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416803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9(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YD 5079-991 总则1.0.1 本规是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依据,适用于新建、扩建通信电源工程,对于改建的通信电源安装工程也可参照执行。上下压、变配电设备的安装工程验收不在此围。1.0.2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的安装方式、要求,各种设备规格、型号应按照施工图的规定执行,新装设备的电气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规或技术规书的规定。对于迁装设备应参照原维护部门近期对设备测试记录进展检验。1.0.3 本规尚未包括的测试工程及指标要求,应按施工图设计和产品说明书要求办理。1.0.4 在施工过程中,如需修改施

2、工图设计或代用材料的,必须经建立单位和设计部门同意,并办理变更手续前方可修改和使用,严禁使用未经检验或鉴定的材料。1.1.5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施工规,建立单位(业主)应通过随工代表(或监理)作好随工检验工作。1.0.6 施工中,不得安装有损坏、变形、受潮、发霉、缺件的设备,严禁安装没有合格证、出厂验收单、入网证的设备。凡在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中发现不符合施工规和本规的工程,由施工单位造成的应由施工单位解决,由供货单位造成的由供货单位负责解决。1.0.7 配电、变换、逆变、蓄电池、太阳电池、发电机组、母线、电源信号线等设备和材料、附件、备件必须齐全、完好,竣工时一并由施工单位

3、向建立单位(业主)移交。2 配电、换流设备安装2.0.1 各种设备排列整齐,垂直度误差不超过机架高度的0.15,列架机面平直,每米偏差不大于3mm,全列偏差不大于15mm。2.0.2 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规定,其偏差不大于10mm。2.0.3 安装的设备,附件的型号、规格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2.0.4 设备构造应无变形,外表无损伤,指示仪表、按键和旋钮、机部件无碰损、无卡阻、无脱落、无损坏。2.0.5 开关、闸刀应运转灵活、接触牢靠、无电弧击伤。2.0.6 机架与地面固定时,应由4只M10M12的膨胀螺栓与地面加固。2.0.7 在需要抗震的地区,按设计图纸要求,机架安装应采取抗震措施

4、。地震设计烈度为8度及以上局站,机架还应与房屋柱体连接结实。2.0.8 走线架、机架面漆应保持完整、清洁,颜色应根本一致。2.0.9 部件组装要稳固、整齐一致、接线正确无误,并应认真校对分装的部件编号。2.0.10 机架与部件接地线要安装结实。防雷地线与机框保护地线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3 配电、换流设备通电测试检验3.1 设备通电前的检验3.1.1 通电前应对机架、部件、布线进展绝缘电阻、绝缘强度的检查,并应符合要求。3.1.2 接触器与继电器的可动局部动作灵活无松动和卡阻,其接触外表应无金属碎屑或烧伤痕迹。3.1.3 接触器和闸刀的灭弧装置完好。3.1.4 布线和接线正确,无碰地、短路、开路

5、、假焊等情况。机各种插件连接正确、无松动。3.1.5 各种开关、闸刀、熔断器容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3.1.6 机架保护地线连接可靠。3.1.7 各种电压、电流表应进展校验和铅封。3.1.8 测试机布线及设备非电子器件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说明书规定,无规定时,应不小于2M500V。3.1.9 交流、直流配电设备及开关电源、变换设备等通电检验工程应符合产品技术说明书要求,无规定时可按以下各节所列工程进展。3.2 交流配电设备通电检验3.2.1 能自动(人工)接通、转换“市电和“油机电源,并有指示信号。3.2.2 “市电停电时能自动接通事故照明电路,并发出可见可闻信号,“市电恢复供电时能自动(人工)

6、切断事故照明电路。3.2.3 各种电压、电流测试显示正确。3.2.4 事故、过压、欠压、缺相等自动保护电路应能准确动作并能发出指示信号。3.3 直流配电设备通电检验3.3.1 各种输出电压、电流测试显示正确。3.3.2 “浮一均充电测试显示正确。3.3.3 电压过高、过低、熔断器熔断均能发出可见可闻信号。3.3.4 配电设备部电压降应符合设计要求(屏放电回路压降不大于O.5V)。3.3.5 同设备多台并联使用时,具有均分性能。3.3.6 监控接口性能正常。3.4 变换设备通电测试检验3.4.1 变换器输出电压、电流、杂音电平应满足产品说明书要求。3.4.2 变换器事故、过压、开路、欠流、过流或

7、短路等保护电路动作可靠、告警电路工作正常。3.4.3 主备用变换器具有自动均分负载性能,当其中一台故障时,另一台自动负担全部负载。3.4.4 变换器稳压精度、限流围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3.5 逆变设备通电测试检验3.5.1 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稳压精度均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3.5.2 应有限流性能:限流定值可在105110输出电流之间调整。3.5.3 事故输入电压过高、过低、输出过压、欠压、过流、短路等保护电路动作可靠,告警电路工作正常。3.5.4 同型号设备能多台并联工作,并具有均分性能。3.6 开关电源设备通电测试检验3.6.1 通电前应将输入、输出开关全部关断,并再次确认所有信号线、电源

8、线是否正确。检查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说明书要求。3.6.2 接通交流电源,检查三相电压是否正确,观察通电后模块显示器信号、指示灯是否正常。3.6.3 工作参数设置:按厂家说明书要求对整流、监控模块进展工作参数的设置和修改。主要有浮充、均充电压,输出过、欠压阀值,输出过压关断阀值,输出电流限流值,模块地址,输出电压微调,选择浮、均充自动方式,自动测试,自动显示功能。3.6.4 检验以下主要电气性能参数:输入交流电压,直流输出电压、电流,输出杂音,稳压精度,输入过压、欠压保护值,输出过压、过流保护值,输出限流特性,浮充、均充电压和自动转换性能。3.6.5 检查各种告警功能,市电故障,熔丝故障,交流输入

