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槽通道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修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41603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U型槽通道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U型槽通道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U型槽通道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U型槽通道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U型槽通道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型槽通道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型槽通道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修改)(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地铁前海湾车辆段上盖保障性住房平台标工程 高支模施工方案U型槽通道(双通道)门式桁架搭设补充施工方案1、施工重点及应对措施1.1施工重点本标段在建设时需要保证bcd区(b-Ld-U)车辆段范围内下部铺轨(长度约216米宽度13米)的正常进行,在首层高支模的脚手架中需要考虑预留出铺轨用的通道,在梁板施工时需要对漏下的砂浆、混凝土、水进行防护处理,保证下部车辆段铺轨工作的正常进行是工程的重点。1.2主要应对措施:1、根据铺轨基地范围组织流水施工,分段搭设门式钢架。2、铺轨通道(双通道)门式钢架结构:立柱采用D500X8钢管,3000(门式桁架架宽度13m,高5m),上部横向钢梁采用工50a工字

2、钢,纵向钢梁采用工40a工字钢。3、双通道和大通道门式钢架结构采用相应的大跨度钢结构搭设。4、为保证在梁板施工时对漏下的砂浆、混凝土、水进行防护处理,具体措施在门式钢架纵梁上满铺密目式安全网,上铺双层模板,确保砂浆、砼不流入铺轨基地内。5、立柱基础采用800*800*1000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配筋618130,混凝土标号C30。 1.3 门式桁架的安装拆除1.3.1安装施工工艺本标段U型槽通道(双通道)门式桁架搭设主要构件钢柱由D500X8钢柱与与横向钢梁工50a工字钢、纵向钢梁工40a工字钢焊接再加工而成。 D500X8钢柱及横向钢梁工50a工字钢、纵向钢梁工40a工字钢制作1、D500X

3、8钢柱流程:钢管检查处理拼接矫直自动气割下料钢柱组装钢柱焊接清渣旁弯校直精整横向钢梁焊接安装纵向钢梁焊接安装。2、横向钢梁工50a工字钢、纵向钢梁工40a工字钢流程:钢梁检查处理拼接矫直自动气割下料钢梁组装钢梁焊接清渣旁弯校直精整横向钢梁焊接安装纵向钢梁焊接安装。3、钢柱及钢梁下料采用自动气割机,下料前先根据构件长度进行材料的拼接和焊接。4、横向钢梁工50a工字钢、纵向钢梁工40a工字钢钢桁架的组装在组装胎架上进行,组装时把气割质量良好横梁放置于胎架上拼装,依次把气割质量良好纵梁放置于胎架上拼装成钢桁架 。 把拼装好的桁架柱面放置于焊接胎架上进行焊接,采用气保焊,按焊接顺序焊接。 焊接完成后,

4、采用校直机等机械矫正法矫正变形的桁架截面。1.3.1.2钢柱钢梁的安装 钢柱安装前应对9米平台梁的定位轴线、基础轴线和标高等进行检查。 为安装方便,安装钢立柱后,安装钢梁,就位后随即焊接,使其变为稳定体系。1吊装顺序吊装顺序为:先安装完钢柱(进行找正、安装系杆、支撑等之后)固定好后,检验达到要求后再进行钢梁的安装。2吊装准备工作2.1在柱吊装之前,先对基础预埋板标高、定位轴线位置,作全面的检查复核并作整改,以保证吊装位置的准确。并在基础表面把建筑物轴线、安装中心线,柱脚范围用墨线弹出来,并标明标高高差,以供后续施工。2.2安装前,混凝土基础面预埋板标高误差应控制好,后续钢柱直接落至钢板上,以提

5、高钢柱的安装效率和准确性。2.3对制作完毕的钢柱进行质量检查,确定钢柱的吊点,并作相应的准备。2.4在钢柱底板侧面标出两个方向的轴线,并在钢柱下部适当高度处标出标高线(基准点标高),以便于校正钢柱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以及标高等工作。2.5材料堆放平面位置,确定在相应的柱脚基础旁边,卸车时即按对应位置布置,以避免二次搬运。1.3.1.3焊接操作工艺焊接操作工艺:焊接方法采用手工电弧焊、确保构件的质量。焊前准备:检验构件下料的长度和垂直度及剖口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应在定位架定位,并开始点固焊。点固焊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型号应与焊接材质相匹配,焊接电流要比正式施焊电流大。点固焊点数和长度应以焊接过程中不

