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基础知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416649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基础知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一、物质构成(微观)(一)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1、分子: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物质由什么微粒构成,保持它化学性质的就是构成它的该微粒。2、原子:构成物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而分子可分,即原子在化学变化前后种类和数量都没变,分子有变化。原子结构:a. b.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c.化学变化中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发生变化,变化的是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种类或元素种类取决于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原子结构建立发展史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个实心球,汤姆生提出了“西瓜模型”,卢瑟福用带正电粒子轰

2、击金属薄片,大部分粒子顺利通过(说明原子内部很空旷,并不实心),少部分运动发生偏折(说明存在带负电电子),极少数反弹(说明原子核的存在)。原子质量:a.原子虽小,也有质量,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对原子质量:以碳原子(C12)实际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实际质量除以这个标准,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c.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将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加的总和。d.学会根据化学式求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以及相关计算。3、离子:构成物质,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二)微粒运动论内容:1、都很小,必须要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2、都是永不停

3、息的作物规则运动。 3、微粒间存在着间隔(空隙)。物质三态变化实质就是微粒间隔的变化。 4、微粒间存在着引力与斥力。二、物质组成(宏观)元素1、元素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的总称。如:Na原子和Na+离子都属于Na元素。2、元素的存在:空气中最多的是氮元素,其次是氧元素。 地壳中最多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硅元素,再次是铝元素,第四为铁元素。3、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质子数。4、元素只有种类之分,没有个数;原子、分子既有种类,又有个数。元素是宏观的概念,是组成物质;而分子、原子是微观的概念,是构成物质。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组成同类构成得失电子5、6、微粒个数的表示:分子个数:在化学式前加

4、数字。如:3个水分子,3H2O原子个数: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如:2个氢原子,2H离子个数: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如:4个氢离子,4H+三、物质分类四、化学式1、化合价: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钾钠银氢+1 钙镁钡锌+2 氟氯溴碘-1 通常氧是-2铜+2铝+3 铁有+2和+3 单质为零价OH:-1 NH4:+1 CO3:-2 NO3:-1 SO4:-22、书写化学式:3、化学式表示的含义宏观意义1、表示一种物质如:CO2, 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2、表示元素组成如:CO2, 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与氧元素组成微观意义1、分子角度如:CO2, 表示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2、原子角度如:CO

5、2,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构成。3、离子角度如:NaCl,表示氯化钠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五、区分不同物质的构成微粒1、原子只可以构成单质。主要是金属、稀有气体,碳、硅。2、分子可以构成单质与化合物。由分子构成的单质指的是除原子构成的单质以外的其他单质。如氢气、氧气等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由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3、离子只可以构成化合物。一般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六、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引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数量、质量都不变。2、化学方程式反映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意义,各物质质量比(用于

6、方程式计算)七、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逐渐减弱说明:1、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金属必须排在H前面,同时排除K Ca Na 三种活泼金属。 2、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排除浓稀硝酸和浓硫酸,盐酸不用浓盐酸主要为了防止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混入氢气中,导致氢气不纯。 3、实验室制取氢气一般所用金属为Zn,因为它与酸反应的速度不快不慢,便于收集。八、物质颜色黑色:C、CuO、MnO2 、Fe3O4 红色(紫红色):Cu纯铁:银白色 硫磺:黄色五氧化二磷:白色 氧化镁:白色红棕色:Fe2O3 红褐色絮状沉淀是:Fe(OH)3含

7、亚铁离子(Fe2+)的溶液为绿色 含铁离子(Fe3+)的溶液为黄色蓝色:硫酸铜晶体、含Cu2+的溶液、Cu(OH)2则为蓝色絮状沉淀其他溶液中出现的沉淀物一般为白色。九、物质检验、吸收、验纯1、检验:水分用白色硫酸铜粉末 二氧化碳用石灰水 葡萄糖应用新制的氢氧化铜2、吸收:水分用浓硫酸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用氢氧化钠溶液 碱石灰(CaO和NaOH固体)可以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等气体3、验纯:可燃性气体(H2、CO、CH4)点燃之前都要验纯,否则由可能爆炸。十、物质俗名Fe2O3:铁锈 CuSO4.5H2O:蓝矾、胆矾 CaO:生石灰 CaCO3:石灰石、大理石 Ca(OH)2:熟石灰

