨论题以及反思等小活动,学习者通过这些小活动可以评价自身是否掌握了阶段性的知识点。2、总结性评价:本课题的学习资源设置有“巩固练习”这一部分,并提供答案解析的反馈,学习者通过测试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并总结自己在本课题中的学习情况。3、学习者自主评价:本课题注重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引导学习者反思、总结,以及通过学习者巩固测试等方式,让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从而提高他们的

8、自我反思能力,使其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更加了解,及时对学习方式等作出调整。4、多元性评价:本课题资源的设置和媒体的选用以及教学方式,能够检验学习者对氧气性质、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评价的内容多元、全面。十、设计特色1、“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本课题采用探究性实验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符合化学的学科特征,同时能使学生形成实验探究的思维,锻炼动手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探究基础上的学科。2、教学资源的“交互性” 本课题所设计的教学资源在充分具备应有的知识点的基础上,设置了思考、猜想、讨论等能够实现思想交流的环节,并且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提供能够使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的工具,使得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与媒体、环境之间具有较强的交互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