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课后记空)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418992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课后记空)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课后记空)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课后记空)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课后记空)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课后记空)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课后记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课后记空)(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湘三上科学教案第1单元:走进科学1、校园寻“宝”教学目的:(一)科学探究目标:模仿科学家一样地去寻“宝”能寻到合适的探究材料。(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三)科学知识目标:通过阅读学习和实际体验,让学生对科学探究和科学学习有初步了解教学重点:引领学生学习达尔文的探究方法来开展自己的寻宝活动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教学准备:纸和笔、一个小盒子教学过程教学导入一、学习卷首语,介绍指南车,我们从校园开始走进科学。二、介绍科学家达尔文。教学新课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1、4页的内容。二、达尔文是怎样寻宝的,谁能给大家说说?认真观察了解记

2、录采集标本整理资料分析研究三、学习达尔文进行寻“宝”游戏。1、介绍游戏要求。(活动范围及安全事项)2、查看寻宝清单。3、开始校园寻宝, 用纸和笔记下寻宝时的发现。4、“百宝箱”收集宝贝。拓展延伸一、教师检查“百宝箱”。二、总结全课。 2 观察“宝贝” 教学目的:(一)科学探究目标:学习并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能用语言或简单的文字、图画记录被观察物的特征,同时提出问题并试着作出初步的假设。(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观察与思考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浓厚兴趣。(三)科学知识目标:观察、认识一些自然物的性质教学重点:学习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并了解观察物的特征教学难点:能抓

3、住被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教学准备:放大镜、前一课找到的“宝贝”、记录单教学过程:l教学导入一、展示找到的宝贝二、你们为什么觉得它是宝贝呢?它有什么特别吗?你是怎样发现它的特别之处的?你们很不错,发现了那么多。l教学新课一、只有细心观察的人才会有收获, 我们这节课就带大家学习达尔文观察宝贝。板书:观察宝贝二、学习讨论达尔文的观察方法1、观察的基本过程:观察、记录、提出问题(初步猜想、解释)2、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三、观察宝贝1、如果每组选一样你们最感兴趣的宝贝观察,你们选哪一样?打算用什么方法去观察这个宝贝?(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教师指导完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3、学生观

4、察宝贝,教师巡视指导。4、讨论交流。(1)小组成员整理好桌上的“宝贝”,填写记录单。(2)分组说说你们的宝贝的特点及运用的观察方法。(3)对于你们的宝贝,有些什么问题,有什么解释吗?(4)小结:哪个宝贝最有价值?拓展延伸一、活动:认领宝贝1、观察一颗宝贝石头 2、上交石头 3、认领宝贝 4、小结二、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1、观察“宝贝”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顺口溜:眼耳鼻舌手 人人身上有 帮我认东西 是我好朋友 3、整理“百宝箱”教学目的:(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并能叙述自己分类的理由,懂得给事物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2、能简单处理收集

5、到的研究材料。(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独立观察和思考,能乐于和其他同学合作。2、善待被寻来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观念。(三)科学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分类,分类有什么好处,了解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在事物的各种特征中找共同特征”,以共同特征为基础进行简单分类。教学难点: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或排序教学准备:纸盒或瓶子作标本容器、标签纸、胶水、真标本教学导入:学生拿出“百宝箱”,引导学生模仿达尔文的做法,整理自己的“百宝箱”。教学新课一、给“宝贝”分类1、学生检查“百宝箱”,想出自己的分类方法。2、小组交流分类方法,全班汇报讨论。3、说说自己分

6、类的理由,说出分类的标准。4、教师小结活动情况,强调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二、制作标本1、科学家为了长期研究“宝贝”把它们制成标本,我们也来试试2、老师出示石头标本或树叶标本,激起学生的制作热情。3、介绍标本的制作方法。4、分小组制作标本,教师指导。 拓展延伸一、标本展览,成果交流。二、“走进科学”单元评价板书设计:3、整理“百宝箱” 一、给“宝贝”分类 二、制作标本 第二单元 身边的动植物1、身边的植物教学目的:(一)科学探究目标: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2、能做一份植物的观察记录。(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目标: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2、想了解与植物有关的事情。(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2、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顔色、气味、外形等内容教学重点: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教学难点: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教学准备:观察记录表、放大镜、植物卡片、各种奇异植物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导入: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150万种。2、我们认识哪些动物呢?教学新课一、认识常见的动物1、分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及其特征。2、学生汇报。3、把你知道的常见动物填写在书上记录表中合适的位置。4、

8、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填写理由(自己的分类标准)。5、教师小结。二、猜动物1、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别人很快就能猜到结果?2、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3、合作游戏。教师准备动物卡片。出示后请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说特征一个猜动物名称合作游戏,在规定时间内哪一组猜的动物多。拓展延伸指南车信箱公告:征集有关动物的谜语。第二课时l教学导入:猜谜语活动。l教学新课:研究一种常见动物的特性1、请每一小组选择一种合适的动物进行研究,并确定好研究的题目。2、小组交流确定研究选题。3、学生汇报,教师对选题的确定进行指导。 4、分小组进行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写下来。5、学生汇报,互相交流。6、教师小结。l 拓展延伸出示指南车信箱,学生探讨:蚯蚓会唱歌,这是真的吗?古人的这种结论可信吗?板书设计: 2 常见的动物 一、认识常见的动物二、猜动物三、研究一种常见动物的特性 2、常见的动物教学目的:(一)科学探究目标:1、在观察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