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基础课课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416163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基础课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病理学基础课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病理学基础课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病理学基础课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病理学基础课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基础课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基础课课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理学基础说课稿基础教研室萨奇兰目录一、课程设置二、课程设计三、教学实施四、教学资源五、教学效果六、教学特色七、改革思路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体解剖课程展开整体设计说课:课程设置、 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资源、教学效果、课程特色、改革思路。一、课程设置我先阐述课程设置依据:1、课程设置依据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岗位是各级各类医院护士、各级各类医疗机 构从事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工作,为其输送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2、课程定位:病理学基础课程性质和定位: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和转归的基础医学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起承前启后作用。

2、 为今后参加临床护理工作和护士资格考试打下必要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病理学基础为必修课,专业技术核心课。服务专业:护理。课时安排:共64学时,理论教学54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学期为一年级第二学期。课程学分:4分。3、前后续课程:本课程的同修课程包括人体解剖、组织学、生理学基础、等医学基础 课程,学生获得了正常及异常人体结构功能、病因学、临床用药、基础护理技术 等知识,为学习专业课奠定了基础。同步课程:生物化学、护用药里。后续课程:包括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外妇产科护理、外科传染病护理、社区护理、急救护理。4、课程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本,重在综

3、合素质教育。由此制定了3个方面的具体目标:(1)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能够辨认人体结构的异常形态。能够运用病理学知识解释临床 常见病、多发病的发展过程。具有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及药物疗效反应进行观察的能力、监护能力, 通过分析病情判断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2) 知识目标:掌握人体结构的异常形态与功能;常见疾病和基本病理变化的概念。正常运 用病理学知识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和疾病的转归。了解主要疾 病的基本病变,掌握基本病理过程及常见疾病的基本病理知识。了解基本病理知 识与相关专业的联系。了解病理生理学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 及疾病的转化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疾病

4、时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变化及病理临 床联系。(3) 素质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理念,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主要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康复护理的高素质技能型 护理人才。二课程设计1、教学设计理念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学生为主体, 以护理岗位职责和实际工作任务为依托,紧扣职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采用多种 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将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使学 生最终成为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2、课程设计思路:根据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由校内专任教师共同组成专兼 结合的教师团队,从职业岗位能力素质分析入手,按照工学结合模式、结合我院

5、高职学生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联系护理岗位实际要求,紧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大纲完成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课程建设工作,为最终达到专业培养 目标服务。3、教学内容选取依据教学内容的选取及安排依据以下几个原则:符合护理岗位工作的需要、与护 士执业资格考试相一致、突出本课程内容特点及延展、考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潜 力。与其他医学基础课程有关系的内容、与后期临床课程密切相关的内容、与学 生所从事的专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为线索来选取。同时又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对 学生理论知识的要求、实验的要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来选取的。因此,本课程对于医学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适用的

6、。4、教学模块分配教学时数分配表内容教学目标理论学时 实验课时病理学概述知识目标:通过理论讲述了解病理学概述。熟悉病理 学的概论、理解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掌握病理学 的主要研究方法。理解病因学概述、发病学概述;掌握疾病经过和 转归。能力目标:掌握了本章内容才能深刻地认识疾病 的本质,为临床诊治、护理提供理论依据。20疾病概论细胞组织的适应、 损伤与修复知识目标:理解损伤原因;萎缩的原因、病理变化;细胞 水肿、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生机制;肝脂肪变性 的病理变化;熟悉变性的概念;脂肪变性、玻璃 样变性的病理变化;坏死的结局;掌握萎缩、肥 大、增生及化生的概念和类型;细胞水肿的病理 变化;坏死的病理变化

7、;掌握肉芽组织的结构; 肉芽组织的作用。4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知识目标:理解损伤原因;萎缩的原因、病理变化;细 胞水肿、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生机制;肝脂肪变 性的病理变化;熟悉变性的概念;脂肪变性、玻 璃样变性的病理变化;坏死的结局;掌握萎缩、 肥大、增生及化生的概念和类型;细胞水肿的病 理变化;坏死的病理变化;掌握肉芽组织的结构; 肉芽组织的作用。4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知识目标:理解原因和机制、熟悉发展过程、熟悉临床 表现及防治原则。能力目标:2休克知识目标:熟悉休克的原因和分类。熟悉发展过 程和机制。理解休克时机体的代谢和器官功能改 变。了解休克的防治原则。能力目标:2水、电解质代谢紊 乱知识目

8、标:掌握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的原因、 机体变化、防治原则;了解高钾血症、低钾血症 的原则和防治原则;掌握水肿概念;熟悉水肿常 见类型。能力目标:2酸碱平衡紊乱知识目标:掌握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及防治原 贝1,理解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 碱中毒原因和防治原因。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能力目标:2炎症知识目标:掌握炎症、变质、渗出、增生、炎症 介质、脓肿、蜂窝织炎、炎性肉芽肿、炎性息肉 等的概念;熟悉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理解 炎症的病理类型及其各类型病变的形态学等特 点:理解急性和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经过及其特 点;理解炎症介质的类型及其主要作用。41发热知识目标:掌握发热的原因和分类