6、致使其开裂和位置偏移为准,焊点两侧应平稳过渡,焊点高度一般不超过焊缝高度的2/3。点固焊完毕后,应清除熔渣、飞溅等。检查焊点质量,如出现开裂、气孔、熔合不良,应将其磨掉重焊。焊接:施焊前将施焊处及其两侧(10mm)的水、油污等杂物清除干净。根据焊条直径选择焊接电流。焊接焊条一律采用E4303焊条,冷却清渣。 注意事项:焊接时应作适当的调整,使焊缝在两侧母材获得良好的熔合。本方案提供的安装方法,能有效地保证施工质量,又好又快地满足了设计和各方交叉施工的各项要求。1.3.2拆除施工工艺拆除程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所有纵、横向等

7、工字钢应随架子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将纵、横向等工字钢整层或数层拆除;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拆除下的材料不得直接向下抛掷,应传送至下层承料面再水平运输到工作面外。2轨行区范围桁架上现浇混凝土结构概况2.1混凝土构件概况、参数混凝土构件概况、参数表 2.2.1 轨行区范围内b、c、d区混凝土构件概况、参数工 程 部 位 层高 (m)构件编号 构 件 特 征(mm)砼强度等 级截 面( bh ) 跨(高)度纵 向 主 筋上 部 / 下 部轨行区范围b、c、d区9.00m平台梁8.5b-KL4450120016000232+214C35b-KL345012001

8、6000232+214C35b-KL2450120016000232+214C35b-KL1450120016000225+214C35C-K17450120016000232+214C35C-K16450120016000232+214C35d-K5450x120015600725C35轨行区范围b、c、d区9.00m平台板8.5180mm9250双层双向16100C353轨行区范围桁架上混凝土结构参数、模板设计样本参数根据轨行区范围桁架上结构部位特征,故选择下表代表部件进行验算。详细如下表:表 3.1 轨行区范围桁架上梁板混凝土构件、模板设计样本参数表结构形式梁(板)所处位置验算梁截面(板

9、厚)梁(板)底标高(m)支撑架高度(m)适用梁截面备注梁1轨行区范围b、c、d区9.00m平台及8c#楼梁4501200+6.31.3m4501200桁架上支撑板1轨行区范围b、c、d区9.00m平台及8c#楼梁180mm+8.53.5 m桁架上支撑4轨行区范围桁架上支撑体系计算书4.1梁支撑计算轨行区范围桁架上梁模板支撑计算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 B(m):0.45;梁截面高度 D(m):1.20;混凝土板厚度(mm):18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4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30;立杆步距h(m):0.9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

10、或排距Lb(m):0.9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3.00;梁两侧立杆间距(m):1.05;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4;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0;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0.35;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24.5;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2.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马尾松;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

11、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5;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100.0;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面板厚度(mm):18.0;5.梁侧模板参数次楞间距(mm):200 ,主楞竖向根数:4;主楞间距为:200mm,200mm,200mm;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穿梁螺栓直径(mm):M14;主楞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5;主楞合并根数:2;

12、次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50mm,高度100mm;次楞合并根数:2;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1.梁侧模板荷载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4.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35.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02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

13、1.150。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分别计算得 46.083 kN/m2、24.480 kN/m2,取较小值24.480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1.强度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1002.12.1/6=73.5cm3;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

14、2);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 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2124.480.9=26.44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2= 1.4120.9=2.52kN/m;q = q1+q2 = 26.438+2.520 = 28.958 kN/m;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200mm;面板的最大弯距 M= 0.12528.9582002 = 1.45105Nmm;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1.45105 / 7.35104=1.97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13N/mm2;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1.97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 q=28.96N/mm; l-计算跨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