9、过压、欠压故障、缺相,散热器温度过高,输出过压、欠压故障,输出过流故障等。3.6.6 检查远端控制功能:监控模块通过标准接口与监控中心设备相连,实现对电源设备的远端“三遥。4 蓄电池4.1 电池架安装4.1.1 电池架排列位置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偏差不大于10mm。4.1.2 电池架排列平整稳固,水平偏差每米不大于3mm,全长不大于15mm。4.1.3 电池铁架安装后,各个组装螺栓、螺母及漆面脱落处都应补喷防腐漆。铁架与地面加固处的膨胀螺栓要事先进展防腐处理。4.1.4 在要求抗震的地区按设计要求,蓄电池架应采取抗震措施加固。4.2 电池的安装4.2.1 安装的电池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图纸

10、规定,并有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4.2.2 电池外壳不得有损坏现象,极板不得受潮、氧化、发霉,滤气帽通气性能良好。4.2.3 电池各列要排放整齐,前后位置、间距适当,符合施工图要求。每列外侧应在一直线上,其偏差不大于3mm。电池应保持垂直与水平,底部四角均匀着力,如不平整应用油毡垫实。4.2.4 电池标志、比重计、温度计应排在外侧(维护侧)。4.2.5 电池间隔偏差不大于5mm,电池之间的连接条应磨平,连接螺栓、螺母拧紧,并在连接条和螺栓、螺母上涂一层防氧化物或加装塑料盒盖。4.2.6 电池体安装在铁架上时,应垫缓冲胶垫,使之结实可靠。4.2.7 各组电池应根据母线走向确定正负极出线位置,电池组

11、及电池均应设有清晰的明显标志。4.2.8 隔离板、棍应无裂纹、弯曲、漏插。组装间距相等,平直整齐、上下一致。4.2.9 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应用万用表检查电池端电压和极性,保证极性正确连接。4.2.10 按设计图纸规定,安装电池监测器并固定。4.3 调配及灌注电解液4.3.1 调配电解液所使用的蒸馏水必须严格检验并符合表4.3.1 规定。表4.3.1 蒸馏水标准序 号指标工程指标1灼烧残渣含量(%)0.012锰(Mn)含量(%)0.000013铁(Fe)含量(%)0.00044氯(Cl)含量(%)0.00055复原高锰酸钾物质(O)含量(%)0.00026透明度(mm)无色、透明7电阻率(25)

12、,(cm)101048硝酸及亚硝酸盐(以N计)(%)0.00039铵(NH4)含量(%)0.000810碱土金属氧化物(CaO计)(%)0.005注:本表为国标GB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之附录。4.3.2 铅酸电解液使用化学纯或分析纯浓硫酸,应符合表4.3.2规定。表4.3.2 浓硫酸标准序号指标名称一级品二级品1硫酸(H2SO4)含量(%)92922灼烧残渣含量(%)0.030.053锰(Mn)含量(%)0.000050.00014铁(Fe)含量(%)0.0050.0125砷(Aa)含量(%)0.000050.00016氯(Cl)含量(%)0.00050.0017

13、氮氧化物(以N计)含量(%)0.00010.0018铵(NH4)含量(%)0.0010.0059二氧化硫(SO2)含量(%)0.0040.00710铜(Cu)含量(%)0.00050.00511复原高锰酸钾的物质(O)含量(%)0.0010.00212色度测定(ml)1.02.013透明度(mm)16050 注:本表为国标GB4554-84蓄电池用硫酸。4.3.3 调制的电解液比重应符合厂家规定。4.3.4 电解液配好后,宜静置至2030或室温,然后灌注。每组电池的电解液灌注时间不得超过1h。电解液面应高度一致。无刻度时,应低于电池盖1030nmm或高出极板20mm。4.4 铅酸蓄电池初充电4

14、.4.1 初充电前应检查蓄电池单体电压、温度、比重、极性与设计要否相符,有无错极及电压过低现象。4.4.2 初充电期间不得停电,如遇停电必须立即启动油机供电。4.4.3 新装蓄电池根据产品说明规定的方法进展充电,无规定时可按以下方法进展:1.恒压限流法(1)充电时每1小时进展标测,每4小时进展全测。(2)充电时选用2.35V只电压作为充电电压,充电初期应使电流限制在0.102C之间,充入电量为其额定容量的37倍(C为容量)。(3)充电48h后可以停充2h,待其电压恢复正常后再继续充电,以增加输入电量。(4)充电终期每只电池的电压为2.25.1V,充电电流小于额定容量的0.030.05C,且一昼夜不变,最后调整各电池电解液的比重和液面,使之分别一致。2.恒流充电法(1)充电过程中每2小时对电池进展标测,每4小时全测,但在初充电开场的24h,应每1小时进展标测。(2)初充电第一阶段用10小时率电流充5070h,第二阶段用20小时率电流充3050h,充入电量为其额定容量的710倍。(3)充电终期,每只电池电压为2.52.75V。3n闪电解液比重不变化,电压不变化,此时电解液沸腾,气泡盛足,即电量已充足,但仍应以20小时率的电流值作均衡充电,继续假设干时间(2h),用蒸馏水或1.3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