9、;理解发热的 发生机制;熟悉发热的分期和热型。能力目标:2肿瘤知识目标:掌握肿瘤、异型性,转移,癌,肉癌; 癌前病变、原位癌等的概念:理解肿瘤的形态结 构:熟悉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掌握肿瘤 的生长与扩散;熟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 另熟悉癌与肉癌的区别;理解肿瘤的命名和分 类;理解肿瘤的病因与发病学、肿瘤与机体的相 互影响。能力目标:41心功能不全知识目标:容熟悉心力衰竭的原因和分类;理 解发病机制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防治原则。 能力目标:2呼吸系统疾病知识目标: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 的病理变化;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的病 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理解慢性肺心病的病因 和发

10、病机制;理解各型肺炎的发生发展经过。 能力目标:21缺氧知识目标:掌握缺氧概念;理解类型、原因和特 点、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能力目标:2呼吸功能不全知识目标:熟悉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分类;理解发 病机制及机体的主要功能代谢变化;防治原则。2消化系统疾病知识目标:掌握慢性胃炎的病变特点;掌握溃疡 病的病变及合并症;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 制;理解胃炎;溃疡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疾病的结局及并发症能力目标:21肝性脑病知识目标:理解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掌握肝性 脑病的诱因及防治原则。能力目标:2泌尿系统疾病知识目标:掌握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临 床病理分型;掌握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

11、球肾炎、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弥漫性硬 化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掌 握急性、慢性肾盂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 系;理解肾小球肾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熟悉肾盂 炎的主要感染途径。能力目标:21肾功能衰竭知识目标:熟悉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和分类;理 解发病机制、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功能代谢变 化、防治原则能力目标:2生殖系统与乳腺疾 病知识目标:理解慢性子宫颈炎;子宫颈癌的病因、 病理变化、扩散及临床病理联系;滋养层细胞疾 病: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原因、病 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掌握乳腺肿瘤的病因、 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扩散途径。能力目标:2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知识目标:掌握结核

12、病的病因、基本病变及其转 化规律;伤寒的病因及传染途径、发病机制、病 理变与临床病理联系;菌性痢疾的病因及传染途 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熟悉化脓性脑膜 炎的病因及传染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结局;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及传染途径,病理 变化、临床病理联系、结局;理解淋病病因及传 染途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梅毒病因、 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艾滋病的病因及传染途 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能力目标:2家兔空气栓塞知识目标:认识空气栓塞的后果及其产生的 机制254105、重点难点(1) 重点、难点病理课程以常见疾病、病变的基本病理改变及病理临床联系为重点、亦是难点。不仅需要学生掌握

13、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更需要结合临床。重点、难点解决方法:3D图、实物图、还应用于多媒体课件。 图文结合,书中的插图是对文字的最好说明,学习时要做到图文并重,往往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 与临床应用相结合,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某些结构重要性的 认识。三、教学实施1、教学组织与实施10分钟1-教学组织与实施课堂练习5分钟5分钟60分钟10分钟拓展总习题作业讲授新案例课前准备教法.预习考勤提问导入新课围绕案例动态图重点视频PPt考点理论教学实施过实龜过1、课前准备:充分备课,备好首页和教案,做好板书设计,考虑适宜本次 内容的教法,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习。2、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14、注意选择的内容(问题、病例)能让学生轻松进 入新的课堂情景,能牵动学生的心,激发兴趣,引起重视。内容衔接得当,服务 于本次教学重点,符合教学目标。3、讲授新课:根据本课程知识点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形成授课的结 构思路。注意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要突出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层次清晰, 重点突出;突破难点的要点是掌握难点“难”在哪里,利用案例、典型视频、动 态图等方法化解难点。4、课堂练习:通过课堂讨论答疑、病例分析、目标检测题练习等,强化巩 固所学重点内容。5、总结拓展:采用归纳式或提问式总结,理顺本次课所授内容,深化重点; 提出预习新课的要求,推荐相关知识材料,利于知识的拓展。6、留下节课案例、作用是让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内容、带着问题来上课。1-教学组织与实施评价分组练习互动讨论老师巡导教师评价 实验报告老师演示课件板书显微镜病理切片分组讨论指导课前准备首页 教案 教法2、教学方法与手段具体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案例法、互动是教学、启发式教学、拓展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学生的学习方法: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系统小结、课外阅读。3、教学考核平时成绩+理论成绩+点标本(1)平时成绩占10% (出勤、提问、作业)(2)考试成绩占60%(3)点标本成绩30% (实验报告)四、教学资源1、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