8、、消石灰、石灰水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 Na2CO3:纯碱、口碱、苏打NaHCO3:小苏打 Cu2(OH)2CO3:铜绿十一、酸碱盐的性质(一)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的化合物。1、硫酸: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质,可做某些气体干燥剂)、脱水性(化学性质,使纸张、织物等脱水炭化)。 浓硫酸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平时使用的硫酸为稀硫酸,稀释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沿着容器壁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万一浓硫酸溅到手上,应先用干布拭去,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2、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打开瓶盖会看到瓶口冒白雾,

9、那是溶解在水中的氯化氢气体挥发出来,溶在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形成的盐酸小液滴。纯净的盐酸溶液为无色,工业用盐酸因含有Fe3+而呈黄色。3、硝酸:也是一种强挥发性酸,见光会分解,所以保存在棕色瓶中。4、酸的共性针对化学性质而言,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只有一种阳离子H+。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酸能与某些金属单质反应。用于制取氢气。反应条件详见“金属活动性顺序”。注意反应现象。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注意反应现象。这里金属氧化物主要指常见的几种,如: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钙等。生成物为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酸能与碱反应。没有

10、反应条件,为中和反应,也是复分解反应。注意反应现象。用于改变酸性土壤、医治胃酸过多等。这类反应有些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硫酸反应看不到现象,需借助酸碱指示剂来证明它们反应了。酸能与某些盐反应。反应条件: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注意反应现象。书本中SO42-和Cl-的检验方法要掌握。(二)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1、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产生大量热,水溶液有滑腻感。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潮解。由强腐蚀性,万一沾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2、氢氧化钙:也由腐蚀作用,微溶于水,白色粉末状。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于改善酸性土壤;建筑材料

11、;制漂白粉。3、碱的共性:针对化学性质而言,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只有一种阴离子OH-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注意反应现象。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非金属氧化物主要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硅等。其中:工业中常用于吸收SO2;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氢氧化钠要潮解并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用玻璃塞主要是因为玻璃中的二氧化硅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一种粘合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无现象,我们可以检验它们的生成物来证明它们进行了反应。碱能与

12、酸反应(中和反应,与酸性质中相同)。无反应条件。注意反应现象,无现象的可借助酸碱指示剂来证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反应条件:碱与盐都要可溶,并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注意反应现象。注:以上碱的化学性质主要针对可溶性碱而言的。补充性质:a、可溶性碱可用对应的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来得到如: b、不溶性碱受热会分解成对应的氧化物与水。 如: (三)盐: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产生的阴离子是:酸根离子(Cl-当作为盐酸的酸根)的一类化合物。1、氯化钠:白色晶体,主要用途:食用,制生理盐水,选种,腌制食品防腐。粗盐提纯:a、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b、器材: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

13、、过滤纸、药匙、蒸发皿、酒精灯等 c、过滤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否则滤液难以往下流) 二低:1)滤液面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滤液从滤纸和漏斗中间往下渗,起不到过滤作用) 2)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否则滤纸打湿后难以支撑住滤液) 三靠:1)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防止靠在单层滤纸上把滤纸划破) 2)盛待过滤液体的试剂瓶口紧靠玻璃棒。(让滤液缓缓流入漏斗,防止飞溅) 3)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滴落下来而飞溅) d、玻璃棒作用:溶解时主要作用为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过滤时作用为引流; 蒸发结晶时为搅拌,使其受热均匀。2、碳酸钙:它的矿物质主要为石灰石、大理石,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3、碳酸钠:主要用于制玻璃,其次还用于制纸张和洗涤剂。4、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用于制作糕点,也用于治疗胃酸过多。5、盐的主要化学性质:a、盐可以与金属单质反应。反应条件:金属要比盐中金属元素活泼,金属要排除K、Ca、Na三种最活泼金属;盐要可溶。注意反应现象。b、盐可以与酸反应。反应条件: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注意反应现象。c、盐可以与碱反应。反应条件:两类物质都可能,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注意反应现象。d、盐可以与盐反应。反应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