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光学部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417598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何光学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几何光学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几何光学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几何光学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几何光学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何光学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何光学部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何光学部分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前提条件是在同一均匀介质。否则,可能发生偏折。如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不是同一种介质);“海市蜃楼”现象(介质不均匀)。2.光线:沿着光的传播方向画出的几何线;它表明光能量的传播方向。 (它与电力线、磁力线一样是人们为研究方便而假想出来的)3.光束:有一定关系的光线的集合叫光束。(有会聚、发散即平行光束)4.真空中的光速: ;媒质中的光速5.表现:小孔成像;影 (本影、半影、伪本影)的产生。本影:影区中完全不会受到光的照射;半影:本影的周围有一个能受到光源发出的一部分光照射的区域;本影区:日全食;半影区:日偏食;伪本影区:日环食

2、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物体成像作图的基础,也使整个几何光学的理论基础。lSAhxvt例1. 如图所示,在A点有一个小球,紧靠小球的左方有一个点光源S。现将小球从A点正对着竖直墙平抛出去,打到竖直墙之前,小球在点光源照射下的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 A.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C.变加速直线运动 D.匀减速直线运动解:小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时间t后水平位移是vt,竖直位移是,根据相似形知识可以由比例求得,因此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匀速运动。二、反射 平面镜成像1. 反射定律: 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注意: 法线垂直界面;法线是入射光线

3、、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光路的可逆性;沿法线入射,光线原路返回。2分类:镜面反射、漫反射镜面反射的特点:镜面反射不改变光束性质;入射光线不变,平面镜转过角,反射光线转过2角。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对称、等大、正立、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为对称。(1)光路图作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光路图。(2)充分利用光路可逆在平面镜的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用光路可逆。(眼睛在某点A通过平面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和在A点放一个点光源,该电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的范围是完全相同的。)(3)利用边缘光线作图确定观像范围:找像;找边界SS /M NP Q例2 如图所示,画出人眼在S处通过平

4、面镜可看到障碍物后地面的范围。解:先根据对称性作出人眼的像点S /,再根据光路可逆,设想S处有一个点光源,它能通过平面镜照亮的范围就是人眼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范围。图中画出了两条边缘光线。AM N BA/B/看到AB完整像的范围例3. 如图所示,用作图法确定人在镜前通过平面镜可看到AB完整像的范围。解:先根据对称性作出AB的像A/B/,分别作出A点、B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射到的范围,再找到它们的公共区域(交集)。就是能看到完整像的范围。三、折射与全反射1.折射定律: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局在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2折射率:表示光从

5、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偏折性能的物理量。 绝对折射率:(空气入射介质) ( n1)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3各种色光性质比较 (空气中)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折射率: 小 大 频 率: 低 高 波 长: 长 短 介质中的波速: 大 小以上各种色光的性质比较在定性分析时非常重要,一定要牢记。4全反射:(1)条件:光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 入射角大于临界角C; (2)发生全反射时,光线遵守反射定律。5.边作图边计算有关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在解题时要把计算和作图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数据计算反射角、折射角,算一步画一步,画一步在根据需要算一步。作图要依据计算结果,力求准确。例:在厚度为d ,折射

6、率为n 的大玻璃般的下表面,紧贴着一个半径为r 的圆形发光面。为了从玻璃板的上方看不见圆形发光面,可在玻璃板的上表面贴一块纸片,求所贴纸片的最小面积。ABCD例4. 直角三棱镜的顶角=15, 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1.5,一细束单色光如图所示垂直于左侧面射入,试用作图法求出该入射光第一次从棱镜中射出的光线。解:由n=1.5知临界角大于30小于45,边画边算可知该光线在射到A、B、C、D各点时的入射角依次是75、60、45、30,因此在A、B、C均发生全反射,到D点入射角才第一次小于临界角,所以才第一次有光线从棱镜射出。6.光导纤维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光纤有内、外两层

7、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多次全反射能够没有损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例5. 如图所示,一条长度为L=5.0m的光导纤维用折射率为n=的材料制成。一细束激光由其左端的中心点以= 45的入射角射入光导纤维内,经过一系列全反射后从右端射出。求:该激光在光导纤维中的速度v是多大?该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解:由n=c/v可得v=2.1108m/s由n=sin/sinr可得光线从左端面射入后的折射角为30,射到侧面时的入射角为60,大于临界角45,因此

8、发生全反射,同理光线每次在侧面都将发生全反射,直到光线达到右端面。由三角关系可以求出光线在光纤中通过的总路程为s=2L/,因此该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所经历的时间是t=s/v=2.710-8s。四、棱镜1.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一般所说的棱镜都是用光密介质制作的。入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射出方向与入射方向相比,向底边偏折。(若棱镜的折射率比棱镜外介质小则结论相反。)作图时尽量利用对称性(把棱镜中的光线画成与底边平行)。由于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abM例6. 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

9、屏上的同一个点M,若用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1n2,a为红光,b为蓝光 B.n1n2,a为红光,b为蓝光 D.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解:由图可知,b光线经过三棱镜后的偏折角较小,因此折射率较小,是红光。2.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o(右图1)或180o(右图2)。要特别注意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表面发生全反射。3.玻璃砖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

10、后就发生色散;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砖的厚度有关;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a b例8. 如图所示,两细束平行的单色光a、b射向同一块玻璃砖的上表面,最终都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已知玻璃对单色光a的折射率较小,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进入玻璃砖后两束光仍然是平行的B.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后,两束光不再平行C.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后,两束光之间的距离一定减小了D.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后,两束光之间的距离可能和射入前相同例9. 如图所示,AB为一块透明的光学材料左侧的端面。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设该光学材料的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均匀减小。现有一束单色光a从原点O以某一入射角由空气射入该

11、材料内部,则该光线在该材料内部可能的光路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yaxoAB y xo yxo yxo yxoA. B. C. D. 12i1i2解:如图所示,由于该材料折射率由下向上均匀减小,可以设想将它分割成折射率不同的薄层。光线射到相邻两层的界面时,如果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则射入上一层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偏离法线。到达更上层的界面时入射角逐渐增大,当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光线开始向下射去直到从该材料中射出。例10. 如图所示,用透明材料做成一长方体形的光学器材,要求从上表面射入的光线可能从右侧面射出,那么所选的材料的折射率应满足 A.折射率必须大于 B.折射率必须小于C.折射率可取大于1的任意值 D.无论折射率是多大都不可能 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为使上表面射入的光线经两次折射后从右侧面射出,1和2都必须小于临界角C,即1C,245,n=1/sinC,选B答案。g3fx-gx-第 6 页 共 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